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如何照顾新生儿从出生到12个月[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般没有特殊异常的婴儿,出生三周左右,应使婴儿逐渐接触室外空气。最初选择天气好、风不大的日子,打开室内窗户,使婴儿接触室外空气5分钟,连续3~5天,适应之后再包出室外。抱婴儿到室外,要选择婴儿情绪好、身体好,天气晴郎的日子。春、秋季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左右;夏天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点以后;冬天大约掌握在吃吃饭前后。到室外进行空气浴,最初的时间大约掌握在5分钟左右,持续3~5天。以后,逐步增加到10~20分钟。最好每日能坚持室外空气浴。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只需打开窗户,不要抱婴儿以室外。室外空气浴,一定要戴帽子,注意不要使日光直射头部。

日光浴有促进血液循环、强化骨骼和牙齿,增加食欲,促进睡眠的作用,并且能促进黄疸消退。新生儿日光浴要在室内进行,在中午日光照射好的房间打开窗户晒(通过玻璃的日光浴起不到作用)。开始让日光晒足部,以后逐渐增加到膝部、大腿、臀部、胸部等,直至全身,但不要直接晒头部,尤其是眼睛。开始晒4~5分钟,持续3~5天,以后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头部应置于阴凉处,使婴儿入睡,或者给婴儿带上帽子。

空气浴和日光浴只有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有病和精神不振时不要勉强。 从营养、卫生、方便、经济诸方面看,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 只要奶水充足,就不必再为婴儿添加别的食品。 初乳是个宝,千万别挤掉。

要喂好婴儿,就要爱护您的乳房,并注意加强营养。 为预防佝偻病,别忘记添加浓缩鱼肝油。 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母乳喂养有很多优点。

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儿的需要,并能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而改变其成份和分泌量,这是其他任何乳类所不能比拟的。

母乳容易消化、吸收。母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当。母乳的蛋质含量虽较牛乳低,但其中乳白蛋白质较高,约占2/3,在婴儿胃内可形成较细软的凝块,容易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含量较高,且完全溶解于乳汁中。乳糖能促进肠道生成乳酸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使婴儿腹泻减少。母乳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并含有较多脂肪酸,故脂肪颗粒小,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含钙磷比例适宜(2:1),使钙容易吸收,故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低钙抽搐和佝偻病。

母乳能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质A抗体,在肠道内不被消化,附在肠粘膜表面,抵御感染与过敏原侵入,从而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母乳中还有溶菌酶和吞噬细胞,也具有抗感染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发生胃肠道疾病。

母乳喂养方便、卫生、经济。在小儿需要喂奶时,随时可吃到温度适宜,无菌的母奶。如果不喂母乳而喂其他乳类,都要煮开消毒,等凉了以后再喂,那就麻烦多了。尤其在晚上,孩子饿了,母乳喂养成的母亲一个人就可喂饱孩子;而不用母乳喂养的,那就要一家人起来帮忙,全家都休息不好。此外,有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煮沸时会遭到破坏。由于母乳直接喂养,维生素C不会被破坏;而喂其他乳类时,维生素C由于煮沸而遭到破坏。

母乳喂养利于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促进新生儿感觉的发展。母乳喂养增加母子之间的接触,包括拥抱、抚摸,嘴与奶头、皮肤与皮肤、眼对眼等各方面接触和传情,使母子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满足新生儿的“依恋”心理,使之具有“安全感”。

母乳喂养可促进新生儿各种感觉器官的发育。实验研究证实,母乳喂养的婴儿生后一周能区别其母亲与别人的乳罩气味;生后十天能区别其他母亲与有牛奶味的乳罩来,嗅觉能力较高。在母乳喂养中,随着母乳分泌量的增加,母乳的脂肪浓度、干燥万分和PH值都会上升。这样变化必然引起婴儿味觉反应,促进味觉发展。除此之外,母乳喂养还可促进婴儿触觉、听觉、视觉的发展。

