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国内地面分钟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内地面分钟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版)

1 范围

本格式规定了国内地面分钟观测要素资料及其质量控制码的编码格式、编报规则和代码,适用于国内固定陆地测站的地面分钟观测要素的编报和传输。 2 格式

编码数据由指示段、标识段、数据描述段、数据段和结束段构成。

2.1 0段——指示段

指示段包括BUFR编码数据的起始标志、BUFR编码数据的长度和BUFR的版本号。

表1 指示段编码说明

八位组 1-4 5-7 8 含义 BUFR数据的起始标志 BUFR数据长度(以八位组为单位) BUFR编码版本号 4个字符“BUFR” BUFR数据的总长度 现行版本号为4 值 注:8个比特称为1个八位组。 2.2 1段——标识段

标识段指示数据编码的主表标识、数据源中心、数据类型、数据子类型、表格版本号、数据的生产时间等信息。

表2 标识段编码说明 八位组 1-3 4 5-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 含义 标识段段长(以八位组为单位) BUFR主表标志 数据源中心 数据源子中心 更新序列号 2段选编段指示 数据类型 国际数据子类型 国内数据子类型 主表版本号 本地表版本号 年(世界时) 月(世界时) 日(世界时) 时(世界时) 分(世界时) 秒(世界时) 自定义 23 0 38 0 非负整数 0 0 7 0 23 1 正整数 正整数 正整数 非负整数 非负整数 非负整数 0 值 说 明 标识段的长度(单位为八位组) 使用标准的WMO FM-94 BUFR表 北京 未被子中心加工过 原始编号为0,其后,随资料更新编号逐次增加。 表示此数据不包含选编段 表示地面资料—陆地(表A) 来自AWS测站的n分钟观测(公共代码表C-13) 未定义本地数据子类型 BUFR主表的版本号 表示本地表版本号为1 数据编报时间:年(4位公元年) 数据编报时间:月 数据编报时间:日 数据编报时间:时 数据编报时间:分 数据编报时间:秒 为本地自动数据处理中心保留 注 1:表中数据编报时间使用世界时(UTC)。 2.3 3段——数据描述段

数据描述段主要指示BUFR资料的数据子集数目、是否压缩以及数据段中所编数据的要素描述符。

表3 数据描述段编码说明 八位组 1-3 4 5-6 7 含义 数据描述段段长 保留位 数据子集数 数据性质和压缩方式 说明 置9,表示数据描述段的长度为9个八位组。 置0 非负整数,表示BUFR报文中包含的观测记录数。 置128,即二进制编码为,左起第一个比特置1,表示观测数据,第二个比特置0,表示采用非压缩格式。 8-9 **国内地面分钟观测资料 3 07 192 3 07 192为国内本地模板,模板展开见表4 2.4 4段——数据段

数据段包括本段段长、保留字段以及数据描述段中的描述符(3 07 192)展开后的所有要素描述符对应数据的编码值。

表4 数据段编码说明

内容 含义 单位 比例因子 数据段段长 保留字段 测站基本信息 3 01 004 0 01 001 WMO 区号 0 01 101 自定义0 01 192 0 01 002 WMO 站号 0 01 015 站名 0 02 001 测站类型 国家和地区标识符 本地测站标识 数字 数字 字符 代码表 代码表 字符 a mon d h min ° ° m m 代码表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9000000 7 10 160 2 10 72 12 4 6 5 6 25 数据段长度(以八位组为单位) 置0 数字 数字 0 0 0 0 基准值 数据宽度(比特) 24 8 3 01 011 0 04 001 年(世界时) 0 04 002 月(世界时) 0 04 003 日(世界时) 3 01 012 0 04 004 时(世界时) 0 04 005 分(世界时) 3 01 021 0 05 001 纬度 (高精度) 0 07 030 0 07 031 0 08 010 1 01 002 0 06 001 经度 (高精度) 平均海平面以上测站地面高度 平均海平面以上气压表高度 地面限定符 (温度数据) 后面1个描述符重复2次(第1次是台站质量控制标识,第2次是省级质量控制标识) 0 33 035 2 04 008 0 31 021 人工/自动质量控制 增加附加字段 附加字段意义=62(自定义) -18000000 26 - 4000 - 4000 0 17 17 5 代码表 代码表 0 0 0 0 4 6

气压 自定义0 02 201 0 04 015 0 04 065 1 02 000 0 31 001 0 10 004 0 10 051 温度和湿度 1 01 002 后面1个描述符重复2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自定义0 02 201 0 07 032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 代码表 0 2 0 0 3 16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气压) 时间增量(= - n分) 短时间增量(= 1分) 2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气压 海平面气压 代码表 min min 数字 Pa Pa 0 0 0 0 -1 -1 0 -2048 -128 0 0 0 3 12 8 8 14 14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或海上平台甲板)m 的高度 0 07 033 0 04 015 0 04 065 1 04 000 0 31 001 0 12 001 0 12 003 0 13 003 0 13 004 0 07 032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时间增量(= - n分) 短时间增量(= 1分) 4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气温 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 水汽压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min min 数字 K K % Pa m 1 0 0 0 1 1 0 -1 2 0 -2048 -128 0 0 0 0 0 0 12 12 8 8 12 12 7 10 16 0 07 033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1 0 12 降水 自定义0 02 201 0 07 032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降水) 代码表 0 2 0 0 3 16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或海上平台甲板)m 的高度 0 07 033 0 02 175 1 01 000 0 31 001 0 13 011 0 07 032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降水测量方法 1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分钟降水量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代码表 数字 kg m m -21 0 0 1 2 0 0 0 -1 0 12 4 8 14 16 0 07 033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1 0 12 风 1 01 002 后面1个描述符重复2次(风向、风速)

