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初二部分
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57?0分)
1.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屮的 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 岸上观众是通过咅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D.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 【答案】ABC
【解析】解:A、声咅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故A正确; B、 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 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咅的咅色不同,故C正确; D、 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故Q错误; 故选ABC.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屮传播;
(2)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 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是声学中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2.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力甩体温计是利用惯性使水银回到液泡
B. 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里活塞的吸引力 C. 医生用听诊器接听患者心跳和呼吸声音,能升高音调 D. 牙医借助平面镜成像原理看清牙齿的背面 【答案】AD 【解析】解:
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A正确;
B、 注射器抽取药液是利用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药液压入注射器内,故〃错误;
C、 听诊器是让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通过橡胶管屮的空气来传播的,减少了声音的发散,增大了声音的响 度,故C错误;
)
A、 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吋,水银 由
D、 牙更检查牙齿吋,用一个小平面镜放入口中,通过平面镜成像,可以看到牙齿背面成的虚像,故D正确. 故
选AD
(1)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 注射器抽取药液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
(3) 利用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发散,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4) 平面镜可以成等大正立的像这个特点,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应用.
本题结合医务人员工作时用到的一些器材,考查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公路旁安装隔咅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ABC
【解析】解:A、不同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 的;故A正确;
B、 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屮、人耳处;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 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故B正确;
C、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咅的介质,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所致;故 C正确;
D、 同一个音叉的发声频率是固定不变的;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力 越大,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故D错误; 故选ABC.
(1) 声咅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咅调、响度、咅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咅的,咅调指声咅的高低,由振动频 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 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3)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 种
介质传播的.
此题考查声咅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咅的传播知识、声咅的三个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可做出正确选 择.
4.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下列从图象屮获得的信息中止确的是()
B. 在4B段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TC
D. 在BC段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ACD
【解析】解:A、第8min后物质全部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故A正确;
8、在段,物质还没有熔化,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断升高,处于固态,故B错误。 C、 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屮保持0弋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0弋,故c正确; D. 分析图彖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 故选ACD.
(1) 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 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屮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毕 处
于液态。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 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5.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一定越大
B.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会发生热传递
)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也可以增大物体的内能 【答案】AD 【解析】解:
A、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所以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A正确; B、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错误;
C、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对能 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 D、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且通过摩擦也可以增大物体的内能,这种情况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 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
(1)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2)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3)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4)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此题考查了内能的影响因素、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升华的过程中要吸热 B. 水的温度降低到LC就凝固 C. 水可以在9(rc时沸腾
D. 温度降低到0弋时,液体就将停止蒸发 【答案】AC 【解析】解:
A、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故A正确;
3、水要结冰温度要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水的温度降低到(TC如果不继续放热,就不会结冰,故B错误; C、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只要气压足够低,水可以在90弋时沸腾,故C正确; D、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温度降低到0弋时,液体仍然可以蒸发,故D错误. 故选AC.
(1)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2) 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热; (3)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4)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7.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
B. 70弋的水不可能沸腾
)
C. (TC的冰放在0弋的房间里不会熔化 D. 0比的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CD【解析】解:
A. 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水的沸点的高低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M选项中水面上方气压不知道,所以水的沸点可能高于 100°C, 100°C时无法沸腾.
即使水的沸点为100°C,如果不能继续吸热,水也无法沸腾?所以B选项错误.
B. 水的沸点的高低与水而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降低?当水面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也可以 在低温下沸腾?所以3选项错误.
C. 品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1 ?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冰属于晶体?0弋的冰放在0弋的房间里,虽然达到了熔点(TC,但由于和房间温度相同,无法从房间吸收热量, 不能满足第二个条件,所以无法熔化?所以C选项正确. D冰属于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C、D.
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晶体熔化吋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了液体的沸腾条件、晶体的熔化条件以及液体的沸点和晶体的熔点,属于一道综合应用题.
8. 下列说法屮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B. 晶体加热到熔点需要继续吸热才能熔化 C.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可以减慢蒸发 D. 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汽化现象. 【答案】BCD
【解析】解:A、物体的运动的动能与物体的质暈和速度有关,与物体的温度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晶体加热到熔点需要继续吸热才能熔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C、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减慢了空气的流动,可以减慢蒸发,该选项说法正确;
D、 水沸腾时,水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所以气泡中主要是水 蒸
气. 故选BCD.
(1)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有关; (2)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并且不断吸热;
(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4)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沸腾现象,在沸腾时由于水剧烈的汽化,所以在水的内 部
会出现大量的气泡.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B. 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组成物质的人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答案】ACD 【解析】解:
A、 干手器吹出热风,可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所以蒸发加快,故A正确; B、 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3错误; C、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正确;
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ACD.
(1)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血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2)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 (3)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4)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等,相对比 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0.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肋刻度线处,蜡烛
固定在15c加刻度线处时()
A. 光屏在“ I ”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 光屏在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D.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像 【答案】AD
【解析】解:凸透镜焦距是15沏,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加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纽该J度线位置时, 物距为50cm - 15cm = 3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Z间,即 在光具座的65cm - 80cm之间可以找到清晰的像.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D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D.
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考查了成像特点及其应用,这是川考的热点.止确计算焦距、二倍焦 距的位置、区域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加;
当烛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加时,烛焰所成的像()
A.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BD
【解析】解:已知当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所以2/>20cm>/,因 此 10cm <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可能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f < 20cm;
所以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M时,有可能:
① u = 30cm,当f = 13c?n,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 u = 30cm,当f = 15cm, u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 u = 30cm,当f = 16cm, f 30cm,所以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