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州园林备课会谈纪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背影》备课会谈纪要

主持人:蔡运利 中心发言人:魏志强

参与人:王运良 孔飞 颜世伟 徐云 孔令鸿 肖秀玲 李长清 刘海涛 张凤霞

卓龙新 记录人:肖秀玲 会议地点:会议室

会议时间:2014年11月20日下午1:30

主持人:

今天教研会的中心议题是进行《背影》一课的集体备课,执教老师魏老师已经进行了精心备课,现在请魏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对本课的备课过程和教学设计作详细说明,同时也请各位老师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群策群力,更好的完成我们语文组的磨课任务。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是朱自清先生。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是以“爱”为主题,本篇散文的特点是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结合抒情。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掌握肖像描写的技巧,学会于描写中自然地抒发感情和对重点语段及关键语句的赏析,感受父子情深。

颜世伟:《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本课的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进行说明。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

王运良:这篇课文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使读者不只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领会到

园林独特的美是经过精心布置而又不损自然的美,同时,还能让读者从中获得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是一篇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说明文、陶冶学生美的情感大有裨益。

颜世伟:因此,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的原则,我确认了以下教学理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学习目标为: 1、整体感知美点,把握说明要点及顺序,理清整体构思。 2. 探究感悟美点,把握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写法。

3. 欣赏品味美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刘海涛:颜老师确定的学习目标非常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又契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三个目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但是,我对颜老师确认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有一些异议。本文是一篇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运用多种方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应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主持人:海涛老师提的建议很好,不过我觉得欣赏中国园林的图画美应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呢?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观看有关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相配合,更方便学生理解和同时教给学生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和欣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方法。

颜世伟:两位老师提的建议很好,我学习了。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决定在本节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进行教学。课堂前主张“生生自动、生生互动”,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王运良:颜老师提出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对这样一篇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我认为除了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外,还可以运用讨论法、引导点拨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细心体会,反复揣摩。

张凤霞:我记得,一位名师教学这一课时,还采用了美点寻踪法,让学生自主发现精彩句子,在涵咏品味中接受美的熏陶,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互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走进园林美的境界中去。

孔飞:王校长和凤霞老师提出的这两种教学方法很有创意,除了讨论法和美点寻踪法外,我觉得本课适宜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说明文教学中也应恰当运用。

徐云:具体采用多媒体课件(苏州园林的照片、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能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因为心理学实验表明:形声并举同时刺激学生感官,可使其对信息的接受与记忆保持收到1+1=3的效果。

魏志强:几位老师提的建议都很切合课文文本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勾画圈点批注法也是一种很有实效的方法。

王运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思想,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讨论、思考、品评、欣赏中快乐学习,快乐认识“园林之美”。 颜世伟:虚心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我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再对教案进行仔细修改。我把导入环节改动了一下:引导学生看课文前面苏州园林的插图,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我的设计意图:直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语境中,从而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我的做法是否可行?

肖秀玲:颜老师原来设计用优美的古筝独奏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更改了原来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更简练,更有实效。

颜世伟:刚才志强老师提的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建议很切合课文文本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在预习展示环节,我准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这一环节

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

孔令鸿: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从例子中学到学习的方法。当然不必做太高的要求。同时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考察了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云:我认为落实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的具体方法应为;出示下面的词语,要求学生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能用划线的词语造句。这些词语最好能在教学进程中视具体情况出示,那样效果更好。词语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不断地练习。

李长清:字词积累方法巧。很多老师的做法是把字词提到文本教学之前单列出来,有些字词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是枯燥的语言符号,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有生命。在研读文本时积累字词,无疑是一个高明的做法,对笔画复杂的字特别敲打,这种做法更有实效。

颜世伟:两位老师在处理生字词方面提的建议很有实效。我下面主要说明一下学习活动设计。我设计的第一个学习活动是整体感知美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①读完文章谈谈你对苏州园林的印象。

②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具体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调换次序可以吗?(引导学生结合3、4、5、6段理解)

③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徐云:我认为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时可根据文章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

颜世伟:我设计的活动二:探究感悟美点。1、引导学生把自己想成一名摄影记者,走进苏州园林,要拍一张园林的照片,你会选取怎样的场景和角度作为特写镜头呢?先看示例后,各小组合作探究。在汇报成果时又辅以自评、他评及师评。

此环节我特别注意了学法指导:①组内分工。甲:给照片命名;乙:有感情地朗读拍照的背景;丙:解说美点的理由;丁:记录讨论的结果。②各自准备。③互帮互助。分析时引导把握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王运良:把说明方法融入文本分析,可以避免说明文的枯燥乏味的条条杠杠的教法。颜老师设计的很巧妙。

颜世伟:我设计的第三个活动是:欣赏品味美点。以小组为单位,集体探究,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B层展示,A层点评,集体订正。要求:1.认真研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2,内容上,任选一个方面,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鉴赏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 主持人:颜老师设计的第三个活动很有可操作性,补充一下:还应该紧抓“绝大部分”“几乎”“极少”等词,让学生明白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此时举个例子让学生明白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两种表现:一是精确性语言,二是模糊性语言。

孔飞老师:我认为说明文赏析语言要抓住两点。一理解课文语言,培养语言感受能力。二体会本文语言运用准确的特点。

孔令鸿: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的具体方法:打开课本,完成课后练习三。可独立做,也可以两个人一组。要求尽可能说出所选答案的理由。

明确:第1题(鉴赏)。所给的四个词语,除了“玩赏”以外,其它三个词语在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是,根据上一句“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的意思,就只能选择“鉴赏”了,因为这个词中还含有鉴别比较的意思。第2题先(艺术)后(技术)。这一句强调的是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艺术性。“不仅”说明“堆叠”假山还是要有技术的,没有技术作保障,艺术效果是难以产生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第3题先(图案)后(美术)。第4题(依傍)。第5题(忽略)。[说明]课上做这个练习时,不必全做。教师备课时挑选2~3道题就行了,但是尽量能够引导学生简单说一说选词的理由,要知其大概。 李长清:模糊性语言要注意,①结合句子解释,②从反面分析(如,去掉就太绝对化,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张凤霞:颜老师设计的第三个活动还可再该进一下。

具体方法;出示下列语句,请学生将画线的语句换一种说法表达,但是不能改变原义。

(1)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明确:(1)一生中见过许多山水风景,心中早已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2)决不相同。

卓龙新:改得好,这是变换一种方法解释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肖秀玲:还要理解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

具体方法:先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表达效果为何不相同(可利用投影);再从课文中找出三个同样的例子。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至于池沼,全引用活水。 明确:(1)句用“大多”来说明比较客观,作者是仅在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内介绍苏州园林的,不排除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而(2)句用“全”就太绝对,如果没有一处一处的考察,不宜这样说。从这个句子的比较,我们可以

苏州园林备课会谈纪要

《背影》备课会谈纪要主持人:蔡运利中心发言人:魏志强参与人:王运良孔飞颜世伟徐云孔令鸿肖秀玲李长清刘海涛张凤霞卓龙新记录人:肖秀玲会议地点:会议室会议时间:2014年11月20日下午1:30主持人:今天教研会的中心议题是进行《背影》一课的集体备课,执教老师魏老师已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2vb31mh3l47ty70kclt55mbv23ri50057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