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
一、实验探究题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 像(填写像的性质);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调节光屏使成像清晰。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是右图中的 。
2. 《北京晚报》曾经报道: “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见,甚至是8000年来最活跃的。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年之久。”回答:
(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 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 )
A.发生日食现象 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4)科学知识很丰富的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
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 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 ___ 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__ _Pc(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B、C为同一木块,D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粗糙的木板接触面。
(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力________拉力(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该同学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运动;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恰恰是很难保证木块做这样的运动,若在甲装置中木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生活中不仅有滑动摩擦,还有静摩擦等。如图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瓶子没有掉下来是手对瓶子的握力作用
B.当增大手对瓶的握力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 C.当向瓶中装入水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
5. 马铃薯的食用部分—一一块茎,通常只生长在土壤中,这种现象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春季选择4组长势、大小等均相似的不带泥的马铃薯幼苗,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后,放在玻璃缸内用土壤浸出液进行无土培养,将其中2组用黑色棉布遮光处理,另2组将玻璃缸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周更换一次培养液。
(1)该实验研究的是____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生长的影响。
(2)培养一段时间,撤去黑色棉布,发现遮光处理的部位都有块茎着生,而未遮光处理的部位没有块茎着生。这一结果表明____。
6. 小聪同学知道相互接触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他一直在考虑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聪设计并做了如图实验:
A图 木板D图 木板(1)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两组实验。
(2)比较A、E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法
;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使它做_____________运动。
7. 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 “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
(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
(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
8.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 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 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 。
9. 按了好几年快门,拍了那么多照片,回头来看,还是得问问自己,关于摄影的原理,你又真正掌握了呢?其实早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 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至今凸透镜仍是照相机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件。 (1)请你在右框内画出映像暗箱中的光路图。
(2)既然凸透镜是照相机中如此重要的部分,小明决定 先用眼睛来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把 凸透镜固定在如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然后将蜡烛
从如图位置逐渐向透镜靠近,并记录了几个位置像的情况,可是粗心的小明确忘记了各个像的前后顺序,请你帮他进行排序: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小明还发现,光屏上的像在向 (填“上”或“下”)
B图 毛巾C图 木板E图 木板
10.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地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油漆过的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如图,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让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表: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为 牛。 (3)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以下四幅图中的 图。 11.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撞在网球拍上的网球被弹回去,压弯的跳板将跳水运动员弹起 (1)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科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看到跳水运动员被跳板高高弹起,思考“弹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出猜想一: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猜想二:弹力的大小与长度有关,请你提出猜想三:弹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3)小明找来钢锯片、弹簧测力计、台钳来验证猜想一,用同一钢锯片按下图从左到右顺序做的三次实验(将钢锯片夹在台钳内,钢锯片形变量用末端侧移量x表示,钢锯片长度用L 表示),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缺陷 。
(4)小明又正确探究了弹力与钢锯片长度的关系,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形变量x / cm 长度L / cm 弹力F / N
1 2 15 0.48
2 2 20 0.22
3 2 25 0.12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多个方案.其中的一个方案是:在容积为2000ml的可乐瓶内装上
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
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
(1)由该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可乐瓶容积为200 0 ml、发射角度为20°的情况下, .
(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就向前飞出,这一现象说明了 . 13.小明同学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后,决定探究“风”对纸片作用力的大小。他用电吹风、测力计、迎风面积相同但迎风面形状不同的纸片做了如图(a)、(b)、(c)、(d)所示的实验。其中,图(a)、(b)、(c)三次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相同,图(d)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比前三次实验时的风速大。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d)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b)、(c)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所示:
手电筒和黑板擦 20 30 40 50 60 70 的距离I(厘米) 黑板擦影子 20 17 14.5 13.6 13 12.6 的高度H(厘米)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______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