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作业试卷列表1
一、单选
1.劳动对象是指(C )。
分值:4
A. 生产资料 B. 各种产品
C. 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 D. 各种生产工具
2.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D)。 A. 政治原因引起的 B. 经济原因引起的 C. 精神原因引起的 D. 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3.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 )。
分值:4
分值:4
A. 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B.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 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4.辩证的否定是( A)。
分值:4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绝对的否定
C. 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 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5.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D )。
分值:4
A. 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 B. 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
C. 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 D. 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
6.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A )。
分值:4
A. 经济基础 B. 阶级斗争状况 C. 生产力 D. 科学技术
7.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
分值:4
A. 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 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 上帝创造世界 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8.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
分值:4
A. 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 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9.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
分值:4
A. 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 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A )。 A. 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 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 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二、论述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分值:4
分值:15
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身。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获得新的生命,采取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法发展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分值:15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统一性和竞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统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者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的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关系。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同时,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分值: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体力,而且锻炼了思维的能力,使人的智力不断提高。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扩展,人们获得的知识也不断丰富。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在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的需要。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体现。正是由于这种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点都不能脱离实践。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分值:15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者简要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作出了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