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实施方案
山白小学 2013年3月
仪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仪表即指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态、服饰、风度、个人卫生等。一个学生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损害自己的形象。我校在这学期开展学生新学年仪容仪表规范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仪容仪表同样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它能展示学校的形象,反映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文明程度,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尊重对方、讲究礼貌、互相理解的具体表现。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学生的仪容仪表,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构建和谐校园,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部署安排,形成共识
1.召开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教师大会上,学校传达上级领导的相关文件及此次活动的活动方案,并号召各科教师把养成教育纳入自己教育教学的管理范畴,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
2.召开学生动员会。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板报等宣传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一类参照a
1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
4.发致学生家长短信。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内容,在认识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5.各班利用主题班会在班级召开“仪容仪表规范专项教育活动”动员会,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通过国旗下讲话、板报、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明确活动的意义、任务、措施,使每个学生都做到“仪容仪表好习惯我知道”。要求各班制订专门的活动方案,出一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黑板报。
(二)组织实施阶段:联系实际,教育整改
一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细则》,教师学习师德师风等并对照检查,寻找差距。
二要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对穿着、头发不合规定,以及违规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的行为,各班级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改。
三要加强监督和考评,学生处、班级要成立仪容仪表督察小组,大队部值周要加大督察力度,要组织大队干部利用早操、大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抽查,督察结果要及时反馈、公示并列入先进班级、优秀班主任、文明班等评比考核范围。要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并及时查找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学生都做到“仪容仪表好习惯我能行”,增强学规范、讲规范、执行规范的积极性。
三、出台《教师、学生仪容仪表细则》
一类参照a
2
(一)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精神,学校制定小学生仪容仪表具体规定:
头部要求:
1.头发符合学生身份和性别特征,不烫发,不染发,不理光头。 2.建议女生头饰不过于异型、花哨。 3.经常洗头,头部无异味。
4.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中午饭后要做好脸部清洁工作。保持面部干净。
5.养成经常照镜子,整理自己仪表仪容的习惯。 着装要求:
1.周一和重大活动,学生必须穿全身校服。 2.学生服装必须整洁、合身。
3.内衣不得长于外套。外头纽扣、拉链必须完好。非运动期间,必须扣好纽扣、拉上拉链。
4.学生上学穿便于运动的鞋子,建议穿运动鞋。一般不允许穿皮鞋和凉鞋上学(夏天可以穿运动型凉鞋。)
饰物和挂件要求:
1.学生上学应该佩戴红领巾。
2.红领巾要保持干净和完整。胸卡必须干净、无涂改、粘贴现象,要佩戴到左胸前上。
3.少先队干部标志佩戴在左臂。 4.建议学生不要在身上悬挂其他物品。
一类参照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