哺乳的产妇子宫恢复加快。哺乳过程可使子宫的恢复加快,子宫可早日进入盆腔恢复原位。同时,哺乳能刺激泌乳素分泌增多,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和排卵,起到避孕作用。过去妇女就是依靠哺乳来推迟再妊娠的。当然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可靠。随着科学的发展,哺乳期妇女应采用更有效的避孕措施。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初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天然良药,初乳是指刚生完小儿到产后6天内的乳汁,这

种乳汁浓稠而发黄,此后的乳汁称为成熟乳。初乳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而且大部分是球蛋白。初乳的黄色是由白血球及乳腺细胞中产生一种叫做腺脆初乳球的细胞所致。这种细胞比其他脂肪的粗度大,含核,核的颜色为黄色。初乳与成熟乳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初乳中含免疫物质的量高。

新生儿通过吃初乳可得到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此外,初乳中含脂肪量较低,正好与刚出生的小儿胃肠道对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特点相适应。所以,初乳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重要食物,初乳的量虽少,但营养价值很高,易消化吸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食用。有许多妇女不了解初乳的好处,而把数量不多的初乳做为坏乳白白地挤掉,不给新生儿吃,这是极其错误的。

要尽早开奶。过去曾错误认为孩子出生后4~6小时喂奶。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深入研究,结果认为新生儿应在出生后断脐带后半小地即喂奶。这是由于:(1)奶是吮吸以后才多的,不是奶多了才吮吸。初哺乳时,母乳分泌量少,但通过小儿多次的吮吸刺激,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乳汁很快增多。到分娩后1周,乳母每天的泌乳量可达600~900毫升,基本能满足婴儿出生后最初3个月的营养日需要量。(2)能避免初乳的丢失。(3)提前母婴儿接触,能增加母婴的感情交流。

母乳喂养不定时不定量。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不能严格规定。当婴儿哭闹要吃奶时,不要给婴儿限制吃奶的时间,应满足其要求。夜间母亲往往必须起来喂几次奶,因而使母亲睡眠不足,的确很辛苦。不过,这个时候,母亲也只好多吃点苦了。在新生儿期,每天哺乳次数可达8~10次,甚至更多。新生儿每1~2小时便要吃一次奶,睡眠很不规律。随着奶水的增多,喂奶逐渐形成规律,大体每2.5~3小时喂一次奶。新生儿吃奶有连续吞咽声,吃完后能安静入睡,睡后精神愉快,体重稳步增加,表示奶量足够。哺乳时间每次保持10~15分钟比较合适。在哺乳的前5分钟里,婴儿便可吃到奶量的一半。因而虽说哺乳时间长,不一定吃的奶量多。当婴儿吃20分钟奶,仍不愿离奶头时,应考虑奶量不足。不要用奶瓶喂糖水,以前习惯在喂母乳前先喂糖水,在两次喂奶中间也喂糖水。经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这是错误的。糖水比母乳甜,用奶瓶咽不费劲,因此新生儿用奶瓶吸糖水,咽母奶就不肯用力了。这样会使母奶减少,况且奶瓶消毒不易干净,用奶瓶容易引起新生儿腹泻。一般母奶中水分够婴儿生活所需要的。因此,除婴儿腹泻或炎热的夏天,两次喂母乳之间不必另外喂水。喂水时要用小匙,不要用奶瓶。

喂奶的正确姿势

母亲在哺乳前应把准备工作做好。首先要检查小儿是否排了尿或大便,更换干净布,再洗净自己的手,用清洁毛巾和温开水擦净奶头的周围皮肤,然后开始喂奶。母亲最好采用坐位、把小儿抱起。为了喂养方便,母亲应将哺乳一边的脚用矮凳垫上,使大腿抬高,让小儿斜靠在母亲大腿和手臂上,使母子都感到舒服。在小儿吮吸几分钟后引起下奶反射,乳汁会自动流出,俗称起痉。这时因下奶多,小儿来不及下咽而引起呛奶。因此,喂奶时母亲必须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夹住奶头,控制奶的流量。同时也能防止乳房堵住小儿的鼻子影响小儿呼吸。每次喂奶后,应将婴儿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拍打其背部,以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喂完奶后不要让婴儿继续含着奶头,以防止乳房或母体堵住婴儿的口鼻引起窒息。特别是夜间哺乳时尤应注意。 要注意乳房保健。

