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 】 A .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
【
C.环境污染 】
D .海浪飞沫
D.生态破坏
2. 属于大气污染的人为污染源是 A .火山喷发
B .自然尘埃
C .工业排放
3. 我们看到某些冰箱上附有绿色标志,意指其较少的使用了 【 】 A . CO2 B . CH4 C .绿色物质 4. 保护臭氧层的公约是 【
】
D.氯氟烃
A .《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 B .《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C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 .《巴塞尔公约》
5. 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关的是 【 】 A .核试验
B .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
】
B .生活垃圾的越境转移 D .工业废物的越境转移 【】 C . 70%
D . 100% C.酸雨
D .大量施用农田化肥
6. 《巴塞尔公约》控制的是
A .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 C .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
7. 交通噪声占城市环境噪声的 A . 30%
B . 50%
8. 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的国际条约是 A. 《21世纪议程》
B .《巴塞尔公约》 C.《开罗宣言》 D .《东京宣言》
9.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A .自然保护区
B .植物园 C .动物园 D .树木圆
10. 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A .石油
B .森林 C .矿石 D .风力
11.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哪种污染 A .物理 B .化学 C.生物 D .物理化学
12. 无机汞在水环境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
A .金属汞 B.汞的化合物 C .汞的络合物 D .甲基汞
13. 全球变暖会导致降水带的移动,一般会使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 A .增加 14.
B .减少 C .不变
D .异常变化
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 10 g的粒子是
A .飘尘 B .降尘 15. 平流层臭氧吸收 【 】 A .紫外线辐射
C.细颗粒物 D .粗颗粒物
B .红外线辐射 C . 丫射线辐射D . a射线辐射
16. 如果地球森林大面积消失,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 】 A . CO2增加
B . SO?减少 C .。3减少 D . NOx减少
17. 引起赤潮的原因是 【 】 A.氰化物污染
B .毒物污染
C .陆源N、P超标排放 【
】
D .塑料垃圾
18. 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 A 频率 B 声强 C 声压级 D 噪声级 19. 堆肥化属于固体废物一般处理的
【 】
D 微生物分解技术
A 预处理技术 B 焚烧热回收技术 C 热解技术
20. 下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 石油 B 森林 C 草原 D 太阳能
【 】
21. 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可采取 【 】 A 编制生态规划
B 生态工艺 C 生态农场 D 无污染工艺 【
】
22.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是 A 自然保护区 B 植物园
23. 按范围划分,离人类最近的环境是 A 聚落环境 B 地理环境
24. 通常所说的工业 “三废 ”是指
C 动物园 D 风景名胜区
【】
C 地质环境 D 宇宙环境
】
A 废气 噪声 废水 B 废水 废渣 噪声 C 废气 噪声 废渣 D 废水 废气 废 渣 25. 可对植物叶片产生覆盖作用的大气污染物是 A 颗粒物 B SO2
C NO2 D PAN
【
】 【
】
26. 目前被认为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 CO2
B 氟氯烃 C 石油 D 煤
27.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 【 】
A 加热作用 B 反射作用 C 穿透作用 D 中毒作用 28.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符合的模式是 【 A 生态规划 B 环境规划 C 生态工艺 D 生态农场
】
29. 属于污染型能源的是 【 】 A .水力 B .煤炭 C.太阳能 D .电力
30.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年份是 【 】 A . 1973 年
B . 1983 年
C . 1989 年
】 D . 4.6
D . 1996 年
31. 酸雨是指降水 pH 值小于 【 A . 6.5
B . 6.0
C . 5.6
32. 下列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 A . O2
B . N2
C . SO2
D . Ar
33. 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指 【 】 A ?资源的再循环 B.资源的再利用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35. 产生温室效应主要气体是 【 】 A . CO2
C.资源的再消费 【
】
D .离体保护
D ?资源的能源化
C .物种保护
B. SO2 C. NO2 D . H2O
】
B .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投产 D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同时报废
36. 我国环境保护的 “三同时 ”是 【 A .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填空题 (每小题 l 分 ) 1. 2. 3.
水环境中在 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下,无机汞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 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可分为三类:就地保护、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可概括地归纳为:一项国策、一条方针、 策、 ____________项制度。
_________ 大政
4. 5. 6.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带的移动,气候带的移动包括 ______________ 的移动和降水带的移动。 中国的酸雨以 _____________ 为主,硝酸含量不足 10%。 根据土壤污染发生的途径, 可把土壤污染类型归纳为四类, 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和 ___________ 型。
它们是大气污染型、 农业污
7. 8. 9.
自然资源分为三类,其中 ______________ 是取之不竭的资源,如潮汐、风力、气温等。 中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就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可把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
____________ 。
10. 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 按照污染源的特点, 可将大气污染源分为固定式污 只供学习与交流
染源和 ____________ 。
11. 大气中形成酸雨的成酸基质是 ____________ 。
12. 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 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13. 工业废水按成分分为二大类,一是含无机物的废水;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 。
14. 排入水体的化学物质, 可分为无机无毒物质、 无机有毒物质、 _______________ 和有机有毒
物质。
15. 微波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起着 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
16.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 ______________ 、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
17. 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 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称为
18. 环境污染,根据其起因、 机制和特点的不同, 可分为环境污染和 _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 19. 臭氧是 __________________ 的同素异形体。 20. 酸沉降包括 “ _________________ ”和“干沉降 ”。 21. 水体污染物中的有机物,其生物化学分解基本反应包括
___ 和氧化反应。
22. 固体废物按形状可分为固体的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23. 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的 “三化 ”目的,是达到减量化、 _________________ 和无害化等目标。 24. 城市环境噪声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和 ________ 。
25. 微波对生物体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所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的结果。
26. 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 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 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 而自身 逐步
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目的。
27.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 __________________ 。 28. 大气中形成酸雨的成酸基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 __________ 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30. 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 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31. 土壤污染物质按性质可分为五类,它们是有机物质、重金属污染物、放射性物质、 化学 肥料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噪声属于 ___________ 公害,它与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公害不同。 33. 微波属于 ___________ ,但其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34. 矿物资源一般可分为能源、金属矿物和 ________________ 等三大类。
35. 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中, ______________ 保护仅对单一目标物种提供保存, 如植物园、 树
木园、动物园等。
36. 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 ______________ 、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管理。
37.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可分为三个层次, 除了宪法是根本大法外, 第一层次是环境保护基本 法,第
二层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次是各部门规章和地方环保法规。 38. 中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建设,同步
___________ ,同步发展,达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 3 分 ) 1. 2.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源
3. 4. 5. 6. 7. 8.
水体富营养化 危险废物 生物多样性 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 光化学烟雾
9. 水体的自净作用
10. 噪声污染
11. 环境自净作用 12. 土壤背景值 13. 海洋污染
14. 土壤净化作用 15. 生态规划
16.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17. 酸沉降
18. 可持续发展
四、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 1.
简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基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