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破解人格同一性难题的新思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破解人格同一性难题的新思路

沈亚生,刘禹杰

【摘 要】人格同一性问题是近现代及当代西方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内近些年在与世界哲学接轨的过程中,开始初步接触到这个理论课题,并对人格同一性问题的经典文献、理论源头、基本概念和论域、判定人格同一性的标准等作了阐述,但是这些阐述存在不深、不全和不准确的问题。文章理清了人格同一性问题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概括出了西方哲学界对人格同一性标准的主要观点,回答了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对人格同一性标准问题提出的新挑战,进而尝试提出了新的破解途径。

【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7)006 【总页数】5

【关键词】人格;人格同一性;决定论;非决定论;科技革命 一 、对“人格同一性”问题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 (一)对“人格”概念的理解

人格同一性问题中的“人格”是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议题,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国内对“人格”概念的理解目前还莫衷一是。有人讲“个人”,有人讲“位格”,有人讲“人格”等,在心理学中,更多的人把这个概念讲成“个性”。这个词作为人格同一性课题的核心概念是需要准确澄清的。“人格”在英文中的原词为personal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本是指演员在戏中根据特定的角色而佩带的面具,并且每一个面具都代表了特有的性格和行为倾向。心理学中把人格概念的含意

引申为人的内在本性的外在表现,在美国心理学家荣格的著作中则使用 “人格面具”一词,来表示特定个人的精神、灵魂或心理这个整体“psyche”的本质性的组成部分,这也就体现了人格与精神、灵魂、心理、自我等一系列概念的关系。而更多的西方哲学家则把这个概念理解为人的个体的特殊性存在,是指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特征,是每一个人的个体成为其本身而不被混同于其他个体的本质性根据。

要更好地理解“人格”就必须在与“人性”的比较中完成,“人性”是指人类整体所具有的属性和本质,“人性”所指的“人”是大写的人,是人的类整体,人性是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类的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据。“人格”中的“格”本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个空间位置与其他空间位置相区分的界限,而人格是个体的人所具有的属性和本质,是使每个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存在与价值特性的整合。“人格”的“人”是小写的人,指的是个体的或群体的人,是这个个体或群体区别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根据。人格与自我、个体性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一切意识活动最终的根源和依据,它的形成和成长标志着人格形成的水平。作为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哲学表现,人格、自我、个体等这些问题也只是到了近现代西方哲学才有了系统的理论思考。如同倪梁康教授所说:“自笛卡尔以来,自我才作为绝对的本源,以理论理性的姿态踏上了自身认识之途。故而我们在这里将求自识视做西方近代思维的一个根本特征。”[1]11也就是说,到近代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人的个体或人格、自我的问题才引起人们的理论关注。在洛克的《人类理解论》等作品中,自我概念和人格概念被沟通了。而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自我、人格的发展完善则达到了

“个体性”的层次,从而成为人类社会和历史中的一个有机的环节。综上所述,西方哲学家们在长期的探索中表明了对于人的个体存在有三种不同角度的认识。让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哲学“自我”的意义:第一,自我是一种意识,是思维活动的主体。第二,“自我”不仅反思客体,而且还对主体的本质——同一性的那个最深的层次进行反思和把握。第三,自我只有从对象世界——非我的关系中,才能获得真实的存在。所以,自我是人的个体从主观反思视角确认自身存在的一个极限性概念,而人格概念则是从客观考察的角度来把握一个人的统一性、同一性存在。人格与自我是人的个体存在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对自我的追问也就是对人格的追问。黑格尔讲的个体性概念主要是从个人存在与人类整体存在、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关系出发来把握人的个体存在,而个体性是从整体或群体对应的角度来把握一个人的存在。人格、自我与个体性等几个概念表述方式不同,但都反映着人的个体存在的本质、价值和实践模式与特征,都是对个体的人之本质属性进行研究的不同称谓。 (二)对“同一性”的理解

“人格同一性”的“同一性”一词在英文中的原词是“Identity”,这个词可译为身份、标志、认同,无论是在英文词典中还是在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中,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词意的。但是如果“Identity”作为一个哲学话语,这样来理解就不得其要领了,也无法体现哲学的深奥意蕴,在哲学中,对“Identity”的最确切的翻译是“同一性”。从巴门尼德以存在论的角度讲同一性开始,人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性概念作出独特的解说。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讲到关系范畴时,讲到了同一性作为一种关系,可以表示事物的同源关系、相似关系和自身等同关系等。他还发现了同一律是思

破解人格同一性难题的新思路

破解人格同一性难题的新思路沈亚生,刘禹杰【摘要】人格同一性问题是近现代及当代西方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重点问题。国内近些年在与世界哲学接轨的过程中,开始初步接触到这个理论课题,并对人格同一性问题的经典文献、理论源头、基本概念和论域、判定人格同一性的标准等作了阐述,但是这些阐述存在不深、不全和不准确的问题。文章理清了人格同一性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42xc1jtuz10e609m87w9sc9l3ppnv019y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