自定义0 02 201 0 07 032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 代码表 0 2 0 0 3 16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或海上平台甲板)m 的高度 0 07 033 0 04 015 0 04 065 1 08 000 0 31 001 0 08 021 1 03 003 0 04 025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时间增量(= - n分) 短时间增量(= 1分) 8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时间意义(=2)时间平均 3个描述符重复3次 时间周期(第1次重复=-10表示10分钟平均;第2次重复=-2表示2分钟平均;第3次重复=-1表示1分钟平均) m min min 数字 代码表 min 1 0 0 0 0 0 0 -2048 -128 0 0 -2048 12 12 8 8 5 12 0 11 001 风向 °(degree 0 true) -10 9 0 11 002 0 08 021 0 11 043 风速 时间意义(=缺省值) 1分钟内极大风速的风向 m s 代码表 1 0 0 0 0 12 5 9 °(degree 0 true) -10 11 041 0 07 032 1分钟内极大风速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s M 1 2 0 0 12 16 0 07 033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1 0 12 地表温度、浅层和深层地温 1 01 009 后面1个描述符重复9次(地表温度、5cm地温、10cm地温、15cm地温、20cm地温、40cm地温、80cm地温、160cm地温、320cm地温) 自定义0 02 201 0 04 015 0 04 065 1 05 000 0 31 001 0 12 061 1 02 008 0 07 061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 时间增量(= - n分) 短时间增量(= 1分) 5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地表温度 2个描述符重复8次 代码表 min min 数字 K 0 0 0 0 1 2 0 -2048 -128 0 0 0 3 12 8 8 12 14 地表下深度(5cm,10cm,15cm,20cm,M 40cm,80cm,160cm,320cm) 0 12 030 0 07 061 草面(或雪面)温度 自定义0 02 201 土壤温度 地表下深度(设为缺测值) K M 1 2 0 0 12 14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草面(或雪面)代码表 0 0 3

温度) 0 04 015 0 04 065 1 01 000 0 31 001 0 12 061 能见度 自定义0 02 201 0 07 032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能见度) 代码表 0 2 0 0 3 16 时间增量(= - n分) 短时间增量(= 1分) 1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草面或雪面温度 min min 数字 K 0 0 0 1 -2048 -128 0 0 12 8 8 12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或海上平台甲板)M 的高度 0 07 033 0 04 015 0 04 065 1 09 000 0 31 001 0 08 021 1 06 002 0 04 025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时间增量(= - n分) 短时间增量(= 1分) 9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时间意义(=2 平均时间) 6个描述符重复2次 时间周期(第1次重复=-10表示10分钟平均能见度;第2次重复=-1表示1分钟平均能见度) M min min 数字 代码表 1 0 0 0 0 0 -2048 -128 0 0 12 12 8 8 5 min 0 –2048 12 2 01 132 改变0 20 001要素描述符的数据宽度(13 + 4 = 17) 2 02 129 0 20 001 2 02 000 2 01 000 0 08 021 0 07 032 改变0 20 001要素描述符的比例因子(-1 + 1 = 0) 水平能见度 结束对比例因子的改变操作 结束对数据宽度的改变操作 时间意义(=缺省值) 传感器离本地地面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代码表 M -1 0 2 0 0 0 13 5 16 0 07 033 传感器离水面的高度 (设为缺测值以取消以前的值) M 1 0 12 云数据 1 01 002 自定义0 02 201 0 02 183 0 04 015 0 04 065 1 02 000 0 31 001 0 20 010 0 20 013 雪深 后面1个描述符重复2次(云量、云高) 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 云探测系统 时间增量(= - n分) 短时间增量(= 1分) 2个描述符的延迟重复 延迟描述符重复因子(= n) 云量 云底高度 代码表 代码表 min min 数字 % M 0 0 0 0 0 0 -1 0 0 -2048 -128 0 0 -40 3 4 12 8 8 7 11

1.国内地面分钟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

国内地面分钟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版)1范围本格式规定了国内地面分钟观测要素资料及其质量控制码的编码格式、编报规则和代码,适用于国内固定陆地测站的地面分钟观测要素的编报和传输。2格式编码数据由指示段、标识段、数据描述段、数据段和结束段构成。2.10段——指示段指示段包括BUFR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2dan4y6zz3pebe0io3703gjy5zcvb00lv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