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油料检验鲜薯检验法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等)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下达的2005年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批准,由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和河南工业大学负责对GB5501-85进行修订。
起草单位征求了一些标准使用单位的意见,根据我国鲜薯的现状和国家新出台的有关法规,对标准的部分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并到有关单位进行了验证,形成本标准《粮食、油料检验鲜薯检验法》(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粮食、油料检验 鲜薯检验法》(送审稿)。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2.1 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和表述规则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的表述方法及要求编写。
修订技术内容适应我国鲜薯生产的新形势和国家关于食品安全卫生的新的法规的需要,有利于促进鲜薯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2.2新旧国家标准水平对比
本标准是对GB/T 5501-1985《粮食、油料检验 鲜薯检验法》的修订。 新
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和产业发展的形势,在技术内容上主要做了以下
修改:
修订工作对原判定方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评定方法中的不足之处。
2.2.1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采用扒堆方法不加挑选地扦样、分样法。 2.2.2测定方法的研究
主要研究样品杂质的检验、不完整块根的检验和完整块根的检验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2.2.3标准制定
成立标准工作组; 编写标准讨论稿;
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征求粮油标委会全体委员及国家有关部门意见。
本标准与GB/T 5501-1985《粮食、油料检验 鲜薯检验法》的主要差异: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要求;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删除块根沾泥的检验; ——修改了计算公式的表达方式。
此外,在编写时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对标准的格式进行了重新编排。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在经过与有关标准使用单位深入探讨,并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对GB/T 5501-85的部分技术内容进行研究和修订。 1)杂质的检验
对包装的鲜薯,首先称每包的总重量(去皮重),然后倒包把浮土等杂质和块根分开,再称块根重量。从总重量中减去块根重量,即得浮土等杂质重量(散装
不检验浮土等杂质)。再从样品的块根上轻轻剥下泥土(不得伤薯皮)称重。按公式(1)和(2)分别计算块根沾泥和杂质百分率:
块根沾泥(%)=
W1×100 ……………………………………(1) W2W3?W1杂质(%)=W×100 ……………………………………(2)
式中:
W1-块根沾泥重量(g);
W2-样品重量(g); W3-浮土等杂质重量(g); W -样品总重量(g)。
2)不完整块根的检验
对不完整块根的检验,从样品中拣出不完整块根,按个数用公式(3)计算百分率:
M1不完整块根(%)=M×100 ………………………………(3)
式中:
M1-不完整块根个数; M -样品个数。
3)完整块根的检验
对完整块根的检验,从样品中拣出合乎完整块根要求的,按重量分开大小块,按个数用公式(4)计算百分率:
M2大(小)块个数(%)=M×100………………………………(4)
式中:
M2-大(小)完整块根个数; M -样品个数。
对以上检验结果一次为准。如发生争议,可另外拣样和检验一次,即为复验结
果为准,不再重复检验。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无抵触关系。本标准发布后将取代现行GB/T 5501-85,成为测定我们鲜薯质量的指导性方法。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8.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为了贯彻实施本国家标准,建议开展本国家标准技术的培训工作。
9.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0. 征求意见汇总表
标准起草小组给国内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发出四份征求意见书,无返回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