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4月高三月考作文题“如何传承、创造和运
用民族语言”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疫之时,很多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乡间标语: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街头标语:
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 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 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 日本援华物资标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盛唐?王昌龄)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盛唐?日本大臣赠中国僧人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先秦《诗经?无衣》)
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和日本人对传统中国诗文的运用,更给我们对于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诸多思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精析】
(一)感受真实情境。材料由大疫之时三组不同风格的抗疫标语切入情境,这些标语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国内乡间街头的标语富有生活气息;日本援华物资标语则恰当地运用了传统中国诗文。导语部分依次交代这些语言的来源、内涵与作用,点明这些语言“承自先民,馈自邻邦,萌于热土,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材料真实鲜活,情境直面现实。考生写作不得脱离材料。
(二)明确典型任务。可供选择的角度有三:一是抗疫标语为什么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二是抗疫标语的用语比较与作用分析;三是由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带来的诸多思考。“此”规定了写作的范围,“感触和思考”点明了写作的重心。考生写作时必须把抗疫标语的使用分析和民族语言的传承发展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
(三)坚定价值判断。本题考查考生的文化自信与理性思辨能力,在网民的关注和热议中,既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又要合理吸收他人的长处。我们先民的语言异彩纷呈,各种方式的表达,共同汇聚战“疫”的力量。虽然文辞各异,但心意相通,目的相同。考生固然可做褒贬,但得注意分寸。文章的高下之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扬抑得当、拿捏有度。
【思路导引】
本题属于标语组合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疫情下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的理性思考与技术运用。
题目由材料、引导语和任务要求三部分构成:引导语给出三组不同风格的抗疫标语:乡间标语用语通俗、切中肯綮,一针见血地引导民众不串门、戴口罩,在非常时期有威慑作用,使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街头标语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直白朴素,通俗易懂,营造了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氛围,能给民众以极大的鼓舞和精神支持;日本援华物资标语雅韵正声、诗词经典,用中国的文化温暖地表达了对中国人的感情,唤醒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记忆,令人感动,令人深思。
这三组标语表述不同,情感相同,目的相同。任务要求考生选择一个角度,就此谈谈感触和思考。考生可以谈标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也可以谈标语给与大疫抗争的中国人以鼓舞和力量,还可以谈如何传承、创造和运用民族语言等等。
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都要以材料为立论背景,紧扣“抗疫标语”与“民族语言”的关系展开。语言确实有雅俗之分,但这个“俗”是相对的,民间生活用语,重在表达观点、立场,传递信息,往往通俗直白,甚至有的粗俗不堪。但乡间、街头这种场合,若都使用太雅的语言,有的人未必能懂,效果不一定好,阳春白雪也可能曲高和寡。这主要是出于对使用场合、受众对象的考虑,对此不能一概加以否定。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雅言俗语,各有其长。 2.文辞各异,心意相通。 3.白话口,诗意心。 4.雅俗合力,共抗疫情。 5.做民族语言的守玉人。
6.怀“情”带“智”,浇灌民族语言之花。
偏题立意:
1.华夏物语,因时制宜。(偏离材料,不是因“时”,而是因“地”,乡间、街头、日本等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风格的标语)
2.心向疫情,无关词藻。(与材料主旨相悖,不同场合、不同受众应使用不同语体色彩)
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完全脱离材料核心“标语”和“民族语言”,套作时评文)
4.莫让汉语“俗”透了。(题目并未否定街头和乡间标语,反而说“乡间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标语”)
5.你有你的诗意,我有我的威猛。(对乡间标语和街头标语的定调错误,不是“威猛”而是“直白”)
6.一枝一叶总关情。(顾此失彼,只注意到标语背后蕴含着的人们的情感,忽视了智慧的存在)
【精彩标题】 1.源于人民,为了人民 2.名为“人”的光芒 3.雅言俗语各有光芒 4.雅俗合力,共抗疫情 5.雅俗共赏,天下大同 6.让民族语言充满暖心之力 7.民族语言,雅俗同当
8.用“雅俗与共”守护我们的民族语言 9.“雅”言隽永,“俗”语温馨
【范文展示】
1. “阳春白雪”遇上“下里巴人”
文化领域往往有着这样一个共识:广大人民是文化的服务对象。这个共识或许浅显,但却能在当下对于民族语言的运用上起参考作用。
近日,关于日本援华物资标语同国内各街头标证的对比引发了广泛热议。日本人通过引用中国传统诗词句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而中国人民则用通俗明了的标语给予精神的鼓励。两相对比,似乎会让人心生尴尬,更使国人对民族语
言的运用有所思考。
当“阳春白雪”遇上“下里巴人”,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显而易见,传统诗词的运用,简洁而富有意蕴。在烟波浩渺的诗词典籍中,既有“汉家烟尘在西北,汉将辞家破虏贼”的为国舍家,又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的唯美情思,更有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无限气概。可以说,古人用自己细腻的情感,为我们留下一座民族语言的宝库。
但是,仅有这些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战国时期楚国的郢都,一歌者歌“下里巴人”,和者绵延百里,其后歌“阳春白雪”,和者十余人而已。可见,仅有典雅,难通行于世。
从古至今,广大劳动人民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民族语言,既有原古时代遗留的劳动号子,也有“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口号,它们虽然不假文采,无所拘束,但却是广大人民的内心以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表露出来。这次大疫中的标语,不就是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八字为广大人民注入无穷的精神力量吗?
