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详解】
(1) [1]图1可知温度为零下,其示数为-4℃;
(2)[2]图2可知海波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熔化结束,持续了
t=6min-3min=3min;
(3)[3] 海波是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图2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BC段; [4] 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4)[5]图2中CD是液态,所以海波在D点是液态; [6] 图2中FG段是凝固后的固态,所以G点是固态。
13.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如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温度/℃ 0 60 1 67 2 73 3 80 4 80 5 80 6 80 7 80 8 80 9 80 10 84 11 88 12 93
(1)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_。
(2)2.5min时该物质是________态。6min时该物质是________态。 (3)熔化过程进行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min。
(4)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归纳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 (5)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答案】 固 固、液混合 5 吸热但温度不变
80℃ 【解析】 【分析】
(1)按表中数据在坐标格中先画点,再描线。
(2)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时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为液态。 (3)熔化过程是指物质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据此判断熔化时间。
(4)分析数据及图像得出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叫做熔点。 【详解】
(1)[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温度,然后通过描点法在坐标格中描出对应时间的温度,最后将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得到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
;
(2)[2]由图像知,该物质在2.5min时,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为固态。 [3]在第6min时,处于熔化过程当中,所以为固、液混合态。
(3)[4]由表格中数据及图像可知,该物质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
10min-5min=5min
(4)[5]由图像及数据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6]由数据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80℃不变,是晶体,所以熔点为80℃。
14.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
(2)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凝固点(℃)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4)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______态;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答案】-4 先变小,后变大 不准确 当浓度是22%、23%时,其凝固点又是多少,这个不确定 固态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中可以看到,小明所测盐水的图像在第3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温度大小是-4℃,即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4℃。
(2)[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是先变小,后变大的。 (3)[3][4]这个判断不准确;因为当浓度是22%、23%时,其凝固点又是多少,这个不确定。 (4)[5]从图中可以看到,盐水温度是-28℃,而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是-18℃,这个温度比凝固点还要低,说明盐水已经完全凝固了,是固态。
(5)[6]药品要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的物质熔点在0℃以下,冰的熔点是0℃,盐冰的熔点是低于0℃,所以冷藏盒中应选用盐水冰块。
15.(1)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A.水银温度计(﹣20℃~120℃);B.酒精温度计(﹣80℃~60℃);C.体温计;D.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选填“A”、“B”、“C”或“D”);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不变 晶体 固液共存 自下而上 A 甲 【解析】 【详解】
(1)[1][2]从图乙可以看到冰在熔化过程,从第2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知道冰是晶体;
[3]第6min时,冰的温度还是不变,此时有一部分冰已经熔化成水,但没有全部熔化,应该处于固液共存态;
(2)[4]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因为不能确定温度计的具体高度是多少;
[5]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因为水沸腾时,温度能达到100℃,酒精温度计最高温度只能是60℃,体温计、寒暑表这两个量程也不够大;
[6]水沸腾前,温度不均匀,烧杯上面的水温度较低,下面的水温度较高,下面的热气泡上升遇上低温的水时,一部分会液化成水,那么气泡会变小,故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
二、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6.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杯中,在这三种情况
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 C.容器对桌子的压强p甲<p乙<p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乙中的鸡蛋悬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丙中的鸡蛋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也等于重力,那么应该F乙?F丙,A错误; B.设鸡蛋的重力是G,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得,
G?F浮甲、G?F浮乙、G?F浮丙,
由此可得
F浮甲?F浮乙?F浮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鸡蛋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等于鸡蛋受到的浮力,由此可得
G甲?G乙?G丙
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是
m甲?m乙?m丙
B错误;
C.由图可以看到,甲容器对桌子的压强
p甲?乙容器对桌子的压强
F甲G蛋?G杯?G甲液? SSF乙G蛋?G杯?G乙液? SSp乙?丙容器对桌子的压强
F丙G蛋?G杯?G丙液p丙??
SS还可以知道,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和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V甲液?V乙液,?甲液??乙液,
所以
m甲液?m乙液,G甲液?G乙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