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生态建筑调研报告
班级:建筑0901 小组成员:
孙 黎 00119 杨梓欣 00119 郭姝妮 00122 罗华钰 00101 亚 森 20233
1 摘要:
根据《生态建筑概论》课程调研任务书要求,本报
告选取了两个覆土建筑实例以及两个当代的国外生态建筑实例展开讲述,作为了解生态建筑的两个侧面。
2 关键词:生态建筑;覆土建筑;南京香榭岛低密度住宅区生态会所;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园中心;雷根斯堡住宅;法兰克福大厦。 3 正文:
生态建筑概述 生态建筑简介 图1 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
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
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生态建筑学的概念由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将生态学结合建筑学结合在一起,将自然生态的理论同建筑设计相结合,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1969年,美国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生态建筑设计准则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
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 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在关注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尊重自然规律,绝不能以牺牲地区环境品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为代价,用“向后代借资源”的方式求取局部的利益和发展。在具体实施操作层面上,生态建筑设计应注重把握和运用以往建筑设计所忽略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贯彻整体优先的准则,并力图塑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建筑环境。 覆土建筑
覆土建筑,是当今建筑实践中建筑形态的一种存在类别,它是建筑实践对于所处场地形态整改后的产物。覆土建筑是生态建筑的一种类型,属于生态建筑的范畴。 荆其敏在《覆土建筑和生土建筑》中就对其图3 北京香榭岛低密度住宅区 进行了定义:“覆土建筑不是单指以土覆盖
着的建筑,也不是单指地下的建筑,而是指以土、木、石等大自然中得天然材料建造与自然生态有密切联系的建筑艺术,它是具有古老历史的新兴学科,伴随着环境科学发展起来。它和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宗旨的生态建筑学有密切的联系。” 南京香榭岛低密度住宅区生态会所设计
本文讨论的覆土建筑是生土建筑的一种变体,与生土建筑一样外覆土壤,但
图4 地形剖面图
图5 建筑剖面图(一)
是承重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它延续了生土建筑
中土壤的热延迟性和覆土绿化对自然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的优点。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给覆土建筑带来更多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南京香榭岛低密度住宅区生态会所设计即是为探讨该地区建造覆土建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图2 大别山度假别墅 一次尝试。
基地位于南京南郊将军山风景区的一片山水自然地,用地面积 hm2,内有 hm2的天然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水体——康后水库,会所为地上地下各一层,建筑面积3 742 m2(图1)。为了保护原有较为浓密的小树林,并加强这一感觉,规划中将住宅布置在面向水库的坡地上,并将山体堆高,上植树木,形成一个人工的绿屏障,使来自城市主干道康后路的视线之内大部分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这样做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不影响容积率。会所作为一个小区的服务场所,兼具对外开放的功能,因此被安置在主干道旁的山坡下(总平面图中红色线框为会所)。 由于建筑形式为覆土建筑,选址还受土壤、地下水位、日照、风向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基地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地下水位高,土壤松软潮湿,不具备结构性能,因此采用钢筋混凝土穹顶结构承重。建筑的开口方向为东向,无论从日照还是通风来说,东向是个不错的朝向,因为南京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西北方向为土壤所覆盖,冬天时形成天然的屏障可抵御来自西北方向的寒流。
地形改造:修饰了沿康后路的山体轮廓线,使之连续流畅,高度能够遮挡山后的别墅,并且可以容纳地上一层建筑的高度。调整过程中的土方量基本平衡。
单从建筑本身来说,设计希望达到这样的目的:有空间过渡的秩序感,加强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联系,加强空间的方向感,减轻对地下空间的心理不适,合理设计外观,尽量减少使用空调的时间,在保证热舒适度的前提下,加强自然采光和春秋季节的自然通风,解决地下空间的潮湿问题。 图6 建筑剖面图(二) 被土覆盖的建筑带给人的负面联想和恐惧,是覆土建筑需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入口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心理感受,
如果处理不好,许多基本的心理问题都会由此产生。因此,设计者必须认识到入口并非像一个门或一个简单的门厅型空间那样是孤立的建筑要素,相反,它是一个包含了建筑外部、入口、内部布局及垂直交通系统的连续体的组成部分。
室内的空间组织方式是以中庭空间为核心,其他空间围绕其设置。中庭内部有植物生长,顶部大面积天窗完全以玻璃覆盖并能利用自然光,天窗的设置使空间感觉更加开敞。天窗的朝向为东南向,冬季可以通过天窗获得自然光和太阳辐射热,春秋季节打开天窗还有利于通图8 顶部大面积天窗) 风,夏季则可以利用遮阳百叶调节角度,使漫射光可以进入。
针对南京地区潮湿、地下水位高的特点,剖面设计结合了干栏建筑的原理,以高架地板方式将房子撑离地面,同时结合双层墙形成构造体内的通风路径,达到通风、冷却、干燥、除湿等多重作用。架空部分的底部铺有卵石,卵石床深埋在地下,离地面越深越不受外部温度控制,一般埋在露点深度,实际起到热交换面的作用。冬季利用室内外温差,建筑内部热空气上升,室内形成负压,冷空气由于负压而下降,通过卵石层加温后进入室内以提高室内的温度。夏季由风道进入的热空气经卵石床降温进入室内。
建筑外部造型与山体浑然一体,东向和北向有显露的入口和窗户,顶部均匀分布五个通风口和天窗。室内的钢筋混凝土穹顶结构,不仅提供公共的大空间,也成为室内造型的重点。 建筑细部
东侧、北侧外墙暴露在外的部分使用墙体外保温加空气间层,外加饰面,除去窗户
图7 建筑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