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刘红阳 63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测定微量铁的通用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基本操作及数据处理方法;
3、 初步了解分光光度法分析实验条件研究的一般做法。
二、实验原理
一般选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工作波长。控制溶液酸度是显色反应的重要因素。因为多数显色剂是有机弱酸或弱碱,溶液的酸度会直接影响显色剂的理解程度,从而影响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及络合物的组成。另一方面,酸度大小也影响着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因此也影响了显色反应的程度。应当确定显色剂加入量的合适范围。不同显色反应的络合物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且达到稳定后能维持多久也大不相同。大多数显色反应在室温下就能很快完成,但有些反应必须加热才能较快进行。此外,加入试剂的顺序、离子的氧化态、干扰物质的影响等,均需一一加以研究,以便拟定合适的分析方案,使测定既准确,又迅速。本实验通过对铁(Ⅱ)-邻二氮菲显色反应的条件实验,初步了解如何拟定一个分光光度法分析实验的测定条件。
邻二氮菲是测定铁的高灵敏性、高选择性试剂之一,邻二氮菲分
光光度法是化工产品中微量铁测定的通用方法。在pH2~9的溶液中,Fe2+和邻二氮菲生成1:3橘红色络合物,lgβ3=(20℃),ε508=×104L·mol-1·cm-1,其吸收曲线如图一所示;Fe3+亦可以与邻二氮菲生成蓝色络合物,因此,在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溶液将全部的Fe3+还原为Fe2+。反应式如下(和图二):
2Fe3++2NH2OH===2Fe2++N2↑+2H2O+2H+
2+Fe2++3NFeNNN3
图一 图二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校准曲线法(又称工作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有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在选定条件下依
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在被测物质的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邻二氮菲测Fe2+,浓度在0~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校准曲线。测绘校准曲线一般要配制3~5个浓度递增的标准溶液,测出的吸光度至少要有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作图时,坐标选择要合适,使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与坐标的读数精度相符合。
测定未知样时,操作条件应与测绘校准曲线时相同。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就可计算出试样中被测物质的含量。通常应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调节仪器的吸光度零点。 三、实验试剂与仪器
试剂:·L-1乙酸钠溶液,·L-1柠檬酸(H3C6H5O7·H2O)溶液,%盐酸羟胺(NH2OH·HCl)溶液,%邻二氮菲溶液,μg·mL-1标准铁溶液。 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配两只比色皿),比色管若干,5mL移液管,洗耳球,10mL量筒,胶头滴管,烧杯,洗瓶,擦镜纸。 四、实验步骤
⑴ 确定工作波长:移取标准铁溶液注入比色管中,加入盐酸羟胺溶液,混匀后放置2min。加邻二氮菲溶液和乙酸钠溶液,加水至25mL标线,摇匀。以水为参比,在不同波长下测量相应的吸光度(从440nm到560nm,间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其中在
500~520nm之内,间隔5nm测量一次),确定适宜的工作波长(即选取吸光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
⑵ 校准曲线的制作:在六支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 mL标准铁溶液,各加入盐酸羟胺溶液,混匀后放置2min。各加入邻二氮菲溶液和乙酸钠溶液,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匀。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选定的工作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并以铁的浓度[μg·mL-1或μg·(25mL)-1]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⑶ 未知样铁浓度的测定:取未知铁样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与标准曲线配制标准溶液一样的方法配制测混合液,并测其吸光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⑴ 确定工作波长
在400~560nm(间隔10nm测量一次)波长下测得相应的吸光度如下表所示:
波长/nm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吸光度 550 567 576 A 500 510 520 530 540 550 560 在500~520nm每隔5nm测量一次,结果如下:
波长/nm 500 505 510 515 520 吸光度A 从表中可以看出,最适宜的工作波长为510nm。 ⑵ 绘制校准曲线
六支比色管中混合液在工作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如下表:
标准铁体积V/mL 0 混液铁0 浓度c/20 40 60 8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