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大学生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机制调查研究 1、1)问题提出: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情绪,具有激发积极社会行为的作用,也是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探索大学生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开发感恩心理机制测试的智能终端软件,以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机制研究为主要目标,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和科研单位提供调查分析与数据分析,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策略建议。
2)课题界定: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感恩对助人倾向心理机制形成的影响作用。考察感恩及其各个维度与助人倾向之间的相关,最后考察感恩各个维度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将智能移动终端应用于心理测试与感恩干预等的平台搭建,用交互平台提供实验测试调查提供数据分析与实验推广研究。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感恩与助人倾向的相关研究:早在1988年,Graham 在其研究中就发现,被帮助后产生感恩情绪的个体会在以后的人际互动中对施助者或陌生人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后有研究者指出感恩具有积极的效价和社会本质,可以促使助人行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对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至关重要(McCullough et al., 2001)。近年来国内研究也发现感恩与助人倾向高度相关,例如:2008年付慧欣等在研究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助人者自身的感恩特质、助人者曾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存在感恩情感对他们的助人行为有较高的预测作用。田喜生有关研究表明感戴倾向与助人倾向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感戴在移情能力与助人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008年)。 国内相关理论与应用: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研究引入大学生德育范畴:周玲玲等从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对助人倾向的影响出发,发现感恩特质及其各维度和助人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感恩深度、感恩频度、感恩密度对助人倾向有预测作用(2013年)。移动终端应用与心理机制相关研究,多侧重于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移动终端视觉和功能设计:朱涛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进行盲人无障碍辅助界面交互设计研究(2014年)。王虹桥从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等消费心理学探讨现象级APP生命周期(2014年)。运用移动终端平台为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研究调查提供数据分析与实验,尚未展开。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学术价值:大学生的助人倾向是其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的重要指标。而培育高感恩特质的个体,对生活中发生的好事情抱有感激的心情,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我们的这项研究为大学生的感恩状况对他们的助人倾向提供了理论证据。
(2)应用价值:在我国高校感恩教育落后的背景下,本课题基于信息交互平台技术,协助感恩相关研究调查实验,扩展渠道提供数据。对高校心理研究工作提供较有价值的实践指导意义。
2、1)研究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从感恩特质的动机作用出发,研究其对于助人行为的影响。国外许多学者对感恩、助人倾向、助人行为做出定义研究。感恩(Gratitude):Adam Smith(1790)最早提出感恩的概念,认为感恩是促使我们亟不可待地直接去酬劳他人的一种情感。Emmons 和Crumpler(2000)认为,感恩是个体对一份好处的情绪反应,它是当个体成为利他行为的受益者时所
感受到的感激的心情,对在道德领域中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Baumganen-Tramer指出感恩的四种成分:高兴、对施惠者的仁爱、回报的愿望、回报的责任感(Cohen,2006)。助人倾向(Helping Tendency):田喜生(2008年)综合多项研究提出助人倾向是一种稳定的个体倾向性,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心理变量,助人倾向会影响助人行为的发生,会通过助人行为表现出来。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它涉及受助者、施助者和情境三部分,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付慧欣,2008)。可以通过助人倾向来预测助人行为,通过助人倾向来把握个体的助人心理,从而更好地把握个体的助人行为。因为助人倾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可以预测助人行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助人倾向来探究个体的助人心理。
2)研究内容与目标: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感恩对助人倾向心理机制形成的影响作用。我们将研究感恩对助人倾向心理机制的主要目标分成三个子目标来完成:
目标1:调查大学生的特质感恩在性别、生源、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的分布现状; 目标2:分析特质感恩是否与助人倾向有相关关系及特质感恩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 目标3:探讨状态感恩(区别于亏欠感)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 (1)围绕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机制研究三个子目研究内容
目标1:调查大学生的特质感恩在性别、生源、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的分布现状;①量表的选取。特质感恩量表,我们将采用由马云献和扈岩在2004年编制,共包含感戴深度、感戴广度、感戴频率和感戴密度4个分量表,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测量学的标准。社会赞许性量表,本研究中采用10个项目的简版,适合测量社会赞许性行为(Ballard, Crino, & Rubenfeld, 1988)。②抽样调查。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大学生群体中抽取300个被试容量的样本,考察大学生特质感恩在性别、是否独生,年纪,生源上的分布状况。③统计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大学生的特质感恩的分布状况。
目标2:分析特质感恩是否与助人倾向有相关关系及特质感恩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①量表的选取。助人倾向问卷,付慧欣编制,共设计了8个需要帮助的情境,得分采取四级评定的方式,得分越高表示助人行为倾向越高。②抽样调查。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大学生群体中抽取300个被试容量的样本,进行施测。③统计分析。结合目标1中的测量数据,统计分析特质感恩各维度与助人倾向的相关,用回归分析计算特质感恩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
目标3:探讨状态感恩(区别于亏欠感)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设置两个行为学实验,①设置情景故事分别诱发被试的感恩状态和亏欠状态,最终以自我报告法来测量两种情绪状态对被试的助人倾向的影响。②采用内隐测验的方法,以自编stroop任务和未被预料的再认任务来比较感恩情绪状态和亏欠情绪状态在助人倾向上的反应差异,以探讨状态感恩对助人倾向的独特作用机制。
(2)协助调查研究开发应用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平台 调查与实验的数字整理与信息框架搭建,为智能移动客户端的设计提供相关的数字讯息与内容。包括:①按照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测试目标内容,对量表问卷、实验测试的交互实现做构架分析和数字化整理。②内隐测验中视频案例、情景故事等和制作多媒体。?
