【完美与缺憾】
“一个人的好坏,总是混杂一起,不成套数的。”——赫什白 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车尔尼雪夫斯基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嵇康《广陵散》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马蒂尔德为了追求生活上的完美,最终付出了十年的艰辛;葛朗台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完美,最终失去了宝贵的亲情;克莱利为了追求名誉上的完美,最终带着一个音符的时值离世而去。历史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知足常乐。过分追求虚幻的完美,也许会造成更大的缺憾。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出席央视《开讲啦》节目,对在场的学生说:“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
做事时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美更远。做任何事,保持一个中庸的余裕与平常心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工作、待人接物,我们固然要尽己所能、日新月异,但也不须苛求太过。当一个人为了追逐幸福的尾巴不顾一切,却反而因为以偏盖全的缘故,离幸福便更加遥远。 【范文】
假如有两块玉,都玲珑可爱,晶莹剔透,但一块有瑕疵,你会选择哪一块呢?也许你会选择那块无瑕的,因为一般人的思维都是向着完美。我的选择却不然,我会选择那个有瑕疵的、有缺憾的,因为在我的眼里,那个瑕疵不但不会掩盖美玉,反而会衬托出玉的那份真实朴素的美。就像白纸上的黑点恰好反衬出纸张的洁白一样。世间的玩物,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是难以达到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的。美与瑕疵正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有沉鱼落雁的美貌,但是有心绞痛的疾病。每每心痛就会皱眉,一般说来,皱眉是不美的。然而西施皱眉的姿容却更增添了楚楚动人的效果。不然,怎么会有“东施效颦”的故事呢?可见西施的“瑕”与“美”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美。还有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他的作品无不为世人所赞叹。然而,罗丹的人物雕塑并不追求优美、完整、典雅,而是往往带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畸形。然而正是那些不完整的、畸形的雕像,展示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生命力的和谐。
【外表与内在】
相形不如论心——荀子《非相》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 人应当一切都美,外貌,衣裳,灵魂,思想。——契诃夫
人生如果不经历磨难,从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就极易失去坚韧顽强的品格。“养尊处优”的后果就是对自然适应能力大大降低,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中,都只能是一位弱者 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所在的谢氏家族,是东晋南朝的一流士族。他出生的年代,正好是东晋国势衰微的末年。混乱中,下级来越强大,灵运的封爵由康乐公降为康乐侯。政治上不得志,他索性游山玩水。 谢灵运,游山玩水时,他喜欢处处讲排场,所到之处,总是凿山挖湖,大兴土木。与那些权贵相比,谢灵运是政治上的弱势群体,但是当他对待老百姓这样一群真正的弱势群体时,却很少有同情心,甚至还侵害百姓利益。会稽城的东面有一个回踵湖,水草丰茂、鱼虾众多,老百姓赖以为生,谢灵运却上表要求将湖水放掉,变为自己的私田。会稽的孟太守顾及百姓利益,坚决不给。谢灵运于是逢人便说孟太守的坏话。
生于贵族之家的谢灵运,富贵荣华唾手可得,对于他个人而言,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灵运一直以来都顶着山水诗人的光环,打动着喜爱山水自然的人们,可这并不能掩盖他的劣行。作为入仕的文人,相比那些即使惨遭贬谪依然为国为民的文人官员,他游山玩水。大兴土木,欺压百姓,其人生悲剧不值得同
