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检测中心施工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检测中心施工方案

目 录

一、 主要施工方法

二、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三、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修 四、 劳动力安排计划

五、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六、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七、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九、 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十、 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十一、 施工总平面图

一、主要施工方法

1.1施工测量 1.1.1测量依据

1.1.1.1本工程的规划定位总平面图和施工图; 1.1.1.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基准点); 1.1.1.3《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

1.1.2定位放线: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当以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以建筑红线桩定位,应选择与主要道路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定位桩的长期稳定的保留,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1.1.3沉降观测

本工程在每一施工阶段及使用过程中均应对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记录,竣工验收后,观测一次,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

观测中保证:“三定(定人、定仪,定时)”。同时确保每次观测前对使用仪器进行检核,以免影响观测结果。各观测日期、数据均记录完整,并绘成图表存档,观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两个,并采用闭合法,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不得损坏。

观测点布置、做法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埋设。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仪器使用DS1水准仪,观测方法采用一等水准测量。

1.1.4垂直度的控制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 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1.1.5结构施工测量

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

竖向传递等。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1.1.6轴线的垂直传递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首层的适当位置留设控制点,采用预埋铁板的方法,控制点固定。在施工上部结构层时,在控制点的施工层的相应位置留设孔洞,采用铅垂仪将控制点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层。同时采用激光经纬仪对各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校核。

1.1.7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的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因此设三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变形观测点应设在被观测物上最能反映变形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1.2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1.2.1基坑、基槽土方开挖

检测中心施工方案

检测中心施工方案目录一、主要施工方法二、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修四、劳动力安排计划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六、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七、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八、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九、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34bo8f19f2teb88j4i568ub00wtu60061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