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哦哦哦来了看看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
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 )
A.“事异则备变” B.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C.加强君主集权 D.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
2.“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
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论语》
D.《墨子》
B.《老子》
C.《韩非子》
3.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读右边漫画,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关于太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C.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积极向学风气
4.“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为君主受命于天
提供了理论保障。该观点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D.董仲舒
B.孟子
C.萄子
B.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D.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
5.初唐一著名书法家,尤擅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声名远播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 A.王羲之
B.欧阳询
C. 张旭
都哦哦哦来了看看 D.颜真卿
6.某学者曾这样评价宋代的一位词人:“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
形容曲尽。”这位词人最有可能是( ) A.苏轼
D.李清照
B.辛弃疾
C.柳永
7.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下列关于四大发明
向外传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最早 阿拉伯
C.都是经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 力
8.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他作为
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根本动
B.指南针经由陆路传到
D.“经世致用”
9.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3岁时的朱熹曾和父亲朱松有过一段对话。 朱熹问:“父亲,
日何所附?”父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一席话问得朱松惊讶不已。下列观点符合成年朱熹对世界本原问题论述的是( )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外无理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三生万物
10.“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几乎在所有传统哲学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下列各项,属于“他”的思想主张的是( ) ①“循天下之公”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
③“天地之化日新” A.①② ④
④“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C.②④
D.③
B.①③
11.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
都哦哦哦来了看看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对该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古代中国( ) A.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是一致的
C.无民权思想,故只能借鉴欧美的民权思想 也无制度保障
12.关于维新变法,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曾这样说:“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
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B.严复《天演论》 C.梁启超《变法通议》 D.魏源《海国图志》
13.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它是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
场思想文化运动,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该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动
14.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①师夷长技 ②维新变法 ③文学革命 ④创立民国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
D.有民权思想,但无政治实践,
B.民权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权思想
15.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李大钊的是( )
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庶民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6.“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
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 A.大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B.井冈山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