于是,便会有人道:反正“阳春白雪”般的东西“曲调和寡”,既然文化为我们广大人民服务,那为什么还要前者呢?
事实上,作为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分,传统诗词与乡间标语一样有意义,如果因为“曲调和寡”便全然弃之,何异于掘断中国文脉?在一个充满平凡俗气的世界,又如何有崇高的灵魂。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广大人民是文化服务的对象,那么作为优秀的文化,我们不应该是让他深植于民众之心吗?
君可见《中国诗词大会》火爆中国,引起全民读诗潮,君可见《中国成语大会》让我们拾起古老的四字精华,他们不都是我们在运用民族语言时的努力吗?或许应摒弃的,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语言文化区别论,让他们一同服务于广大人民。
或许当“阳春白雪”再次遇上“下里巴人”时,希望他们说:你好,另一个我!
2. 向上开花,向下扎根
大疫之时,中国乡间街头的抗疫口号与日本援华物资标语引起大众关注,“你加油,我加油,抗疫战疫有奔头”与“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引发争议不断。不少网友称,日本的引诗用典让国人自惭民族素养,相较之下,民间口号未免流俗。
何必自卑?语言传情达意,汉语兼收并包,雅俗共赏,语言传递的情感与思
想才占据第一要位。“加油”与“共云雨”同一,皆展现了对抗疫的坚定信念和人间温暖,二者都是有力且美的语言。
不妨将语言比喻为一株滋长的植物,美好强韧的植物叶蓁花荣,根深系茂, 既有出露地表的繁花,又有扎于泥土的深根,既应向上开花,赋以浪漫诗性;又该向下扎根,丰满人间热气。语言的雅与俗,植物的花与根,正是一体两面,对立统一。
回归语言与疫情,客观来看,疫情犹如一个细小切面,映射出我国人民对古诗的日渐陌生与淡忘。诗性语言的缺失,让生活易于落入庸常琐碎的烦恼,也不利于文化意义上的国家实力增强。没有花叶的植物,无以结出蜜甜的果实,缺乏诗歌的语言,更沦为鸡肋淡李般无趣与无味。
再发掘汉语诗性,们应回首凝视古诗古文。传统文化辟源开流,历史长河中沉金潜玉,不断发展的文学宛如一部语言美的简史。从诗三百的“赋比兴”“信达雅”,到唐诗的七律七绝;从秦风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到盛唐的“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每一种情感背后都有句句蕴藉含蓄的诗歌表达。重拾传统文化,不让汉语明珠蒙尘。
花的优美,必与根的繁茂相适应, 诗性不应仅存在绣闼雕甍中,更应与生活紧紧相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感叹生活是无情的、是冷酷的,但我们也能从有温度的语言中体味暖意融融。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标点,都是表达的素材,是我心声的窗口,我们拥抱“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也笑听关于生活的顺口溜、打油诗。
向上开花,向下扎根,一株植物由是繁茂。延展汉语诗性,沐浴着那些兰风桂雨,在大时代浇灌新新果实;在每一句话、每一支歌里保持生活的滚烫热乎劲儿,好让人间烟火温情地长存。中华民族的语言曾为世界瞩目,今时今日, 我们守正而创新,向上长,向下生,让汉语之花惊艳四方!
3.做民族语言的守玉人
泱泱华夏,语言如玉,在千年岁月的切磋琢磨中,去芜存菁,流溢华彩。风骚诗词,曲赋小说,吆喝叫卖……语言美玉经过代代先民的传承,至于吾辈手中,那我们该如何守护它的光彩呢?
语言如玉,雅俗共赏。
正如玉之产于泥土,语言也诞生于生活这片朴素而广袤的土地上。也许是谁闻到一抹新鲜的草味,被这新鲜的生机所震撼,于是如同婴孩吸吮母乳一般,发出了第一声“春”的呼唤;也许是谁在秋雨冬雪中感到一种迷茫凄苦,沧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