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优质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化》优质教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一课时

◆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战国七雄的来及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3、了解都江堰的建造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并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适应时代的需要、用于投身改革的人,一定会受到后世的尊敬。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 【教学难点】 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20XX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这一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结论是整个水利工程是安全的。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感到惊叹。

这一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是谁建造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进入新课: 比较历史地图,激发学史兴趣

通过出示《战国形势图》回答如下问题:

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大国,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各在哪里建都?

春秋时期大国晋国哪里去了,韩、赵、魏是怎么来的?“田氏代齐”又是怎么回事? 战国起止时间怎样?这一名称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把这一时期称为战国? 讲述历史故事,阅读历史材料,感悟历史

1、战国时期有许多著名战役,让学生讲述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 2、结合教材内容归纳: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重要特点? 4、让学生思考:当时的人们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5、评价战国时期兼

并战争的残酷性。 分析历史内容,培养理解能力 1、商鞅变法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探究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各国纷纷变法这一现象? ◆ 教学过程

商鞅变法开始于哪一年?当时鼎力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

书中表格列举的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措施中每一条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出示商鞅变法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分析问题。 2、都江堰

多媒体显示图片:《都江堰现状全景图》

这幅战国时期修建的、至今仍在造福于人民的著名水利工程叫什么?是哪个国家修建的?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李太守”、“伯禹”分别指谁?后人为什么这样评价李太守?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这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

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三、板书设计: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的形成 齐、楚、燕、韩、赵、魏、秦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特点 评价:破坏性;客观作用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2、内容:行县制,废世袭特权,编户籍,明法度; 废井田,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 3、意义:秦国国力大增;提国君的战斗力;封建制度确立。 三、都江堰 1、都江堰的建造及特点: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科学利用高山与平原交界处的地势与河道;

2、都江堰的结构; 3、都江堰的作用与影响。 ◆ 教学反思 略。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战国七雄兼并战争、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识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

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在五霸争雄、七国并存的战场背后,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以免实力不够被其他国家吞并,这就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的变革。那么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是怎样修建的?而使秦国最终独霸天下的商鞅变法又是怎样的?要了解这些问题,先让我们来学习“大变革的时代”。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战国七雄

自主阅读课本P33~34内容,完成第1题。

1.三家分晋指的是那三国?列举战国七雄及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交战双方及与之相关的成语。 三家分晋:韩、赵、魏。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役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知识模块二 商鞅变法

自主阅读课本P35~36内容,完成第2~3题。 2.商鞅变法的时间、目的、支持者、内容、影响。 时间:公元前356年。

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支持者:秦孝公。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确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影响: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对商鞅变法的反对导致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知识模块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自主阅读课本P36~37内容,完成第4题。

4.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什么?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战双方 魏、赵、齐 齐、魏 秦、赵 成语 围魏救赵 增兵减灶 纸上谈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优质教案《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战国七雄的来及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2udr2onjj00kc5204u903ypi6bk8900iz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