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玛墙”演变与特征研究
文 / 邓传力 西藏大学工学院 副教授
【摘 要】摘要:本文分析了西藏传统建筑中的“边玛墙”的产生及演变、构造做法、功能,并针对“边玛墙”常出现的歪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6(000)009 【总页数】2
【关键词】边玛墙;演变;功能;歪闪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568058)
“边玛墙”通常是指藏族宫殿、寺院及贵族庄园主楼的女儿墙或包括顶层的一圈赭红色外墙,高度约1米至4米,是用一种名为“柽柳”植物的杆茎与石墙体混合做成的墙体,颜色为赭红色,因“柽柳”藏语为“边玛”,故此得名。“柽柳”,又名垂丝柳,西河柳,是柳科落叶小乔木,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柽柳枝经晒干去皮后将其切成30公分左右的杆,用牛皮绳等捆扎成束,用于建筑外墙上,由此形成“边玛墙”(图1)。
1.历史的演变
据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陈耀东的《中国藏族建筑》以及陈祎的硕士论文《“边玛墙”考究》、陈庆英译的《汉藏史籍》等文献记载,总结“边玛墙”的来源大概有两种:一是来源于公元2世纪因战争需要而出现在宫殿(堡寨)建筑中;二是来源于普通的民居,如帐房。
第一种说法,“边玛墙”的来源是因战争需要而出现的宫殿(堡寨)建筑。据《汉藏史集》载,公元2世纪,西藏境内出现很多小邦,各邦之间战争不断,
为防御外敌入侵,各小邦修建了宫殿,这些宫殿为适应战争需要,大多选址于山顶之上,具有堡垒防御性质。在建筑施工技术及承重结构体系不是很完善的这个年代,堡寨建筑很有可能就地取材,选择西藏本地柽柳枝作为建筑材料铺设在建筑外墙上,这样既能吸收来自敌方箭的破坏,还能减轻建筑自重,可谓一举两得。由此推断,“边玛墙”可能来源于公元2世纪时期注重防御功能的堡寨建筑。
第二种说法是边玛墙来源于民居建筑,如帐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早期西藏普通百姓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因此产生了方便转场的帐房建筑形态。在陈耀东先生的《中国藏族传统建筑》一书中记载了这种帐房建筑的搭建方式:“帐房内四周(除门口)用草泥块垒砌高约0.5米的矮墙,以防雨水浸入帐内。有的在矮墙上码放一些装有粮食、草料、杂物的袋子及鞍鞯等,形成一堵直顶到帐幕的矮墙。这样即贮存了物品,又可防止风和野兽等从帐幕脚下进入账内” 。西北民族大学陈祎的硕士论文《“边玛墙”考究》认为“帐房内这道墙上也用到了边玛草,从而形成了与边玛墙相似的墙体,这种做法是:先在选好的地上,挖一道宽40厘米,深10厘米左右的小沟(有些不挖),在挖好的小沟里垒砌一层大约高40厘米的石墙,其上砌筑高约30厘米左右的土墙,上面把捆成小把的边玛草放一层。最上面可以放其他的生活用品,在帐房里做边玛墙的目的是为了防潮和转场时减轻重量。到后期农牧民定居下来,修建固定的住房建筑时,充分利用墙头空间堆放柴火,边玛草是一种杆径植物,可用于柴火,由此获得启发,产生边玛墙” 。由此推断“边玛墙”来源于西藏的本土民居建筑。
2.构造做法
传统“边玛墙”通过“采集—整理—铺设—夯实—染色”五道工艺流程组成,
其构造做法一般是柽柳束和石墙各一半,对于女儿墙较窄者,则是柽柳束部分占整个墙体厚度的60%~70%(图2)。
首先,当石砌墙体砌筑到一定高度(通常是接近屋顶)后,用多个叫做“柏布”的短椽木经过一条叫做“喀兴”的长木连接起来,并铺在石墙上;然后,用石板覆盖在“喀兴”的长木板上,并将石板稍微突出倾斜(一般突出5-10厘米),用作防雨排水,在石板上面再压一层石块,起到固定石板作用。
接着,用捆扎成束的柽柳枝一层一层地铺盖,将整齐的大头一端向外,参差的小头一端埋入后侧的石墙中,并用细石块和泥土将柽柳枝与石墙间的缝隙填平。柽柳束的一层一层铺设与后侧石墙体的砌筑同步进行,而且每铺盖一层边玛草就要用专用的木锥穿插上下两层柽柳束,起到竖直方向的固定作用。而值得一提的是,当柽柳束的长度过长,也就是说柽柳束所占墙体厚度超过一半的时候,柽柳束水平方向的固定不仅只是一端埋入墙体或中间细石内部,而且还将用牛皮绳把柽柳束一段拉结,另一端牛皮绳伸出墙外,先用石块砌筑下一层石墙并压住牛皮绳,然后用木锥或铁锥将牛皮绳这端打入石墙中,这样各层柽柳束就会与石墙体有更好的连接。
然后,当柽柳束砌筑一定高度之后(高度视情况而定,一般高度为1米左右,布达拉宫红宫顶上的边玛墙则有3米高),再用一条长木压住柽柳束顶端,用木锥将长木与边玛草固定,并在长木上每隔一定距离涂上白色圆圈,藏语为“嘎玛”,在嘎玛之上再用“柏布”与“喀兴”长木的组合构件覆盖,且用石板盖顶。
最后,用“阿嘎土” 覆盖女儿墙顶,这样,由柽柳束和石墙体混合边砌筑的传统“边玛墙”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