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视唱教学中的调性感觉训练方法浅析
一、视唱教学的内涵
何为视唱,通俗的说法就是看着谱子演唱。视唱是指用唱名来唱出音符,也就是视谱即唱。那么什么是视唱教学呢?视唱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上主要通过班级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视唱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它不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融入了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巧的综合教学课程。在视唱中,会存在音与音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连接或者叠置的关系即我们所说的音程关系感觉。视唱中的“调性感觉”,就是指调式各音级之间的相对于主音间的倾向关系,这两种关系的掌握是视唱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视唱教学的目的
视唱是音乐综合的技能训练,是音乐语言与音乐感觉融为一体的最直接、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学生在实际视唱时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视唱练耳虽然是一门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课程,但目的却是训练学生对乐感的表现与体验。因此,在训练时要做到有表情地视唱,要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记号的表现、注意力度、乐句划分、节拍律动等。视唱教材大多是优秀的音乐作品或是民歌,有表情的演唱可使学生获得一些音乐语言,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表现力。
在音乐教学中,视唱应该是其基础,也就是说要注重视唱教学。很多人会单纯地以为视唱教学的目的是掌握视唱的技能。其实不然,视唱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并运用这
第 1 页
些技能,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加强学生的音乐记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这一视唱教学目的,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三、视唱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视唱教学中,我们可以熟能生巧,在教学的最开始让学生选择熟悉的歌曲去唱,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通过对音程、节奏和读谱知识的训练,为唱好新的乐曲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视唱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视唱水平,先易后难,逐步地增加视唱难度,以此提高学生的视唱水平。
视唱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实践活动,需要学生掌握视唱技能,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反复联系不断积累听觉经验,通过感知音乐加深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
视唱教学是一个综合教学的过程,学生的识谱、音准、强弱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掌握。不仅要尝试新歌还要增添器乐曲目,从而既扩大学生的视唱面,又使得学生的技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在音乐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情况,学生在进行视唱的时候,如果单独地利用音程进行衡量,无法明确地指出哪里有不正确的音,就是会发现这首曲子很难听,主要是因为曲子的调性不够好,事实上就是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也就是调性倾向关系不稳定,一些音唱得不够准确。 在音乐视唱中存在一种“律”,不过这种律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可能综合着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及纯率等全部或者其中的几种。例如,琴跟唱
第 2 页
就使用了十二平均律。事实上,为了使曲子更加动听、和谐,一般会在三度音程唱得相对小一些,这样视唱就更符合纯律的要求。还有在音程度数为大六度跳进时,这时候音程关系相对会大一些,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突出调性的倾向感;而“导音”进入“主音”的小儿音程,为了更加贴近五度相生律,音程会唱得相对小一些,很多的音程关系都存在类似的现象,这样会使得调性关系更加协调。对于音程结构相同,当时在唱法上略作变化的现象,是受到音准的作用。音准是什么,在视唱中,音准的定义是既符合音程的感觉又符合调性倾向的感觉,也就是制定音程和调性倾向关系之间的调节机制,是两者实现统一和谐的关键。 四、调性感觉训练方法
视唱中的调性感觉指的是对调式(这里主要指大、小调式)各音级之间相对的稳定与不稳定及共同倾向于主音的感觉。如果学生对调性的感觉较差,那么视唱就不能顺利地进行。所以中学音乐教师要重视学生调性感觉的训练。下面介绍在视唱教学中调性感觉的训练方法。
首先,加强对调性倾向关系的感觉的训练,这些关系包括主音、属音和导音等。当在训练中遇到调式变化较多的曲子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指导学生。视唱基础的稳固需要对调性关系感觉良好。 人们对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之间的关系定义的得非常清楚,将节奏比喻成旋律的骨架,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节奏将高低和长短不同的音组织起来,再通过赋予其生命力,从而形成音乐旋律。音乐主要是依靠节奏的有序和无序的变化来实现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节奏就是音乐的灵魂。音乐视唱教学中也通常将节奏的掌握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中学生而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