图1客户终端功能设计
智能移动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Android系统技术支持,功能上主要实现系统登录,手机终端定位、测试信息接受、信息反馈、上传等系统配置功能及辅助功能。①用户登录退出设计:
用户界面主要由Andriod的GUI系统实现,实现用户名检索,密码查询登录。②终端定位:应用Andriod集成的Gooogle地图模块和丰富的API,实现有效支持嵌入式软件在分布式移动环境中的定位功能。③调查实验数字交互:由Andriod的View类实现图片等动态交互,用自带摄像头通过建立图片数据信息以字符输出流的形式上传到WEB服务器上供整个系统调用。④系统配置及调试:在Andriod编译环境eclipse中将程序运行,通过模拟器测试成功,上传服务器以供下载。
3)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主要探讨大学生的感恩对助人倾向的影响作用。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助人倾向这种离他行为分析时并没有很好地将感恩和亏欠做区别分析,而我们假设感恩不同于亏欠感的“一报还一报”的助人行为,感恩对助人倾向具有独特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预期假设: (1)在性别、是否独生、年级、生源这四个人口学变量上,大学生的特质感恩分布情况为:女生在感恩和助人倾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感恩和助人倾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农村要高于城市,年级之间没有差异。
(2)特质感恩各个维度与助人倾向显著相关,且对助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在采用情景设置实验条件下,采用自我报告法时我们预期获得的结果为:
(3)如果是感恩引发了被试的助人行为,那么感恩状态下被试比亏欠感状态下被试有更多的助人行为,无论施助者还是陌生人。
(4)如果是亏欠感引发了被试的助人行为,那么感恩状态下的被试和亏欠感状态下的被试在帮助陌生人方面有显著差异,感恩状态下的被试更倾向于去帮助陌生人。 采用内隐的方法来考察感恩对助人倾向的影响时,我们预期得到的结果为:
(5)感恩组被试对助人词汇颜色判断的反应时要快于控制组,在中性词汇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6)感恩组被试对助人词汇的再认率要高于控制组,在中性词汇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4)创新之处:
1)将状态感恩纳入研究:以往考察感恩时,将感恩作为一个稳定的人格变量来研究,而较少考察状态感恩及状态感恩对助人倾向的影响。本研究将状态感恩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全面考察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对大学生助人倾向的影响作用。
2)基于移动终端应用创新调查与实验方法:辅助智能移动终端应用把调查、实验研究的方法结合。将调查实验的量表问卷、抽样调查、行为实验等转化为被试的交互信息数据。
3、具体研究方法
(1)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感恩与助人倾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于课题的目标1和目标2研究内容。本课题将调查测试环节转移至智能移动应用平台,被试的持用持智能移动工具接受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自填调查表等研究。
(2)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将状态感恩与亏欠感区分出来,采用外显的自我报告法和内隐的再认测量来验证所建立的理论假设。应用于课题的目标3研究内容,本课题中相关视频案例移至智能移动应用平台,被试的自我报告法协助研究。 3)实施步骤
①2016年12月-2017年5月(文献阅读、整理和终端板块搭建):对感恩与助人倾向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分析。
②2017年6月-2018年1月(抽样调查、数据整理和测试):量表筛选预设定,移动客户端功能设计与数字实现,辅助施测,统计分析出感恩对助人倾向的预测作用。
③2018年2月-2018年4月(实证研究):运用行为学实验和社会心理学实验验证建立的理论假设。
2)④2018年5月-2018年12月(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综合研究结果,撰写论文、调查报告。
课题申报范文:2783-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大学生感恩与助人倾向心理机制调查研究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