乳房集中了很多血管,稍微不小心就容易淤血、红肿,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影响乳汁分泌。按摩乳房会帮助血液循环。乳汁分泌少,乳头周围发硬难以哺乳,乳头的乳管出口没有全张开,婴儿吮吸困难,都要进行按摩,疏通乳腺,乳汁分泌就会多起来。按摩可从产后第二天开始,1天1次或2次,每个乳房15分钟,自己按摩。乳头也易发生淤血和肿胀,另外乳头下陷常常使婴儿难以吸奶。利用按摩使乳头变得柔软,便于婴儿吸奶。乳房按摩时,按照以下步骤:⑴用右手横抓住左侧乳房。⑵向中央堆压。⑶用手抓住乳房斜下部。⑷双手向斜上方堆。⑸从下面托起乳房。⑹用二手向上推。⑺按摩右侧乳房,重复上述1-6。⑻用右手抓住乳头和乳晕。⑼用左手托起乳房。⑽右手推拉乳头。⑾右手上下捏奶头。⑿把乳头和乳晕顺钟向和逆钟向揉搓。⒀用二手由乳房向乳头按摩。

母亲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哺乳前必须洗手,接触乳房的毛巾要清洗且煮沸消毒。乳房有伤口时,哺乳完毕,用附有硼酸软膏纱布盖好。哺乳前,用温湿毛巾捂乳房5分钟,将前几滴乳汁挤掉,然后再喂婴儿。婴儿吃剩下来的奶要挤出来,让乳

房变空。哺乳完,把浸在盐水中的毛巾拧干,擦干净乳房。

哺乳期妇女特别要注意营养。

哺乳期妇女负担二人的营养,一个是母亲自己,一个婴儿。产妇为了产后身体复原和哺乳的需要,每日三餐要吃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一般每日吃的食物要比平日多30%以上。乳母膳食的营养成份应比平日更要注意合理搭配,严防偏食、挑食。要多吃含有蛋白、脂肪、维生素、铁、钙等丰富的食物,要荤食和蔬菜搭配,粗粮和细粮搭配,如肉、鸡、鱼、蛋、豆腐、猪肝,各种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等。为了乳汁丰富要多吃汤水类食物,如牛奶、豆浆、排骨汤、鸡蛋汤、鲫鱼汤等。哺乳期间不要喝烈性酒,不要抽烟,不喝咖啡、红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辛辣物不要吃得太多。我国对没有满月的产妇(俗称做月子)的膳食较重视,但满月以后膳食恢复到平日一般质量,这就是不对的。事实上满月后婴儿需乳量更多,产妇更需要营养。因此在整个哺乳期,乳母的膳食都必须注意营养,才能喂好孩子。

妈妈的精神状况和营养状况,正确的喂奶方法都影响母乳的量。

产妇在产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乳汁开始分泌并且逐渐增多,乳房膨胀起来,奶愈 愈多。新生儿吸吮力量逐渐增高,吸奶技艺也高明起来,乳汁分泌更加旺盛。乳汁分泌因人而异。既有在生后1~2天出奶就很多很好的人,也有在生后3~4天,甚至一周才下奶的人。因此下奶晚的要想一切办法来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有的人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有的人尽管乳房很小,但乳腺发育很好,一旦婴儿吮吸,就能顺利出奶;也有尽管乳房胀得硬梆梆很难受,但因初产,乳管出口不顺畅,出奶不好。此地要按摩乳房、奶头,使乳房和乳头周围变软,挤出乳汁,疏通乳管。

