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一)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就是苏子瞻。 结束语
他在密州尽职,他在原野飞奔,他在杭州修堤,他在史册留名。且不提少年时金榜题名的荣耀,且不提暮年时身类转蓬的苍凉。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
[简评]
这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一座超然台,成为作者写很多文章的出发点,作者在这里组合材料,写成切合题目要求得文章。这一次,作者还是选取两个材料,使文章形成作者熟练的两大主体结构。
本文的第一部分保留了上一篇《跑——超然台怀古》的第一部分并作了加工,对于苏轼的政绩多加了些笔墨,这样就强调了苏轼的“丰富”,而后作者有选取了《位置与价值》中的第二部分作为本文的第二主体部分,这一道苏堤,使苏轼的成就显得更加丰满,更贴合“猪肚”。最后,作者以“结束语”的方式点明题目,点明主旨。一句“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是文章的“豹尾”。
湖南卷《跑的体验》 [例文] 跑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www.gkzww.com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解说]
[译]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这首词通过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
[简评]
这又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这一回选取了苏轼修筑的“超然台”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回归点,进行追忆,展开议论,并形成首尾的呼应。
超然台是苏轼在密州为官时修筑的,在那里,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豪放词的开端之作。词中的一些意象关涉奔跑,例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些意象触发了作者,写“跑”的灵感。
作者的构思是十分精巧的。文章仍旧由两大主体部分构成,这两大主体部分分别取材于两首著名的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而这两首词中一跑一走的形象恰好又使作者找到了对比点,由此形成了文章的主旨: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这就使得文章的主旨有了一种超越:超越于形象上的奔跑,转而谈人生的状态。
全国丙卷《忘记与铭记》 [例文]
那阵风吹过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
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失败痛苦;那阵风吹过,吹过后,铭记住,铭记住了美好快乐!
[简评]
这篇文章写得隽永美好,作者创造了一个点:“那阵风吹过”,由此触动灵感,展开联想大胆想像,从珍珠、宝剑、胡杨等物,陶渊明、苏东坡等人身上找出“忘记和铭记”的共性,指出要善于忘记那些失败痛苦,善于铭记那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玉珠,才能露出刀锋,才能创造不朽的神话,才能写出心中的圣地,才能表现出淡泊与从容,旷达与豪迈。从而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我们的人生才活得惬意,活得从容与豪迈。
作者审题准确,入题巧妙,选材精当。凭借日常的文化积淀和文学积累,作者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如果没有平时像河蚌育珠那样的刻苦修炼与积攒,是断难这样得心应手的。
苏轼的材料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全篇使用,而是恰到好处的成为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正体现了材料在文章中的灵活运用。
京卷《说安》 [例文] 说“安”
中国的古诗中常有这样的画面:亮落下去了,乌鹊在远处悲鸣,秋霜在不觉中落在树枝上、草叶上,转瞬间,满眼皆是。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诗人们往往就在这样的秋夜时分听到了夜半的钟声。 人生在世,不尽人意者十之八九,失意之时,寻一座古刹,让那噌弘的钟声,慰藉受伤的心灵,给它最温柔的安抚。
一树梅花、一只白鹤、一座古寺、一个闲人。在人生旅途上看清了风云惨淡的林和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避开了俗事的纷扰,躲入了幽静的山林,听到了噌弘的钟声。他在这幽静的山林中的到了自然最温柔的安抚。
中国的诗人们在红尘中饱受精神的磨难,在山林的钟声中得到了灵魂的安宁。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的较量中,这些山林深处的隐居者并没有输,他们始终让自己的灵魂站在巅峰上,站在俗世中人永远也爬不上去,甚至永远看不到的巅峰上。
被安抚的心灵不会永远平静,风再起时,水面也许还会泛起涟漪。只有真正的释怀,才是恒安之道。失意之时,寻一方净土,做一件实事,让那款坎的钟声不仅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更给它深刻的启示。
经历乌台诗案,从仕途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谷底的苏子瞻对清风朗月,看水落石出,听余音袅袅,释千古之愁。当佛印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当林和靖去寻“梅妻”的“疏影、暗香”,苏子瞻却在孤山寺的钟声里听到了更多。那钟声撞击着他的心灵,撞碎了旧梦,却又启示了前程。
于是,西子湖畔,一道长堤筑起来了,历经千年。
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一道苏子瞻在孤山寺古钟余响里,放弃对功名的追逐,释然的回归本性,回归自我的心灵的堤。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心灵太柔软,古寺太遥远。那么,面对失意,让我们归于平静,争取内心的恒久安宁吧。
偶尔,到自己心灵的古寺中走走,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简评]
这是一篇词藻华美的论说文。作者从两个层次展开议论:1远离尘世,避入山林,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2成就功业,为民造福,可以得到恒久的安宁。第一个层次作者选取了林和靖为事例,分析了他对世俗的厌烦,对山林的向往,在山林中的怡然,并将这种怡然归结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超越一切的胜利。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的升华,苏轼与林和靖都醉心于山林,但是,苏轼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修筑苏堤,为民造福,这样他的内心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安宁:恒久的安宁。
文章词采华美,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这些名句都是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例如文章开篇巧妙化用《枫桥夜泊》,展开场景的描写,又如文章画线部分《赤壁赋》的灵活运用,都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福建卷《圆形与星形》 [例文] 圆满与心
用线围一个圆,无论在哪一个点上,轻轻的向圆心方向按下去,你会发现,少占了一些面积,却成就了一颗心。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的圆变得残缺了。
被贬黄州的苏轼以自己的灵魂为圆心,向内退守,成就了一颗追求精神的解放的心。
用线围一颗心,在最低落的那个点上,轻轻的挑起来,你会发现,你将要成就一个圆。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高考作文赏析(描写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