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戏剧教育与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初探
作者:陈晓燕
来源:《青苹果·教育研究版》2017年第04期
青少年戏剧教育是一种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的方式,是可以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在戏剧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就是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重点就是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可以开创自由的学习氛围。戏剧教育是可以使青少年教育方式更积极有效,能够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塑造个性,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
我国的近些年的教育事业逐渐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内涵式发展,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代替,戏剧教育是目前中小学的教学方式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思路,可以营造出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完善学生的人格以及个性的塑造,有助于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
将戏剧与青少年的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思路最早是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教育理念,该理念指出: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这里的教育戏剧主要就是指运用戏剧的相关技巧,完善学校课堂的教学方法,更加的贴近以人性自然的法则,自发性的接触,指导学生在有计划与架构下进行学习,目前主要分方式就是创作性的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观察模仿等方式,有助于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下,充分理解和发挥想象,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实际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戏剧是最开始作为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很多国外的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将戏剧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育体系,以课程计划的形式更好的确立戏剧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因此,教育戏剧不只是针对部分青少年的精英教育,是需要面向所有的青少年学生的。戏剧教育不可以只是作为艺术学习对象,是需要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技能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教育戏剧是应该从儿童开始的。我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正式开始引入戏剧教育,非常明确将戏剧列为教学内容,是与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相互补充的,戏剧教育是构成整体综合艺术课程的重要部分,据调查目前国内已经很多的省市逐步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开展戏剧教育,随着教育戏剧的优势的显现,我国将会逐步将戏剧教育普及到青少年的教学之中。据分析青少年开展教育戏剧是有着显著的优势存在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戏剧教育可以完善整个青少年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储备文化人才。目前在我国的青少年教育中还是有很大的部分存在着偏重于知识灌输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严重的教育理念落后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问题,长期再这样的教学思路下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更不要说开发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因此教育戏剧的引入是非常迫切的。将戏剧教育的教育理念在青少年中开展是非常有力地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为文化的长久发准备文化人才。
二、戏剧教育有助于不断的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完善青少年的艺术修养。通过戏剧教育这一独特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得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优秀青年。
三、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生命潜能,教育戏剧引入到教学体系,是非常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以及丰富青少年的想象力,以鲜活的教学形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最大程度的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青少年不断的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可以说这也是我们进行青少年学习教育的终极目的。 四、戏剧教育是运用积极发展理论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培养学生的正义感等展开研究,有助于探索创新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运用戏剧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的实践课程是可以通过实践中的教育戏剧课程实现的,首先就是对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即兴戏剧游戏或是课本剧的教学。例如最常用的“折报纸游戏”,就是让孩学生们用废报纸自己动手折出想象的东西,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其次就是可以将学生们分组进行,将组内“作品”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成小故事,由全组成员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比较常用的还有“故事接龙练习”主要就是由一个同学起头,然后所有的同学认真听别人讲故事,看别人讲到了哪里,随时准备接着往下讲,是在老师的击掌时候换人往下接着讲述的,一直到一个故事讲完。这样的游戏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力,如果不认真听,自己会接不下去的。在戏剧的实践课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具体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程度选择适合的方式,年龄大的可以進行改编中外童话故事作为文本,引导青少年进行创作,将教育戏剧在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不断加深。因此,我们是非常需要有效的教学手段逐步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目前的教育戏剧引入是青少年素质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选择,戏剧教育是可以给青少年一个更加宽松、新鲜的创作新空间。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