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回流
图5—1 A2/O工艺流程图 【改良A2/O工艺】
为了解决A2/O工艺的第一个缺点,即由于厌氧区居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改良A2/O工艺在厌氧池之前增设缺氧调节池,改良A2/O工艺流程如流程图5—3所示,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10%左右的进水进入调节池,停留时间为20~30min,微生物利用约10%进水中有机物去除回流硝态氮,消除硝态氮对厌氧池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厌氧池的稳定性,保证除磷效果。
该工艺简便易行,在厌氧池中分出一格作为回流污泥反硝化池即可。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的处理效果与改良的UCT相同甚至优于改良UCT,并节省一个回流系统。改良A2/O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已经广泛应用。
90% 混合液回流 进水
10%调节池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出水 活性污泥回流
图5—3 改良A2/O工艺流程图
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而且在厌氧-缺氧-好养交替运行条件下,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运行中切勿投药,厌氧池和缺氧池只有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 (二)SBR工艺简介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MSBR(改良型SBR)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其中的专利技术归美国芝加哥附近的Aqua AEROBIC SYSTEM,Inc所有。MSBR是连续进水、联系出水的反应
第21页 共75页
器,其实质是A2/O系统后接SBR,因此具有A2/O的生物除磷脱氮功能和SBR的一体化、流程简洁、控制灵活等优点。MSBR系统原理图见表5—7。
SBR池 1.5Q回流 进水 0.5Q 混合液回流
厌氧 缺氧 缺氧 污泥浓缩 好氧池 1.5Q回流 1.0Q回流 出水 SBR反应池 图5—7 MSBR工艺流程图
现将MSBR系统的与运行原理简介如下:污水进入厌氧池,回流活性污泥在这里进行充分放磷,然后污水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硝化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有机物在这里被好氧降解、活性污泥充分吸磷后再进入起沉淀作用的SBR池,澄清后的污水被排放,此时另一边的SBR在1.5Q回流量的条件下进行起反硝化、硝化,或起静置作用。回流污泥首先进入浓缩区进行浓缩,上清液直接进入好氧池,而浓缩污泥则进入缺氧池,一方面可以进行反硝化,另一方面为先消耗掉回流浓缩污泥中的溶解氧和硝酸盐,为随后的厌氧放磷提供更为有力的条件。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有1.5Q的回流量,以便进行流分的反硝化。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其主体构筑物是SBR反应池。污水在这个反应池中完成反应、沉淀、排水及排除剩余污泥等工序,使处理过程大为简化。SBR法以它独特的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通过不断改进、完善,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工艺。
由其工作原理可以看出,MSBR是具有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的污水处理工艺。因此采用MSBR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设备的利用率低,这是SBR系列工艺的通病,MSBR工艺虽然经多次改进, 设备的利用率仍仅有74%。
第22页 共75页
2、污水厂工程成功业绩欠缺,特别是大型污水厂采用MSBR工艺的更少。 3、MSBR工艺中的污泥浓缩池,工艺计算中要求在30分钟内将污泥浓度提高近3倍(例如从2.4g/L浓缩到7g/L),由于浓缩池底部布置欠妥,污泥堆积无法避免,因此池内MLSS浓度无法平衡。
4、进入好氧池有4Q,其中1.5Q回流至缺氧池,1.5Q通过SBR池回流至污泥浓缩池,1.0Q通过SBR池沉淀排出,因此好氧池内流向比较紊乱,如何控制1.0Q从沉淀段排出较难。
5、MSBR工艺各池传动机械设备多,相互之间回流泵多,对控制系统依赖性大, 如果自控系统中某一部分出故障时,将导致全厂运行困难。 5.2.4 A/A/O法工艺特点
1、采用目前较流行的A/A/O组合工艺处理工艺。该法具有脱氮除磷效果高,运行稳定可靠,产泥量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2、处理系统的各个子单元有机结合在一起,各子单元布置紧凑,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布置,使占地面积减少,安装简便。
3、整个系统由电控箱统一控制,基本做到全自动化;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具有时代感;工程建设完成后,能够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佳统一。 通过以上两种工艺特点的对比,结合**的实际情况和国内的类似案例运行情况,本工程推荐采用”格栅过滤 + 调节酸化 + A2/O生物处理 + 紫外线消毒”污水处理工艺、板框式压滤浓缩+离心式脱水污泥处理法和生物滤池除臭工艺。
第六章 污水的再生与利用(中水回用)
6.1 排放污水水质标准
6.1.1排放要求
第23页 共75页
(一)一般要求
污水排入城市收集系统应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的要求和建设部《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二)特殊要求
鉴于工业区工业企业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有毒有害物质多、PH值低、腐蚀性强的特点,为了保证工程建成后的正常运行,保证污水处理厂能够达标排放,必须对废水排放进入本工程输送系统的各工业企业提出严格的要求:
1、各工业企业必须坚持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环境总容量控制的原则,对于工业废水污染源强调源头控制、发展清洁生产、实施废物减量化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达到节水减污的目的,并与污水集中处理相结合;
2、各工业企业在排放口应安装超标排放切断控制系统,包括在线PH、CODcr检测仪和相应的控制阀。在事故超标排放时,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出水控制阀关闭和报警,以防止对输送系统的管线、水泵及污水处理厂造成危害。根据需要情况,在线检测信号可以传送至环保监测部门及本工程监控中心。 6.1.2排放标准
(一)进水水质
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部分组成,工业废水的水质标准在进入污水处理厂前,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管道标准》的标准后排放。
污水规划中允许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参见《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相关参数: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第一类:指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影响的有害物质。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排出口的废水应符合标准,但不得用稀释方法代替必要的处理。
第二类:是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有害物质。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在工厂排出口的废水应符合的标准。造纸、制革和脱脂棉的化学需氧量<300毫克/升。 (二)出水水质
为确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确保污水的再利用,根据**污水排放出路,参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城
第24页 共75页
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达到相应回用水的标准。
处理后的污水允许排入自然水体的水质参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表6—1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
指标 悬浮物质、色、嗅、味 得呈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特有的颜色、异臭或异味 漂浮物质 PH值 水面上不得出现较明显的油漠和浮沫 6.5-8.5 卫生要求 含有大量悬浮物质的工业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地面水体,不生化需氧量(5日20摄氏度) 不超过3-4毫克/升 溶解氧 有害物质 病原体 格消毒,彻底消灭病原体后方准排入地面水体 不低于4毫克/升 不超过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含水量有病原体的工业废水和医院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和严最近用水点是指排出口下游最近的城镇,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取水点上游1000米断面处,或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取水点。
6.2 再生水回用规划
6.2.1“中水”概念
(一)中水的由来
所谓中水是相对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而言的,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如厕所冲洗、绿地浇灌、景观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厂冷却用水、洗车用水等。
中水系统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回用的城市中水系统;二是若干建筑群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的小区中水系统;三是单栋的建筑物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的建筑中水系统。
(二)中水的水源
日常生活污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洗涤水和洗澡水,亦称“灰水”,其排量占生活污水的75%~80%;另外一部分为粪便水,亦称“黑水”,属于重污染水,占20%~25%,
第25页 共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