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爱惜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要】自然爱惜区的生态补偿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领域之一。自然爱惜区产生的生态效益由国家和全民享有,而因此产生的损失却由自然爱惜区的居民承担。排除这一不合理现象的计谋即为生态补偿。本文试分析了自然爱惜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并于其上探讨我国的实践情形,提出了几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英文摘要】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natural reserv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rea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The country and all the people enjoy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which produced by natural reserves, while the resident of natural reserves take on the damage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the measure to eliminate this unreasonable phenomena. This thesis analys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natural reserves and explore the practice situation in China. Finally, I make several rationalization suggestions relevant.
【关键词】自然爱惜区;生态补偿;理论;实践
【英文关键词】natural reserve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eory; practice
【正文】
自然爱惜区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自然爱惜地。IUCN将自然爱惜区界定为:“通过法律及其他有效方式,专门用以爱惜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陆地或海洋区域。”[1]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爱惜区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自然爱惜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散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爱惜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必然面积予以特殊爱惜和治理的区域。”
我国1956年成立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爱惜区——鼎湖山自然爱惜区。截至2007年8月,我国国家级的自然爱惜区已达303个,各级自然爱惜区的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五。自然爱惜区具有爱惜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安、保留自然界美学价值的作用,并具有重要的科研、教育意义。可是,需要引发注意的是,在自然爱惜区的进展进程中,生态爱惜与经济进展、久远利益与短时间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也慢慢显现。生态补偿机制即是解决这一系列矛盾的重要途径。2007年9月,为推动成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增进生态环境爱惜,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将重点在自然爱惜区的生态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流域水环境爱惜的生态补偿四个领域推动开展生态
补偿试点工作。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和社会对生态爱惜和可持续进展的重视,成立并完善包括自然爱惜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内的标准生态补偿体系已成为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自然爱惜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生态、补偿、生态补偿
1.生态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或“咱们的环境”。现代意义上,生态确实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和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放在生态补偿机制中来明白得这一概念,学者间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的学者以为那个地址的生态要紧指生态效益,即环境系统中的自然资源所表现的调剂性生态功能对人类社会的作用[2];有的那么以为应涉及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应、生态效劳功能和生态效益[3]。对此,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因为生态补偿归根结底是在和谐人与人之间基于生态而产生的各类利益,这些利益又最终以生态效益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人们所享有或用于互换。因此,生态补偿机制应看成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同义语。
2.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