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用于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
何耀彬,谢云民,兰 波
【摘 要】[摘 要] 目的:探究重度混合痔患者行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共82例,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行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同时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对重度混合痔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可用于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9(040)010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内痔套扎术;外痔切除术;重度混合痔;并发症
混合痔是常见痔的类型之一,指的是在肛门同方位齿线上线处发生静脉曲张后所形成的内外相连的团块,其以没有明显分界线为主要特点,患者多伴有血便、脱痔等临床症状,治疗难度与非混合痔相比较高[1]。手术疗法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传统外剥内扎术创伤性较大,且复发率高,并发症较多,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探究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择取41例重度混合痔
患者开展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效果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重度混合痔患者共82例,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5~67岁,平均(45.1±2.7)岁,病程1~4年,平均(2.2±1.3)年;研究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3~68岁,平均(45.3±2.6)岁,病程1~4.5年,平均(2.3±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3个或以上内痔及外痔,且其融为一体,患者伴有便血、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等症状,其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静脉曲张或赘皮等肿物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同时患者可由痔脱垂等症状,符合重度混合痔诊断标准[3];患者肛门形态和肛门功能无异常且无畸形;无基础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因结核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所致肛肠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及其他肛门疾病;合并肛管或肛周感染症状患者。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患者呈截石位或侧卧位,在其肛周进行常规消毒及铺巾处理,从外痔开始进行梭形切除至其齿线下缘0.5 cm处,使用7号缝合线对其根部进行缝扎并将多余组织切除,注意保留0.5 cm左右残端,对其他外痔均采取相同处理方式,同时在痔体之间保留一定皮桥。置入肛门镜并定位,在内痔组织1 cm左右直肠黏膜处使用痔疮套扎器将其对准,套扎时同时进行吸引和抽动枪管,将其负压控制在0.1 kPa左右,转动绕线轮一圈,释放胶圈1个,并将负压释放开关打开,启动泄压阀将
被套扎的内痔组织释放出来即可,其他内痔处理操作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套扎部位与齿线上缘相距至少1 cm,并将套扎点按照均匀方式错开分布。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患者呈截石位或侧卧位,在其肛周进行常规消毒及铺巾处理,使用夹钳将其外痔部分提起,行梭形将外痔及齿线上0.3 cm处组织进行剥离,于内痔根部使用丝线行“8”字形结扎,在结扎上方约1/3处开始将痔体切除。其他痔体采取相同处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除,痔组织全部消失评定为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痔核缩小,患者肛门结缔组织有少量残留评定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显著变化或加重,痔核仍残留评定为无效。总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最低0分,最高1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疼痛症状越轻微。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的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中进行组间t值检验,收集的计数资料通过率(%)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中进行组间χ2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围术期指标及术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2.68%,对照组患者临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