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物与文物学
1.文物的概念、内涵、价值、特点
答、文物的概念: 文物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如遗物、遗迹)。 内涵: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各种文物虽内涵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是与人类活动相 关的; 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且不可能重 新创造的物质遗存 中国文物的特点:1、数量多2、品种齐全3、精品文物多4、有字文物多5、有较完整的发展序列。文物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经济价值、 2、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保护单位
答: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城市、街道、村镇。
文物保护单位指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遗留下来的不可整体移动或不宜整体移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的遗迹 3.文物学的概念、特点和研究内容。
文物学是一门以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为对象,研究人类社会面貌及发展规律的学科。文物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跨越的时间较长2、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3、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4、文物学研究有其自身目的5、跨学科研究。文物学的研究范围 :1、研究文物的价值:历史、科学、艺术、纪念等价值2、研究文物的作用:史料、借鉴、教育等作用3、研究文物的分类:分类的原则、方法等4、研究文物的管理 :管理体制、法规、手段等5 、研究文物的收藏:法律、市场的开放、规范等6 、研究具体的遗物与遗迹 :质地、造型、产地、 鉴定、保护等
4.文物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关系。
答:文物学和历史学的个性: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 文物学和历史学的共性。——研究目的相同:为了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文物具有补史、证史、正史的作用 ,历史学为文物学提供最基本的史料。文物学和考古学的个性:所研究文物的年代范围、来源、侧重点、方法有所不同。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共性: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相同。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密切联系: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古学可以为文物学提供科学的实物资料;文物学可以为考古学提供断代方面的参考 5.文物管理的内容。
答: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馆藏文物的管理、考古发掘的管理、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文物出境进境管理。 6.文物鉴定的内容。
答:包括鉴质地、辨真伪、断时代、定产地、评价值。
7.文物分类、管理、保护的原则等。
答:文物分类的原则:必须遵循同一标准 ,大类中可以再分成小类,每类只能有一个标准,复合体文物分类依所占比例大小和功能中所起的作用 。保持现状或恢复原状
分级管理 名词:南青北白 ;唐代,河北省临城县的邢窑白瓷与浙江越窑的青瓷齐头并进,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特有的一种彩色釉陶。它是以白色的粘土(包括瓷土和陶土)为胎,在素烧后的胎体表面施釉,再于800——900℃左右的温度下烧制而成的器物。其釉中含有以铜、铁、钴、锰等多种元素的氧化物以及大量的铅。
覆烧 ;覆烧是瓷器烧造方法之一,与正烧相对,也称反烧或伏烧,是把碗盘一类坯件反扣在窑具的技烧方法.分为釉口覆烧和芒口覆烧两种。
彩绘瓷 粉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其作法是在烧好的白瓷上先用含有砷元素较多的玻璃白打地,在白地上进行彩绘,再于彩炉中低温烘烧。使各种色彩都含有一定的乳浊感,从而达到对各种色彩进行“粉化”的效果。
珐琅彩瓷;即瓷胎画珐琅,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
五彩瓷 ;一种釉上彩绘瓷。五彩瓷的制作,是以烧制好的白釉器为