妈妈精神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乳汁分泌。由于只生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家务活和照料婴儿双重劳累,心情急燥,晚上婴儿哭闹,妈妈休息不好,这些都影响母奶的量。妈妈必须不急不躁,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父亲这时必须关心妈妈,担负起家务劳动,不与妈妈争执。婴儿的奶奶和外婆必须照顾好妈妈的饮食,教给妈妈如何护理好婴儿。

如果用了以上方法,母乳仍然较少,中药对下奶有较好效果。可到医院申请产科医生开中药方。此外,有一个多年行之有效的药方可试用: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5克,加猪蹄一付,慢火水煎,吃肉喝汤,每晚一次。

注意不能喂奶的情况。 乳腺炎。当婴儿还不习惯吃奶,并且母亲哺乳技巧也不高明时,就会延长每次喂奶时间,吮吸时间一长,乳头皮肤常损伤,出现皲裂、开口,甚至奶头上出现纵向裂伤、出血。当出现了这种情况,就痛得不能喂奶了,而且细菌容易从伤口侵入,这也是造成乳腺炎的原因。有时因婴儿吸奶力很强,造成乳头表面破损,脱落,甚至出血。特别是不习惯哺乳,出奶又不好的初产妇,更容易造成伤口。乳头有伤口时,涂上硼酸软膏保护,仍可喂奶。皲裂很深,疼痛厉害时,或一直不见好转时,停止直接哺乳,用吸乳器吸出奶汁喂给婴儿。这期间要抓紧时间治疗。

即使乳腺分泌乳汁很顺畅,但因乳管出口不畅,或婴儿刚开始不太会吃奶,造成乳汁存留在乳腺中,使乳腺变得很硬。这就是乳汁滞留症。乳腺红肿,疼痛蔓延到整个胸部,有时还引起发烧,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就会成为乳腺炎。对此,可借助于乳房按摩及吸奶器,忍痛把滞留的乳汁吸出来,以免化脓菌进入乳房,可起乳腺炎。刚开始乳房内出现结块、疼痛,以后红肿导致整个乳房发硬、发热。此时应及早到医院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把存留乳汁吸干净,局部热敷以促进炎症消退。如疏忽大意而延误处理。炎症加重,就会出现化脓,脓液滞留,疼痛加重,发高烧。此时必须切开脓肿放脓。

乙肝三项阳性的母亲不宜喂奶。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现在认为母亲只有乙肝表面抗表面抗原阳性而其他项均为阴性者,可以母乳喂养,同时婴儿在初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三次。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均阳性(俗称三阳)。其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因此不宜给婴儿喂奶。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对新生接种乙肝疫苗,但第二次疫苗是在出生后的6个月接种,因此并不是接种乙肝疫苗后,即对乙肝病毒有了完全免疫力。这个时候吃了含乙肝病毒的母乳是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的。如果坚持要喂母乳,则应给婴儿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母亲患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肾、肝等疾病且有脏器功能不全、糖尿病、癌症、精神病等,不宜哺乳。

母亲患急性传染病时应暂停喂奶。母亲患感冒,哺乳时应带口罩。 添加浓缩鱼肝油。

新生儿生后二周就要开始增加浓缩鱼肝油。因为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小儿缺钙所引起的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3。浓缩鱼肝油每毫升含维生素A25000单位、维生素D2500单位。刚开始可每天三次,每次1滴,一周后可改为每天三次,每次2滴。

预防接种可有效地增加婴儿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足月产新生儿应出生后48~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接生医院为您提供这种服务。

