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李准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方面进行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细微之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其他手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好作品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很久以前读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里的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双呆滞的眼睛;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迂腐气。
初中课文《范进中举》是清代讽刺小说大师吴敬梓作品《儒林外史》的节选,本文虽然短小,但精彩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是整部小说高超讽刺艺术的缩影,具有无与伦比的语言表现力。吴敬梓通过真切而又传神的细节描写,揭示各种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和独特的行动,反映各类社会矛盾,构成《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另一特色。作者用近乎写实的手法,大量频繁地运用生动而逼真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增强文章的讽刺效果。
一、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古典小说叙事形态的一大超越。
作品的细节描写采用客观呈现的白描手法,作者把自己隐藏起来,运用简洁质朴的白话语言,把小说形象生动而又自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极大地强化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正如鲁迅所说“乃秉持公心,指时弊”(引自《中国小说史略》)。如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等句,全是冷静的客观的细节描写。小说完全摒弃了古代说书体小说骈丽化的俗套,创造了细节描写的白描化的范例。
二、对比式的细节描写——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对比式的细节描写的运用,作者往往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鲜明对照,
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范进中举后,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扯”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胡屠户对中举后的范进的态度,再现他前倨后恭、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的市侩嘴脸,令人可鄙可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揭示胡屠户的市侩心理,揭露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俗习气,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对人物的最富特性的细节进行夸张的描写。
即把某种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以揭示出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例句:
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此处有两个细节“横披”和“腆着”。“横披”表明衣服并不是穿在身上,而是罩在上身,把两个胳臂露在外面:“腆着”表明他已酒足饭饱、心满意足(他把自己带来贺范进“中了相公”的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吃了个尽光)。这两个动作细节。活画出一个典型的屠户形象,表现了他粗鄙的性格特征。
“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胡屠户站在一边,不管那只手隐隐地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作者借夸张的细节描写、漫画式的笔法,显示了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
可修改
精品文档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此处四个细节,是在范进拿出张乡绅送来的五十两银子中的两锭递与胡屠户时。胡屠户的反应。一个“攥”字。把胡屠户唯利是图、嗜财如命的嘴脸生动地刻画出来了:“把拳头舒过来”和他说的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又表现了他是多么的虚伪!当听到范进说“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时。他的动作表现是“缩”和“揣”——速度之快,就好像女婿真的要把银子要回去一样。这几个细节描写。把一个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胡屠户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
这些细节描写,寓讽刺于夸张,可谓传神,把胡屠户的市侩无耻、趋炎附势和迷信无知的品性表露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四、细节描写让原本枯燥的情节走向生动。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了细节描写对于文学作品特别对于小说的重要性。写人叙事类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体现在语言的生动形象,好作品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很关键。
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使作品生动形象增强讽刺魅力,在本文随处可见,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
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尤其是在范进中举“喜而发疯”一段文字的多层次的细节描写,技法功夫可谓力透纸背,更是整部小说高超讽刺艺术的极致与缩影,具有无与伦比的语言表现力。
小说从社会环境出发,一方面描写了范进由这种社会环境决定的辛酸悲苦的命运,另一方面又描写了他从这种辛酸悲苦的命运中产生出来的卑怯屈辱的性格。他每一试赴次都充满着希望和幻想,而每一次都是无例外地失望而归,积几十年的痛苦经验,他几乎已经完全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他热切地盼望能够考中,却又不相信自己会真的考中。小说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范进这种从生活经验里产生的、交织着希望和失望的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描写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当他在集市上初听邻居报喜,他道是哄他,嘲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央求邻居“莫误了我卖鸡”。几十年的科场困顿、贫穷潦倒,形成了他卑微猥琐的心理,他不愿再受到令人难堪的奚落,便悲哀地告饶。所以,当他真的中了举,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希望一旦变成现实时,他竟然不敢相信,还以为跟从前一样是别人在欺骗嘲笑自己。当他回到家看到那张实实在在并非幻觉的捷报“已经升挂起来”时,心灵便震颤了。“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那种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神情包含着多么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从天而降的大喜,竟变成一种巨大的冲击力量,范进那颗因饱经折磨而变得老弱的心灵,便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于是,“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他兴奋过度,喜而发昏。灌了几口开水后,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往门外飞跑,掉在泥塘里,“挣起来”继续“拍着笑着”跑着,他喜极而疯。最后,“他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
可修改
精品文档
