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 直接导课,检查预习
(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
1.学生做小老师,交流导学卡。
2.教师重点指导:一撮、一塌糊涂(词意、指导造句)
多音字:纳闷 兴奋 冲女孩一笑 你得学会
3.指导写“裹”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抓住顺序,概括标题
师:请同学们读读书,借助表格,看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
哪几件事吗?(学生概括事件) (二)借助表格,串联文意
师小结:按照时间顺序,抓住主要事件,串起来就是主要内容。这是
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谁再来说一说?(生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 “伟大” (一)不同人眼中的爱因斯坦
1.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不修边幅
师:让我们先来看小女孩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她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读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把它画下来。(生交流)
师小结:我们就是通过读懂这些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让我们认
识了生活中不修边幅、不讲究穿戴的爱因斯坦,原来在女孩眼里他是个邋遢的、不拘小节的人呀。 2.父母眼里——最伟大
师:那在女孩父母眼里,爱因斯坦又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资料谈一谈。(学生交流资料)
师:原来,父母对爱因斯坦的了解是他在物理学研究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的,难怪父母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 3.你们眼中的爱因斯坦——谦虚好学、平易近人、一颗童心
过渡:同学们,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不拘小节的人,父母眼中的他是最伟大的人,那在你们的眼中,爱因斯坦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你用心默读4-8段课文,边读书,边圈画出描写爱因斯坦的句子,看看你眼中的爱因斯坦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可以用一两个词写写批注。
4.小组交流,探讨“伟大”
5.小组合作展示。由小组派出代表,边读边画句子,体会爱因斯坦的品格,教师引导学生相机板书。
(1)关注人物动作,如:“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 学生自主体会出了爱因斯坦的随和、平易近人…… (2)关注语言描写,体会谦虚……(生随机板书)
师小结:你们关注到了他的动作,一个61岁的大科学家,竟然像个孩子一样做鬼脸,多有意思啊。谁愿意边做动作边来读读这句话。瞧,小小的一个动作,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随和的老人形象!
(3)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4)分角色朗读、表演。
师:多么谦和的老人,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你们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这个场景中。
(二)总结写法,练习说话
1.师:从语言中我们读出了爱因斯坦的谦虚、随和、充满童真、那样平易近人,同时也看到了小女孩的直率、天真。看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对勾勒人物形象也很有帮助。以后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也要学作者的这种方法。
2. 师:(出示爱因斯坦的书桌图片)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乱的一塌糊涂的房间里小女孩会怎样手把手的交爱因斯坦?她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在教的过程中,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这个过程,请你也试着用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一)回顾全文,探讨伟大
1.师:同学们,不同的人看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认识,那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生探讨) 2.师总结:爱因斯坦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他是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在科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更可贵的是即便如此,他仍是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一个乐于与孩子交往的人……(补充:爱因斯坦名言)
(二)拓展阅读,贴近人物 1.推荐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2.推荐整本书阅读《爱因斯坦的自述》《爱因斯坦全传》。
五.板书设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小女孩: 不修边幅
母
:
最
伟
父
动作
大
我们: 谦虚、热爱科学、一颗童心 语
言
和蔼、友好……(学生板书)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家爱因斯坦多少都会知道一些,但不一定很了解,特别是关于他的一些生活小事。课前的导学卡上,我设计了人物卡片,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这样,在教学时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全面的了解人物形象。
效果分析
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堂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落实了语文素养。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可以从天真、率直的小女孩眼中,读出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学生从父亲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搜集资料,阐释了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世人心中的巨大影响。通过“对话”文本,学生读出了更多:谦虚、友好、童心未泯……透过生动的语言、动作、透过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我与学生走近了爱因斯坦,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体会到了他的平凡中的伟大,较好达成了本文的情感目标,激发了学生对爱因斯坦的崇敬之情,受到了人格的熏陶。
课堂上,我把读写结合的训练融进课堂,让学生练习说话,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课堂上学生能较好地运用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以致用,为后面的写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的效果较为理想。在课前“导学卡”字词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课堂上孩子们分享交流爱因斯坦的资料,也是通过课前的自主搜集,课堂上孩子们侃侃而谈,对人物形象的丰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有小组交流感悟,小组分享展示,小组分角色表演……让学生站在台前,老师退到后面,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基本能够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逐步突破文本难点,感受到了一个“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