有人会认为种油菜的田地,越肥沃越好,其实不然。的油菜田恰恰是相对贫瘠的土壤,土质不能太松太软。松软肥沃的土壤的确可以让油菜长得像小树苗一样,但它往往不会结出太多的菜籽,更致命的是,它经不起风吹雨打,风雨一来,就会成片倒下,导致大量减产。而在相对贫瘠的土壤上种油菜,只要施以一些肥料,保证水分,这样的油菜扎根很深,枝干有力,风雨是很难吹倒它们的。 【小与大】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谢觉哉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失了一颗马蹄钉,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大干世界,人也是一柄小小扇子,很不起眼。但只要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终究可以微薄之用,快意于他人,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同样可以是溪水。巴赫的作品,巴赫的为人,就是小溪;稳定、恬静、圣洁、旷日持久。爱因斯坦说:“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可见其神圣伟大。 举世瞩目的“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观礼人员离场时各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有的方阵所在地,废纸、资料袋和矿泉水瓶子到处都是,他们可能急着赶时间,会议组织方留给他们的网线没有恢复原样,人走了就放在过道中间,很容易绊倒人;少数代表离开时没有把水喝空,现场有不少遗弃的空瓶子;最干净的显然是公安骨干观礼台,公安代表队人走后没有任何丢弃物,一尘不染
有一次,美国唱片业协会CEO希拉里,罗森亲眼目睹了乔布斯与工程师讨论用户界面设计的情形。当时,乔布斯和工程师坐在电脑前,为了一个设计上的问题争执不下。罗森发现,乔布斯与工程师所关注的,不过是在幕上一块大约只有一张便条大小的区域里,如何排放3个单词的问题,乔布斯如此关注细节让罗森惊叹不已,而他天才、奇迹般的成功,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不啻是关键的一大秘诀。
16世纪末,青年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祈祷时,常常心不在焉!一段日子,他迷恋上了悬挂在房顶的大吊灯:在微风吹动下,吊灯长时间来回摆动。他根据自己脉搏跳动的时间,反复计算吊灯来回摆动的次数,然而所得的结果却令他不解:为什么吊灯摆动的幅度不论大小,完成一个摆动周期的时间都相同呢?经过反复推敲,他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总结出的“等时性原理”。它为现代钟表工业的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等时性原理”基础上,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提出了“物理摆”观点,推导出摆长L与振动周期T的关系式:T=2L/ɡ。直到今天,中学物理实验仍采用这一简捷方法来验证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陌上花儿次地开》曾有一则素材是关于的。说的是这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最小说》《最漫画》的主编,竟然是“错别字大王”。在《咬文嚼字》杂志发动的“围观名家博客”活动中,随机选取了郭敬明10万字,错别字竟然有好几百个!诸如“(另)你们自豪”、“(定)着大雨”、“(蜉蝣)撼树”等。《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戏称“遍地荆棘”。
1672年,法国物理学家李比希从法国巴黎出发,到赤道附近的卡宴进行天文测量,随身携带的计时器是一台已经校准好的大摆钟。到达卡宴后,李比希发现该钟每天走慢了2分28秒,他不得不重新校准。 第二年李比希带着大钟回到巴黎,看到钟又走快了,只好再次调整。同一口钟,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走的快慢为什么不一样呢?
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认真探究和反复推敲,最终得出“地球不是正球体形状,而是一个在赤道部分凸出的扁椭球体”的猜想。不过在当时,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接受牛顿的观点,法国天文台世袭台长卡西尼家族就认为地球形状像直立的鸡蛋。 为解决地球形状到底如何的争论,法国科学院于1837年派出两个测量队,花了9年时间对地球进行认真的实地勘测,证实地球是扁平椭球。那以后,科学界承认牛顿的观点正确。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只有定下大的目标,树立起宏伟的志向,或者有众多的人鼓励、支持与赞赏,一些事情才能够成功。在这个时候,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小事情、小发现。伽利略、惠更斯、李比希、牛顿等科学家的成功经验昭示后人:对孜孜不倦的探索者来说,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吊灯”之类的平凡小事一样能长出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的硕果 【范文】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只有定下大的目标,树立起宏伟的志向,或者有众多的人鼓励、支持与赞赏,一些事情才能够成功。在这个时候,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小事情、小发现。伽利略、惠更斯、李比希、牛顿等科学家的成功经验昭示后人:对孜孜不倦的探索者来说,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吊灯”之类的平凡小事一样能长出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