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 1/3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
第二章学习地球上的大气,是地球四大圈层之一。第一节主要涉及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和风的形成三个主要的知识点。第一课时主要讲授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形成。教学难点在对于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板图,结合板图,边讲边画。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讲授、讨论 教学用具:
幻灯片、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师:回忆前一章的知识,请问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有哪些? 生:干洁空气和固体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师:除此之外还有量很少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但是这些二氧化碳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前面在第二节讲到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这些二氧化碳等物质主要吸收长波。 师:接下来,我们据图分析大气受热的过程。 板书:一、大气受热过程
师:箭头①代表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进入大气上界之后,首先经历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作用的形式有三种,吸收、反射、散射。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更多的吸收长波辐射,因此很少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到达地面后使得地面受热增温,进行①地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恰好吸收长波辐射,因此只有少部分①地面辐射直接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①地面辐射被①大气吸收。
大气受热后,进行大气辐射,少部分大气辐射直接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大气辐射以①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热量由地面传递给大气,大气又以①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我们将此称作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师:请同学们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分析晴天和阴天/雾霾天的昼夜温差大小比较。 生:阴天和晴天相比,云量多。白天的时候,由于阴天云量多,因此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少,因此白天的时候,阴天气温较晴天低。夜晚的时候,由于阴天云量多,因此其吸收地面辐射的量也多,大气温度较高,因此夜晚的时候,阴天的气温较晴天高。因此阴天的昼夜温差小!
举例 昼 夜 温差 晴天 20℃ 10℃ 10℃ 阴天 18℃ 12℃ 6℃ 师:请同学们再来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取决于大气削弱作用的多少,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削弱作用呢? 生:天气状况。
师:除此之外,还有海拔高度和太阳高度角。海拔越高,太阳多度越大,大气上界到达地表的路径越短,别大气削弱掉的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而地表的海拔高度,太阳高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出现了地表的冷热不均。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气流如何运动呢?请看本节第二个原理 板书:二、热力环流
师: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气压水平差异→气流水平运动(风) 讲授时紧紧围绕这条热力环流的因果链条,边画图边讲解
如图所示,A地受热多,BC两地受热少,A地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积聚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空气因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低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A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在近地面,气流又从BC流回A地,以补充A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热力环流有哪些呢? 1.海陆风
师:首先大家要知道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什么?即,由于海陆的比热容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
白天的时候,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陆地升温快,气流垂直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陆地高空形成高压,海洋高空形成低压,气流在高空从高压吹向低压,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即海风。 请同学们自己画图,绘制夜晚的海陆风。
2.山谷风
师:请看图,ABC三地的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 生:海拔高度相同,距离地表的相对高度不同。
师:在前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大气的最终热源来自于哪里? 生:太阳辐射。
师:直接热源来自于哪里? 生:地面辐射。
师:因此,距离地面越近,近地面大气的温度越高。那么对于ABC三点来说,白天AC距离地面近,因此受热快,气流上升,B地距离地面远,受热满,气流下沉,请同学们进一步标注气压状况和气流的水平运动状况。此即白天“谷风”的形成。之后请绘制夜晚的“山风”示意图。
3.城市风
师:在城市中,市中心和郊区的气温如何,请绘制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师:请同学们注意,我们一般认为的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例如,风从东往西吹,即东风。
课外作业:
评价手册第一节第一课时 课后反思:
在第二课时要通过绘图加强对这节课的复习。
学生课堂表现貌似听懂了,实际上距离答题还有一段距离,要注重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