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 治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九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政治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实践出真知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
会实践。
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
题,我们来学习第三章,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第一节,
导入:马克思生前最喜欢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
“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第 2 页 共 6 页
初中政治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哲学家感慨的:“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一、 实践的特征。
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
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
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认识是在变革、改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发生的,从而进一步强调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讲述两红柿子的故事:略
1、 实践的含义
荀子说:“不闻不若见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
止矣,行之,明也。”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