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收学员
新签学员入校后,由咨询师交接给学管师。
1.了解学员情况:姓名、性别、年级、学校、性格特点、联系方式、总课时、补习科目、各科成绩、学习习惯、上课时间及频率、陪读时间、对老师的特殊要求等。(渠道:新生交接表、咨询师或测评老师等);
了解学员情况是个长期的过程,后期可从各种渠道获取更多信息,如学员爱好、家庭情况、亲友情况、学习能力、学习主要负责人(爸爸或是妈妈)等。
2.联系代课老师:尽快跟教务申请,根据学员情况安排合适的老师;老师安排好后由学管与老师联系,交流学生情况、确认上课时间,并将联系方式留给老师,方便联系。
二、回访
(一)第一次回访
1.时间:学员入学当天,安排好代课老师之后。(如遇特殊情况可先做回访再联系老师)
2.内容:1)自我介绍(例:xx妈妈您好,我是学友教育的x老师,是xx在学友的班主任,今后xx的上课安排及课后督促各方面主要由我来负责。)2)简单说明已安排好上课老师,并确认上课时间;3)确定课前交流会时间。
3.注意事项:适当的提出对学员学习方面的建议或想法能加深家
长对学管师的印象,突出学管师的专业性;回访结束后以短信方式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发给家长,可加入课前交流会时间及上课时间等内容。
(二)日常回访
1.时间:陪读或上课后,频率最少不得低于2周一次,新签学员最好保证一周1次以上。
2.内容:陪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员上课的感觉;家长对学员近段时间状态的评价等。
3.方式:当面、电话、短信、QQ等,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4.注意:对家长的回访最好与跟老师的交流相结合;须填写回访记录。
三、课前交流会
1.时间:最迟在第一次课的前一天(特殊情况下可安排在第一次课上课前,但需提前跟老师沟通好第一次课大致内容)。
2.人员:学生、家长、代课老师、学管师、咨询师、特殊情况下可申请总监参与。
3.会前准备:1)交流会时最好请老师提前到场并与之进行当面沟通,介绍学员情况、家长的要求及目标、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等;尤其是第一次在学友代课的老师,需谨慎处理;2)会场桌椅等布置得当,准备好文件资料(测评卷、课前交流会模板等);3)必要时可通知学生携带课本、试卷或作业等。
4.学管师在交流会中以主持人身份参加,引导家长、学生和老师三方的沟通,并做好记录,会后请家长签字确认。
5.课前交流会中可进一步了解学员情况,挖掘需求,渗透加课、扩科思想。——续费第一次铺垫
四、第一次课
1.课前准备:制作上课登记本、打印教案或讲义等;与课前交流会间隔时间较久的情况下需提前一天与家长和老师联系,通知上课。
2.做好课前接待及课后交流(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了解上课内容、学习态度、接受能力、课后作业、学生对上课内容及老师的满意度等;避免老师与学生同时离校)。
3.听课:学员前几次课需谨慎处理,尽量安排时间听课。审查内容:授课内容、环节设计、学员态度、师生互动等。(除第一次课外,学管师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的听课,特殊时期应抽时间或安排人员去听课。)
4.课后落实:要求学员在课后必须抽时间消化吸收本次课知识,并完成课后作业,最好是在校区陪读过程中进行落实。
五、学情分析会:
1.时间:2-3次课后召开第一次学情分析会;学员成绩或情绪有波动、特殊学习时期(如期中、期末考前冲刺阶段,结课前)等情况下也可召开,频率不低于1-2月一次。
2.人员:学生、家长、老师、学管师、特殊情况下可邀请咨询师及校区总监参与。
3.会前准备:学员档案、第一次学情分析会需准备阶段性提升计划或阶段性辅导计划、学情分析会模板等。
4.内容:学管师提出会议主要目的,总结学员上阶段学习情况,放大优点、深挖需求、增加危机感;教师详细分析学员在该学科中存在的优势及问题;倾听家长意见及看法并提出相应措施和方案。
5.目的:加强交流,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方案;挖掘需求,第一次学情分析会是扩科的好时机。
6.注意事项:考虑学员心理接受问题,视情况可不安排学员参会;做好会议记录,填写学情分析会表格并请家长签字。
六、家长座谈会
1.内容与学情分析会大致相同,与会人员主要是学管师、家长,学生和老师可不参与。
2.可与学情分析会并在一起开。
七、阶段性辅导计划
1.根据教学进度,以一定的时间段为跨度(月考、期中、期末、寒暑假集训、中高考冲刺等),进行必要的更新。——续费第二次铺垫
2.怎么写:1)总结: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2)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引出课时规划 3)如何执行
4)需要的配合(老师、家长、学生、学管、陪读等) 5)预期达到的效果(掌握知识点、改善学习习惯等,不做分数、名次相关承诺)
八、测试
1.测试频率视学员情况而定;
2.试卷可由学科老师提供,但须经过学管师审核才能使用; 3.保证测试的正规性(考试时间、地点、闭卷);
4.测试前须与学员进行良好沟通,保证学员的考试态度,被迫测试的成绩一般不会很理想。
九、档案管理
1.一个学员一份档案,与学员相关的内容都可收入档案袋中。 2.内容:个性化提升方案、课前交流会记录、血管是听课记录、第一次课后反馈记录(可并入回访记录)、阶段性辅导计划;试卷及试卷分析、学情分析会记录、家长座谈会记录、回访记录、学员成长记录、结课总结、教案等。
十、陪读管理
必须重视陪读管理工作,陪读不只是帮学生答疑解惑,还要监督学生作业质量、改善学生学习习惯;学管师一方面要调动陪读老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应提升自身学科知识水平。不能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老师很难得到学生的信服。
十一、与任课老师沟通
1. 必要性:监督任课老师,保证上课质量;及时了解学员上课状态;维护关系,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介绍新老师,扩充教师储备……
2. 注意事项:与任课老师第一次联系时最好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以后交流;不卑不亢,尊敬但不显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