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常识
王福荣
格律诗是唐初兴起的一种诗体,也称近体诗。格律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文学艺术的精华,深爱人们喜爱。格律诗分为七律和五律,条件限制多,所以写好难度较大。为了学习传承和发展古诗词,在此介绍一下写格律诗的基本常识,以供想学写格律诗的老年和青少年朋友们,做为入门的参考。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共同欣赏一首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真是优美动听的千古绝句,这首诗严然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首诗为什么这么优美动听,琅琅上口呢?除了它有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之外,就是因为这是格律诗,在用字的声调上讲究平仄(zè),读起来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现实中,有不少人对格律诗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好象只要八句,一句七个字,押韵,就叫七律;而只要八句,一句五个字,押韵,就叫五律。这都是不准确的,有的就不够条件,就不属于律诗。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件:
一、必须讲究平仄(zè)
平仄就是字的声调。古代的四声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可称古声韵。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普通话,新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叫新声韵。字典上的标调符号分别为~、′、ˇ、`。平,就是阴平、阳平,仄就是
- 1 -
上声、去声。古代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别分散到现代的四声当中去了。在语调上,仄声缓抑,平声高扬,一仄一平,一抑一扬。
在用律上,今人要与时俱进,提倡说普通话,用新声韵,写起来方便,读起来方便,听起来方便,查字典也方便。适当学一点古代四声也好,以方便欣赏用平水韵做为平仄规范的古代诗词。吴桥方言与标准语相差很大,必须常查字典。
格律诗在用律上,分为平起和仄起。这要看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的谓之“平起”,是仄声的谓之“仄起”。为什么不看第一个字,而看第二个字呢?因第一个字可平可仄。下面是古人为七律规定的四套平仄格式。
1、平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入韵
只需把平起不入韵中第一句的第五字、第六个字位与第七个字位上的“平平仄”变换成“仄平平”,成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即可,其它七句的格式与上面完全相同。
3、仄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2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入韵
只把仄起不入韵中第一句后边的“平仄仄”变成“仄仄平”,改成“仄仄平平仄仄平”即可。其他七句与上面的完全相同。
画“· ”者,即为可平可仄,这就适当减小了用律的难度。 你从不入韵的这两套格式来看,实际上就是以下两组格式循环往复:
第一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组 古人对律谱规定了四套,人们在选择使用时,不论是平起的,还是仄起的,都习惯上选用入韵的。入韵的头两句读起来更和谐,更有节奏感。
对于新学写格律诗的朋友,对这四套平仄格式记得还不熟,为方便写作,可先把自己选定使用的那一套格式写在纸上,然后对照着,按要求往里填字。“平仄”两字,写起来56个,太麻烦,我提供一个比较简便的办法,用横竖道的符号代替,即“平”用“―”,“仄”用“I”。示意如下:
< 仄仄平平仄仄平(I I ― ― I I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I I ― ― I)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