基础,生料、矾红勾线,只有矾红深浅洗色,其他均以透明色平填;描绘图案纹样后入窑烧烤,经750℃至850℃窑火烧烤而成;色彩以红、绿、黄、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蓝、紫、孔雀绿等色多见,但每款器物各有不同,根据纹样的内容,有的还加饰金彩
斗彩瓷:创烧于成华时期,用釉下青花勾勒轮廓,釉上五彩填涂,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争奇斗艳,故称“斗彩”。
青花瓷;青花瓷即白底蓝花的瓷器,是用钴作为色料,直接在瓷器的胎上绘画,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下烧造而成的瓷器
款识 :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
名窑林立; 宋辽金时 全国兴起了许多著名的窑址,如长江流域的
龙泉窑、建窑、官窑、景德镇窑;黄河流域的耀州窑、磁州窑、定窑、钧窑、汝窑等,故称“名窑林立”
1、 “过渡期”、至正型青花瓷的特征。
天启、崇祯、顺治时期被称为制瓷史的“过渡期” 青花呈色比较复杂。纹饰中道教色彩减少,写实性的纹饰增多。太阳、简洁的蕉叶纹以及大量的人物纹是天启、崇祯时期的常见纹饰。
胎釉:胎体厚重,器物口沿多为酱釉口。
青花呈色:青料以国产浙料为主,呈色开始出现远近浓淡之分。
典型器形:筒瓶、净水碗、花觚、将军罐等,造型古朴 。 纹饰:代表性纹饰有芭蕉麒麟、人物山水、花鸟等。 大型(至正型)青花瓷的特征:造型特征:造型大气,粗犷浑厚。胎釉特征:胎色较白,胎体厚重;青白色釉。装饰特征:以进口钴料绘画,呈色浓艳,纹饰布局繁密,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装饰纹样以牡丹、莲花、龙、凤、人物等较多。工艺特征:(1)器物的外底多不施釉,露胎处呈火石红色。外底多有鸡心凸,并有粘砂现象 。
(2)大型器的腹部皆有二至三道接痕,肉眼可见。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3、六朝瓷器、唐代越窑青瓷、北宋耀州窑青瓷、南宋龙泉窑青瓷的特征。
制瓷中心集中在越窑(浙江上虞、余姚等地);瓷器品种以青瓷为主;器形种类丰富,以仿动物造型的瓷器最具特色。
造型:三国、西晋时期瓷器的动物造型生动、逼真,东晋时期开始
简化,南北朝时期逐渐消失。非动物造型的瓷器由矮胖向高瘦发展。
胎釉:胎中杂质较少,但硬度不高;釉色有青绿、青黄等色调,釉
层有剥落现象。
装饰:三国、西晋:由弦纹、网格纹、联珠纹、铺首 组成的纹饰带。
东晋:褐色点彩
南北朝:莲瓣纹
唐代越窑青瓷: 造型特点:优美大方,浑圆饱满 ;精巧中富有气魄,单纯中含有变化,花瓣口、瓜棱腹。胎釉特点:胎质纯净、致密,胎色呈灰或浅灰;釉色青绿,釉质温润如玉,但透明度较差。装饰特点:以温润、纯净的青釉为装饰,极少有花纹。 北宋耀州窑青瓷的特征;胎釉特征:胎色灰白,胎质匀密坚硬;釉色为橄榄青色,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极强。胎釉结合紧密,之间形成了一层白色介面。
装饰特征:刻花流行于北宋早中期,刀法犀利刚劲,纹饰具有浅
浮雕感,以植物类最常见。
南宋龙泉窑青瓷:胎釉特征:薄胎厚釉,胎色有黑、白两种;釉
质温润,不透明,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特色,装饰特征:以釉装饰为主,极少有纹样。
造型特点:以仿青铜器和玉器造型的陈设器为主。
4、磁州窑彩绘瓷的装饰风格、定窑白瓷的特征
定窑白瓷;。装饰特征:装饰手法多见刻花和印花,北宋早、中期流行刻花,北宋晚期流行印花,以植物纹常见。工艺特征:北宋晚期盛行覆烧新工艺,器物口部无釉,细白瓷的口沿镶嵌金、银或铜边。
磁州窑彩绘瓷的特征;位于河北省磁县、、胎釉特征:胎色灰白,胎质较粗,胎体表面多施化妆土,施透明釉。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装饰特征:装饰手法主要是绘花,纹饰题材丰富,其中诗文、婴戏
装饰独具特色。装饰风格简洁、随意,民间风格突出
造型特征:以实用器为主,朴实、厚重。枕头最具特色。
5、中国古代制瓷业的阶段及特点
一、早期瓷器的特征(商代至东汉时期) 造型:仿陶器或青铜器,风格古朴
胎釉:胎色深,胎质粗;釉色不一,釉层薄而透明。
装饰:手法以拍印为主,纹饰多见几何纹,如方格纹、弦纹、编织纹、水波纹等。
成型工艺:以手制为主,春秋时期出现整体轮制 二、青瓷阶段瓷器的特点 (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制瓷中心集中在越窑(浙江上虞、余姚等地);瓷器品种以青瓷为主;器形种类丰富,以仿动物造型的瓷器最具特色。 造型:三国、西晋时期瓷器的动物造型生动、逼真,东晋时期开始
简化,南北朝时期逐渐消失。非动物造型的瓷器由矮胖向高瘦发展。 胎釉:胎中杂质较少,但硬度不高;釉色有青绿、青黄等色调,釉层有剥落现象。
装饰:三国、西晋:由弦纹、网格纹、联珠纹、铺首 组成的纹饰带。 东晋:褐色点彩
南北朝:莲瓣纹
三、南青北白时期的瓷器(隋、唐、五代)
隋代制瓷业发展较慢。唐代,河北省临城县的邢窑白瓷与浙江越窑的青瓷齐头并进,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此外,还有黑釉瓷、黄釉瓷、花釉瓷等瓷器品种。
四、“名窑林立”阶段的瓷器(宋、辽、金)
本阶段制瓷业特点: 全国兴起了许多著名的窑址,如长江流域的龙泉窑、建窑、官窑、景德镇窑;黄河流域的耀州窑、磁州窑、定窑、钧窑、汝窑等,故称“名窑林立”。白瓷、青瓷、彩绘瓷皆达到高潮;胎装饰、釉装饰、彩装饰并重。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