乙型肝炎疫苗需接种三次,请您注意各次时间,不要延误。当地防疫站或妇幼保健站为您提供服务。

预防接种就是通过注射或服疫苗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以预防或减轻某些传染病。由于预防接种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程序,有计划地按时预防注射,因此也称为计划免疫。由于预防接种多数是注射疫苗,因而群众通常称为预防针。新生儿时间进行的预防接种是注射卡介苗和第一次乙肝疫苗。 新生儿要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结核病就是群众叫的“痨病”。结核病是结核菌引起的。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对结核菌缺乏抵抗力,而且新生儿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生急性严重结核病。因此,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2.5公斤(即5市斤)且无严重疾病的,应在出生后4~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对早产儿及体重小于2.5公斤的,可在出生后3个月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接中,现在用皮内注射法,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解肌处,接种后局部出现一个白色小泡,10分钟后消退,留下一个针尖大小的痕迹,几天后自行消失。3~4周后接种处皮肤又出现黄色黄豆大小的丘疹,皮色暗红,有的在中央部形成小脓疱,溃破后流出小量脓性分泌物,2~3周后结痂,留下一个小疤痕;同时左腋下淋巴结可稍肿大,一般不超过直径1厘米,以后肿大的淋巴结会自行缩小,这些都是卡介苗正常反应。有时注射局部要发生贵疡,可涂1%龙胆紫(就是紫药水)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有部分小儿接种处的贵疡经3~4周不愈,溃汤周围皮肤发红,或者出现腋下淋巴结异常肿大时,家长应带小儿到医院看病。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是相对的,就是说种了卡介苗得结核病的机会少了,就是得结核病也轻了,但不是绝对不得结核病。因此,对亲戚或邻居中的结核病人,仍尽量不要接触。

新生儿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是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打针、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而传染。若母亲在怀孕期患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传染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有良好的效果。乙肝疫苗的接种采用肌肉注射法,共注射3针。第一针在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第二针在出生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出生后第6个月注射。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获得抵抗乙型肝炎的能力可保持3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反应很轻微,只有少数人有低热或接种局部出现小的红晕和发烧,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失。

预防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①接种前要洗澡,保持清洁。②接种前测量一下体温,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异常。③要填写母婴健康手册。

接种后。①当天禁止洗澡,如没有什么异常,第2天可洗澡。②不要触摸打预防针处。③接种后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注射处是否红肿,孩子是否发烧、腹泻,精神状况如何,如出现严重腹泻、高烧、抽搐等症状,应到医院诊治。

预防接种要在身体健康进进行。预防接种时,如患有其他疾病,有的会加重病情,有的会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因此有以下情况时不能作预防注射:①孩子有发热、感冒、腹泻等急性病时,暂时不能预防接种。②有严重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和贫血时,不能作预防注射。③有过敏体质,如有严重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预防接种时可起起严惩的过敏反应,不宜预防注射。④有脑发育不全、脑病或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等,不宜预防注射,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接种的反应。

接种后的反应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二方面。局部反应主要见于注射接种,多在注射后24小时左右出现,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现象。红肿直径小于 2.5厘米者为弱反应,2.5~5厘米者为中等反应,大于5厘米者为强反应。强反应时,局部的淋巴结可肿大、疼痛。全身性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在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5℃

以上为强反应。此外,尚有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对中度和中度以上反应应到医院诊治。 优育知识问答

为什么年轻的父母要注意新生儿的各种症状?

小儿容易得病,新生儿更容易得病。症状是得病后的表现而不是病。一样的症状可以由不同疾病引起的,同一个疾病可以有多种症状。譬如发热是症状,感冒可以发热,肺炎也可以发热;肺炎患儿多数咳嗽,但也有少数肺炎患儿不咳嗽。新生儿时期各种病的症状不典型,因此对疾病诊断较为困难。

新生儿体温不正常有哪些原因?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表散热快,因而体温波动大且不稳定,正常新生儿体温腋表36~37℃,腋表低于35.5℃为体温过低,高于37.5℃ 为发热。新生儿体温常受环境影响,因此环境温度太高如室温过高,睡热炕或电热毯等都可引起发热。新生儿出生后2~4天,如环境温度过高,出汗过多以及喝水太少,体内水分丢失多,补充少,孩子烦躁、干哭,体重下降,无感染中毒症状,补充水分后体温可迅速下降,称为脱水热。以上二种情况都不是由于新生儿感染病毒引起的,不必用抗菌药物。除以上二种情况外,新生儿发热都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家长应送孩子到医院诊治。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受外界气温影响,环境温度太低时,体温可过低(不到35.5℃),有时新生儿严重感染非但不发热,的而体温过低。新生儿其他严重疾病也可引起体温过低,并且体温过低可进一步危害新生儿健康,产生其他疾病,如新生儿硬肿症。因而体温过低是一个危险的现象,必须到医院诊治。

