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包身工
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几年前,《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等种种________的事件。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黑企业老板有着________的权力致使工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挣扎,而是老板和工人之间缺少了人间的那种________,只靠赤裸裸的金钱来维系彼此的关系。以上种种事件的发生使得“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也使得《包身工》在中学教材中“复活”。
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________的。《包身工》的文学价值并不是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的,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什么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珍惜和保护。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B.《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C.《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 D.《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 答案 B
解析 原句句式杂糅,应去掉“因其”的“因”和“导致的”。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 B.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 C.《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慢慢被人们忘记了,夏衍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D.夏衍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也慢慢被人们忘记了 答案 A
解析 B项不合逻辑,应先写众人的反应,再写少数人的呼吁。C、D两项和选文表述的观点不相符。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罄竹难书 生杀予夺 真情 视线 B.令人发指生杀予夺温情视野 C.罄竹难书草菅人命温情视野 D.令人发指草菅人命真情视线 答案 B
解析 令人发指:叫人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生杀予夺: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真情:真实的情况,真诚的心情或感情。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注意力。
4.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 ①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 地方不可的。
?②她们躺的地方,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要让出来做吃粥的?? 地方。
??③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④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B.②③ D.②④
A.①③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①句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并用“是……的”强调了语气。②句则是没有强调语气的肯定陈述句。③句中的“粥菜”单提出来,一顿一问,起强调作用,突出包身工的饮食极端恶劣。④句是一般陈述句,显得很平淡。 5.下列关于《包身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衍把包身工的生活写得有点有面,详略得当。
B.《包身工》一文从“清晨”破题,以“黑暗”收尾,这样写的好处是预示着包身工的黑暗命运一定会过去,必然迎来解放的明天。
C.《包身工》一文最后用船户养墨鸭捕鱼作比喻,使“带工”老板与包身工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变得简单明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D.《包身工》采用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主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副线以时间为序,描写包身工一整天的生产劳动画面。 答案 D
解析 主线与副线的解说颠倒了。
6.筛选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关键信息,给“包身工”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份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包身工是指签署了“包身契”并预付三年包身费,由“带工”老板供给食宿,生死疾病一听天命的无偿劳动者。
解析 首先要抓住文段的第二句话,明确“包身工”这类人的来历及待遇,段中没有现成的词语,只能用自己的话归纳。其次要了解“下定义”的形式:×××是×××。是以长单句的形式出现的,内容要清楚,语言要连贯。
7.请把下面赞美“农民工”的散句改为一组排比句,可以适当删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他们满腔的激情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喷涌着一首首打工诗歌;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着一篇篇创业传奇,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一首首打工诗歌,是他们用满腔的激情喷涌出的,那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一篇篇创业传奇,是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的,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
解析 先在赞美“农民工”的散句中确定其中一句作为排比句的基准句,再把其他句子调整为与基准句一致的句式。分析之后,把“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作为基准句,再根据基准句的句式调整后两个句子即可。 8.下面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图标,请写出该图标中除文字、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构图要素: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
寓意:多颗“心”汇集,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因慈善而汇集到一起;变形的双手托举着儿童,寓意着共同呵护、关爱、援助儿童。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属于徽标类。徽标不是一般的图标,它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丰富的寓意。因此,做这类题时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首先要审读题干,然后仔细观察图标。表述时语言要准确、鲜明。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构图要素,尤其注意抽象变形的图案以及时间、地点等。本题中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寓意可结合图标的内涵分析。
Ⅱ关键能力突破训练——实用类文本之探究 新闻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追源课本
文本一旦问世,便会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文本形成的社会价值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高考选文以正面为主,故评价应倾向于肯定文本在推动社会进步、提升读者人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包身工》创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有80多个年头了,但今天读来依旧能使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其主要原因是作者表现出的直面社会黑暗而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依旧不可或缺,是需要大力培养并发扬光大的。这正是《包身工》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所在。 对接高考
考点解读:
新闻作品产生的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历史价值、人生价值等。我们要能够理解新闻作品的现实针对性、社会意义及产生的影响,并对新闻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新闻价值是衡量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新闻能否传播的客观标准,新闻中的社会性是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也就是看文章要传达的信息被读者接受的有效性,判断新闻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读者的观念,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考查形式:
1.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2.这篇新闻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
3.这则新闻报道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各方面关注点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评价新闻社会价值的“二原则”和“三技巧” 1.“二原则”
原则一:注意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
新闻作品强调客观性理念,主张“用事实说话”。新闻采取客观报道事实的方式,但选取这个事实而不选取那个事实,就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同时也反映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其观点是隐性的、含蓄的。答题时,一定要准确理解作者“要说的话”及其所报道的新闻的倾向性。
原则二:注意新闻功能的多样性。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此外还有教育功能、宣传功能、服务功能、监督功能、娱乐功能等。在分析新闻文本的社会功能时,要考虑其多样性。
2.“三技巧”
技巧一:找准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技巧二: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解读要有个性。 技巧三:评价的时候要尊重文本,尊重事实。 即时对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她只能活七小时”
[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