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昭通市主要的地质灾害以及防治措施
、
摘要:昭通市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地震、泥石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主要的地质灾害并引例论证,以及地质灾害带来的灾难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地震、防治措施
正文:昭通市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形南高北低,高差大,山高谷深,沟壑
纵横,地形破碎,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我将以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昭通市大量的地质灾害现象资料,浅析昭通市主要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滑坡的分类
按滑坡体物质组成分类: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填滑坡、堆积土滑坡、破碎石滑坡、岩石滑坡。
按主滑面的成因分类:堆积面滑坡、层面滑坡、构造面滑坡、同生面滑坡。
按坡体厚度分类:巨厚层滑坡:厚度大于50米;厚层滑坡:厚度20~50米;中层滑坡:厚度6~20米;浅层滑坡:厚度小于6米。
昭通地区滑坡主要以中浅层滑坡为主。例如水富跃进堰金竹坪滑坡是堆积土滑坡,镇雄县大水沟水库左岸料场滑坡属于层面滑坡。2009年4月威信县麟凤乡麟凤村出水洞村民小组梅子坳和扎西镇小坝村羊梯岩相继发生山体滑坡是浅层滑坡。 2、滑坡的成因 (1)外在因素
自然原因:地震、降雨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人为原因: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堆填加载破坏植被 (2)地理因素
①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②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③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④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山体滑坡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
突出。
昭通市滑坡发生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地理因素造成。例如2013年1月11日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滑坡。此次滑坡的原因:滑坡区地形陡峻,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效临空面;滑坡区岩土体结构差,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连续雨雪天气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2009年威信县扎西镇小坝村羊梯岩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事故,其主要原因:岩层结构松动;坡度大;持续降雨重力增加,导致泥土松动是滑坡的主要原因。 3、滑坡造成的危害
①滑坡对线性工程的危害:破坏公路、铁路。例如2013年7月盐津县虹桥发生滑坡,大量落石阻断了交通。
②滑坡对房屋的危害非常普遍,也很严重。例如2012年10月昭通市彝良县滑坡,造成油房小学教学楼全部掩埋。
③滑坡对森林的危害。西部山区森林植物大多比较好,一旦发生滑坡,对其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山体到处滑坡,群众称之为“猫抓脸” 。
④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伤害。例如2013年07月12日忽然而至的暴雨造成云南昭通市绥江县中城镇回望村3组山体滑坡,滑落的泥石将山下的小平房夷为平地,致使三名小孩被埋压。
⑤滑坡的次生危害:泥石流、以及崩塌。例如2012年7月,由于连续降大雨,致使山体滑坡,造成泥石流爆发。 强降雨在盐津、镇雄两县相继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庄稼、公路、房屋被冲毁。
(二)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1、泥石流类型
(1)按物质成分分类
①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②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 ③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2)按流域形态分类
①标准型泥石流,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面积较大,能明显的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②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有狭长条形,其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较分散,沟谷中有时常年有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分出
③山坡型泥石流,流域呈斗状,其面积一般小于1000㎡,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昭通地区泥石流以河谷型山坡型为主。例如2014年7月7日凌晨,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乐红镇发生的泥石流灾害 2、泥石流的成因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
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例如彝良、盐津地区。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昭通地区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3、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
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和铁路的危害
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
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5)对农田的危害
直接冲刷、冲毁农田,有的甚至掩埋农田。
例如2016年云南昭通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受到降雨的影响,昭通永善团结乡出现泥石流,渝昆高速昭通段多处发生泥石流,持续的暴雨,导致G85渝昆高速公路昭通段凉风凹路段多处发生泥石流,已不具备通行条件,交通中断。2013年7月27日下午5时许,昭通市永善县黄华镇一处临江山体发生滑坡,约有12万方泥石流冲入金沙江,激起巨浪并引起江面上涨。灾害造成滇川两地共12人失踪,3人受伤,失踪人员中有4名为云南籍。 (三)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1、地震的类型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
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3)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4)人工诱发地震
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的地表变化的地震称为人工诱发地震,如三峡水库的修建
昭通市地区的地震多以构造地震为主。例如2014年8月3日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 2、地震爆发原因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3、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虽然大部分地震因为发生在海洋或地壳深处或是由于震级太小而不被人感觉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仅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0多万人死于地震,几乎每个地方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例如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公里。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8.09万间房屋倒塌,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二、防治措施
(一)对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
对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是常规措施和工程措施。常规措施主要包括:斜坡表层植被固土、喷射混泥土砂浆或砌石护坡等;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锚杆加固、抗滑桩等。下面根据滑坡的性质及其危害对昭通市发生滑坡的对应措施作以下讨论。 1、清方减重 2、抗滑挡土墙 3、排水工程 4、抗滑桩 5、综合治理
例如2009年12月昭通市柿子坝至风煮公路(简称柿凤公路)发生大滑坡,中断了交通。滑体物质堵塞白水江河道约三分之一,造成多出地表开裂及变形,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以
【2】
及柿凤公路的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对应的处治措施是:清方减压、截排水工程、抗滑挡土墙工程相结合;路基左右用抗滑桩支撑;喷播植草方式绿化和平台设置排水沟的方式来治理这次滑坡。将常规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有效的治理了滑坡,阻止滑坡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防治原则是三个结合,即防治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民办与公助相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1、坡面松散土屑启动
对松散土屑冲刷、翻动,以防造成泥石流的物质条件。 2、坡面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多数地区,山洪、泥石流的发生,与坡面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禁止坡地开荒,封山育林,种草种树,搞好水土保持,同时实行合理耕作活动,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山洪、泥石流的灾害。现将坡面一般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退耕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制止坡土流失
林草植被的滞洪保土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草甸对降水能进行一系列的再分配,以一定比率分配给林地的不同部位,最后成为地表径流的仅为一部分,从而减少了江河洪水量;二是延缓产流时间和减缓径流速度,使径流汇入江河的时间推迟,从而调节洪水流量,降低洪峰水位;三是森林枝叶和地被物挡雨,根系固土,减少了林地土壤侵蚀,使入河泥沙量大大减少,从而减轻洪水危害。
(2)将天水田和旱土改造成草场和果茶园 (3)改坡土为梯田
田间工程由于各地气候、土壤、作物种类、耕作习惯和地形条件各不相同,形式多样,有梯田、培地梗、地边埂、截水沟、水簸箕等,其中以梯田应用最广。梯田按其断面形状不同,可分为: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阶式梯田、波浪式梯田等。按其修筑材料分有土埂梯田和石坎梯田。 3综合措施。
由于一些地区植物较差,山洪泥石流为害严重,对一些小流域的居民区、铁路、公路、电站、矿山等需要保护载我威胁很大,要求采取积极的工程治理措施,防治泥石流的对策主要是:
稳:用排水、拦挡、护坡等稳住松散物质、滑塌体及坡面残积物;拦:在中、上游设置谷坊或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排:在泥石流流通段采取排层渠(槽),使泥石流顺畅下排;停:在泥石流出口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避免堵塞河道;封:即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造:退造林种草,增加植被复盖率。这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从长远考虑以利治本,又可配合发挥工程措施的效益,创造有利环境。 (三)对地震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所以只有靠人们在地震来临时应变方法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了。 1、做 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