新生儿抽风怎么办? 惊厥俗称为抽风,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典型的惊厥有全身的抽动,牙关紧闭、嘴唇发青、意识丧失。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惊厥表现不典型、不易识别而被忽略。早产儿可以表现为突然的咀嚼动作、伸舌动作、流涎,眼球震颤、二眼凝视、突然睁大眼睛、发作性哭泣、呼吸暂停等。较大日龄的新生儿可以表现为一个肢体或一侧身体转到另一个肢体或另一侧身体的抽动,二眼凝视,眼球震颤,呼吸暂停,伴有意识丧失,但也可意识不丧失。有些新生儿会有一些不自主的肢体颤抖,需与惊厥区别。区别的方法为,当牵拉肢体时,颤抖可因此停止,而惊厥则不能。

惊厥发作时可用拇指掐人中,有时可使惊厥停止。惊厥原因很多,但都是严重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及病等,都应及时送患儿到医院诊治。

您会区别溢乳与呕吐吗? 新生儿呕吐很常见,这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呕吐必须与溢乳相区别。溢乳是新生儿吃奶后从口角溢出奶液,量少,缓慢流出,随日龄增长可自愈。

呕吐有时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如一次吃奶过多,吃奶太急,吃奶前哭闹,吃母乳时婴儿嘴唇未贴紧乳房,喂牛奶时奶头里未充满奶汁或奶头孔太大吸进了空气,吃奶后婴儿体位变动(如换尿布、衣服等)等。所以喂奶后要轻轻抱起小孩,使他靠在妈妈的肩上,轻轻拍他的背,使他嗝气,也就是排出胃里的空气;然后再以轻地把他放床上,身体稍往右侧,头部和上半身捎垫高,这样可使胃里的奶随着人体胃肠的自然位置流下去,即使呕吐也不致把奶倒吸入鼻腔、气管而引起窒息。有的新生儿由于分娩时吞入的羊水太多刺激胃,生后当天或第二天可发生多次呕吐,当他将羊水污染的胃内容物吐干净以后,可以自行缓解。

如果新生儿呕吐不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尤其是同时有大便减少或没有大便、腹胀、发热或呕吐物中有血,那么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青紫?

青紫也称紫绀,在口唇和指(趾)甲最为明显。青紫分为中心性和周围性。新生儿中心性青紫是由于血中氧不够而引起,口唇和指(趾)甲青紫都很显著,如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如肺炎,羊水吸入)或脑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节律不整、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暂停等。中心性青紫都是严重疾病。新生儿周围性青紫是由于寒冷或休克等原因使血液流动缓慢、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过高,指(趾)甲青紫明显,口唇青紫不明显,手脚发紫、发凉。新生儿受冷后常出现周围性青紫,经过保暖后很快可以恢复。新生儿周围性青紫经过保暖不恢复尤其是有精神萎靡,不吃奶等现象的,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新生儿腹胀是病吗?

如何照顾新生儿从出生到12个月[1]

一般没有特殊异常的婴儿,出生三周左右,应使婴儿逐渐接触室外空气。最初选择天气好、风不大的日子,打开室内窗户,使婴儿接触室外空气5分钟,连续3~5天,适应之后再包出室外。抱婴儿到室外,要选择婴儿情绪好、身体好,天气晴郎的日子。春、秋季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左右;夏天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点以后;冬天大约掌握在吃吃饭前后。到室外进行空气浴,最初的时间大约掌握在5分钟左右,持续3~5天。以后,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2zm398zsd8uhsm07rw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