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 一、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的三论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

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义。 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区别:唯物辩证法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而上学是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1、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

页脚 .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页脚 .

2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6、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实物的诸多矛盾及每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8、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容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9、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畴

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理想与现实,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与结果。 10、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应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构成要素

1、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的必要条件。

页脚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一、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的三论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唯物主义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3o121gkre9y6ym8c7oz9pugm7qng700f0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