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平掌乡岔坝农村公路路面改建工程
设计说明
一、 概述
岔坝农村公路位于平掌乡西南,起点为曼干公路k14+400(岔河)处。经丫口村到联合村委会(坝塘街)止,全长17.46公里。联合村地处哀牢山腹地,由于自然条件差,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受限,目前还处于贫困阶段;经过多年运营,该路段路面损坏严重,坑凹不平,排水设施不完善,通行能力较差,沿线排水设施基本瘫痪;均存在抗灾能力弱,晴通雨阻,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不适应当地产业的顺利发展,严重阻碍了货物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严重制约着沿线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改善经济状况,为脱贫创造条件,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决定对平掌乡岔坝公路(岔河至联合村委会)农村公路进行路基改造和水泥砼路面的铺筑工程。
二、主要技术指标
1.根据线路实际情况:①、在项目测设中,对线路平面进行了调整,除路面铺筑外,增加了切弯、改直、降坡工程和增设修复涵洞及挡墙防护工程,对软弱路基进行补强,增设安全标志及设施。②、路面工程以线路中线为施工控制线,路基宽为4.5米,建设水泥砼路面宽为3.00米,弯道加宽按总面积的8%加宽,路肩为砾石土填筑。
2.路线及路面:
⑴路线标准: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
⑵路线最大纵坡11%,最小坡长80米,平均纵坡5%; ⑶路基宽4.5米,水泥砼面层铺筑宽度为3.00米; ⑷计算行车速度15KM/h;
⑸弯道加宽超高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执行,设计中弯道加宽面积按总面积的8%进行估算,工程数量以实际收方为准; ⑹对路基较窄路段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宽度不低于6.5米,错车道位置铺筑级配层及砼路面;
⑺为解决沿线农田灌溉及路基排水,按实际需要设置Ф40cm、Ф50cm、Ф60cm、Ф80cm钢筋混凝土预制圆管涵; ⑻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3.本路段自然区划属V4类
-1-
4.设计标准及规范: ⑴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 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⑸《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⑹云路县﹝2006﹞397号《云南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⑺《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JTJ053-94)。
⑻《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JTJ/T037.1-2000)。 ⑼《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⑾《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三、路基调型调平层施工要求
路基调型调平层施工工艺及材料要求同级配碎(砾)石路面基层施工。
四、级配碎(砾)石基层施工要点
级配碎(砾)石基层是指按密实级配原理选配的碎(砾)石集料和适量粘性土,经闷料、拌和、摊铺、压实而成的结构层。 (一)材料要求
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也可以用颗料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圆石或矿渣。圆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石屑或其他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也可以利用轧制沥青表面处治和贯入式用石料时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
-2-
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该合适,必要时应筛除其中的超尺寸颗粒。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表3-1要求:
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的颗粒组成范围 表4-1
质量通过百分率(%) 项目 1 53 37.5 筛 孔 尺 寸 (mm) 31.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液限(%) 塑性指数 100 90~100 73~88 49~69 29~54 17~37 8~20 0~7② <28 <6(或9①) 2 100 100 85~100 52~74 29~54 17~37 8~20 0~7② <28 <6(或9①) 注:①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9。
②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
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5%。
未筛分碎石底基层颗粒组成范围 表4-2
质量通过百分率(%) 编号 项 目
1 2 -3-
53 37.5 筛 孔 尺 寸 (mm) 31.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液限(%) 塑性指数 100 85~100 69~88 40~65 19~43 10~30 8~25 6~18 0~10 <28 <6(或9①) 100 83~100 54~84 29~59 17~45 11~35 6~21 0~10 <28 <6(或9①) 注:潮湿多寸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9。
(二)级配碎石层施工 1.路拌法施工
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
(1)下承层准备
准备下承层(闷料)施工放样未筛分碎石运输和摊铺洒水使碎石湿润滑运输和撒布石屑拌和并补充洒水整 碾 型压 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在碎石场加水湿拌 运到现场摊铺补充拌和和洒水 -4-
按下承层的有关检验标准进行复检,凡不合格的路段应进行整修,使其达到标准,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
①路槽控制弯沉值200(10-2mm),基层控制弯沉值150(10-2mm),应采用碎石分层换填压实。对过湿地段、个别路面损坏严重地段及弯沉大于200(10-2mm)的点,应根据弯沉值逐点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为0.60~0.80m,采用砾石换填。
②对原有路面的局部松散、坑槽应先适度洒水,再用砂砾进行调型(调型已计列工程数量),并经碾压,达到路槽控制弯沉值,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③严格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组织施工。 (2)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或老路面及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应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级配碎石层层边缘的设计高。
(3)备料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未筛分碎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大于1%左右。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可按预定比例在料场混合,同时洒水加湿;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约1%。
(4)运输和摊铺集料
集料装车量,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宜由远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集料不够或过多。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分别运送时,应先运送碎石。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数天。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采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时,应将大碎石铺在下层,中碎石铺在中层,小碎石铺在上层,洒水使碎石湿润后,再摊铺石屑。
(5)拌和及整型
在无稳定土拌和机的情况下,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进行拌和。在拌和时,应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至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