了!中了!’”。反复写他的拍手、大笑、大叫,笔锋深刻而婉曲,活活勾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这里,作者以写实的手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醉心科举的腐儒描画出来。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描写这极度欢乐的一瞬,从而十分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联想到他在出场时考场上那副冻得乞乞缩缩的可怜相,范进口里喊出的“噫!好了!我中了!”这六个字,这从痛苦与欢乐凝聚在一起的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六个字,真是具有一种令人颤慄的力量。
小说对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是极其夸张的,但由于充分地写出了他发疯的社会原因和心理依据,因而又是高度真实的。作者将主观情感融于客观的描述之中,虽无一贬词,但却使读者在哑然失笑之时,深感他的可怜、可悲、可鄙,从而不露声色,不着笔墨地鞭挞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因此,全篇的讽刺力量也就显得更加深刻感人。
五、独特的语言细节描写
第一个登“台”表演的是胡屠户。由于胡屠户特殊的行业——杀猪,决定了他特殊的交际圈,铸就了他个性化的语言:坐下就是“……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用这些俗语、污言秽语骂自己的女婿,可以说是骂得痛快淋漓,“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也只有从胡屠户的嘴里能骂出来。然后开始教训:“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正经有脸面的人……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你若同他们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连我脸上都无光了。”对范进的教导直言不讳,俨然一位智者,摆出了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态,这样的教训其他的人是说不出口的,也只有胡屠户可以做到。可范进中举后,语言马上由“谩骂”“训斥”转变为“奉迎”“夸奖”:“……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到家门时,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对范母的称呼由“老不死的老娘”到“老太太”,称儿子为“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这些独特语言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粗俗、蛮横、无耻、嫌贫爱富的市侩典型。
第二个出场的就是“主人公”范进。其实他是和胡屠户同时出场的,只是一直处于被动挨骂、接受教训的地位,而被“观众”忽视。
一出场就被胡屠户“谩骂”,然后是“教训”,对胡屠户是非常的畏惧,“一个在家养到30多岁,曾多少有钱的富家想结亲的女儿”,自从嫁给范进“十几年来,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这种穷困的日子,就是范进“想天鹅屁吃”的心思害得。经常是“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完全是一幅懦弱猥琐、自卑自贱的奴才相。所以,只能唯唯连声“岳父见教的是”。中举后,范进让胡屠夫刮目相看,更有乡绅送银、送房,一下子“富”了起来。高高在上地赏赐胡屠夫:“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原来的“岳父”被降为“老爹”了。当张乡绅攀附道贺时,他拿腔作调,说什么“久仰”,道什么“晚辈”,“幸得老先生门下”,变得伶牙俐齿。摆出了“读书人”“斯文”的架势。
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演”,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和对他们的心灵的扭曲,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尊卑如戏!
六、让作品由肤浅走向深刻。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范进,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很多。
放榜当天,范进抱了鸡在集上卖,“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好不狼狈;邻居告诉他中了举人,他却以为人家哄他,“只装作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便要夺他手里的鸡,他只好无奈地请人家不要跟他开玩笑。这些细节描写,把范进迂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
可修改
精品文档
尽致。
范进读报帖时,“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知道自己真的“中了”,竟欢喜得发了疯,拍手大笑,满街飞跑,弄得披头散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一只,口里狂念:“中了!中了”作者以细致的笔调,多层次的细节描写描摹了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疯态,刻画出范进对功名的热衷,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支配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以及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深深地体味出吴敬梓试图以文化的力量影响读书人、改变读书人、改造社会的良苦用心。
前面引用的有关胡屠户的细节描写,同样采用客观呈现的白描手法,对于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深刻地表现了胡屠户刻薄、市侩、势利的小人嘴脸,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几处容易忽视的关于范进的细节描写。
1 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这是范进中举发疯被他的岳父胡屠户“治”好后回家时的情形。一先一后的自觉而又自然的顺序,表现了胡屠户和众邻居对权势(虽然此时的范进还没有大富大贵)的心态——自觉或不自觉的敬畏,也是当时那个炎凉社会的缩影。当然。此时的范进也没有必要说“岳父大人先请”或“众邻居先请”了。
2 范进拜了母亲。也拜了丈人。这里的“也”是个副词,用来修饰“拜了丈人”,很是意味深长。它表明中了举人后的范进,意识的觉醒:自己的母亲为大。所以要先拜;丈人当然也是要拜的。但是不能先拜,要放在拜了母亲之后顺代拜一下。试想,如果是在中举前,范进会这样做吗?回想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的羞辱和责骂,现在竟中了举人,地位陡然从“奴隶到将军”,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3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几两银子”,范进的口气好大啊!这不是“几两”,而是张乡绅送来的五十两雪白的细丝锭子。尽管给了岳父两锭(六两多)。仍还有四十多两啊。那么,范进为什么要说是区区“几两”呢?因为此时的范进知道自己中了举人。就意味着自己已跻身于官僚阶层。就意味着即将大富大贵,这几两银子算得了什么呢?做过一任县令的张乡绅不就是这样的有钱人吗?此外,中举后,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也有了变化,中举前即使被胡屠户骂得狗血喷头也称“岳父”,中举后尽管胡屠户对他屈膝讨好却改称“老爹”。“老爹”,只是一个极普通的泛称,一般对不是自己亲属的男性老人都可以这样称呼。可见。在范进的潜意识里,“岳父”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已大打折扣。
通过以上细节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是不可忽视的。《范进中举》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对正常人性的扭曲。不仅读书人范进如此。胡屠户如此,众邻居如此,张乡绅如此,整个封建社会都如此,而这也正是作者所要揭示和批判的主题所在。
《儒林外史》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正如鲁迅所说“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引自《中国小说史略》),而小说中精彩深刻的细节描写是讽刺手法运用上的关键一环,我们由《范进中举》可见一斑。
可修改
精品文档
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麦 积 区 中 滩 中 学
霍 彩 霞
2010-12-20
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