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8: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 3.掌握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4.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合作探究,理清课文大意与结构。 2. 情感交流,比较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树立正确的感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 2.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归纳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讲授法 3.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我们通过不同的 文学作品感受着不同的爱情故事,与里面的主人公同悲同喜。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诗经?卫风?氓》,聆听发生在公元前卫国的一段爱情故事,共同体会主人公的喜与悲。 (二)检测预习——“你了解的《诗经》”

课前同学们分成研究小组,查找与《诗经》相关的资料,在课上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成果,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指导并明确: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15国的诗歌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是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三)读准字音——“音读”诗歌

1.明确“音 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

2.《诗经》以四言诗为 主,教师提示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出示投影: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3.教师示范朗读。

4.学生齐读,分组朗读,学生互听互读,把握“音读”要领。 (诗是需要反复诵读的,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四)读懂意思——“意读”诗歌

1.明确“意读”要求:读懂并理解诗句内容,把握各章节的联系,从意义角度把握诗歌。 2.学生课前准备:借助工具书及文下注释,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诗歌大意。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并选派代表阐述自己选定章节的主要内容。 4.教师提示概括: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至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肯定学生的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借助诗歌内容与诗句 之间形成的联系,对诗歌进行练读,读中理解诗句内容) (五)读出情感——“情读”诗歌

1.明确“情读”要求: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体悟到的文章的感情诵读出来,核心是“情”,这里的情包括: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文中人物的情,和对文章领悟后散发出的情。要注意情与节奏的结合统一;情与整首诗的韵律和谐统一;情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现。字字含情,句句融情,形成共鸣。 2.学生讨论诗歌情感变化的过程,教师指导并明确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满怀期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情意真切,“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热烈之情出于自然,幸福之感溢于言表。

(2)一个钟情女子,碰到一位“二三其德”的负心汉子,她只有“老使我怨”的痛苦与哀伤。

(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说明女主人公又是清醒、刚烈的

全诗笼罩着悲剧气氛。尽管恋爱时充满了 欢乐,但很快就因为男子的“喜新厌旧”而成了悲哀的反衬。 )

默读全诗,体会本诗的感情线索。 明确:情节线索: “恋爱→婚变→决绝”, 情感线索:“热烈→冷却→冰冻”

(共鸣是心与心的感情沟通。品评情感,唤起共鸣。学生体悟女主人公由爱情幸福到遭人遗弃的情感落差,爱她所爱,恨她所恨。)

(六)拓展探究:谈谈你从这篇课文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七)课堂小结:

《氓》叙述了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通过女子自述中的感情变化,塑造了一个温柔、痴情、善良然而却深受不忠爱情的伤痛,之后变得清醒、坚强的女性形象。今天我们读着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为时代的遥远、题材的常见而厌倦。这正是因为它并没有刻意去雕琢,只是循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发展,自然而然生成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其实,文学的真谛正在 于此——描述最本真的生活,表达最朴素的感情。由此我们也可以获得启迪,在我们写作中,也应该抛去那些浮华的外表,用我们手中的笔 ,去展现真实的生活,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情。 (八)作业: 1.课后背诵全诗。 2.将本诗改写成小说。

采薇

【教学目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8: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答案

《诗经》两首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2.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3.掌握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4.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合作探究,理清课文大意与结构。2.情感交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2r6b3sn5i0n19a8hrgx9da6a52gca00h2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