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及抑郁质。
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粘液质: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考前必背9:幼儿教育的概念、目的及任务
一、幼儿教育界定
学前教育可以细分为早期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
广义的幼儿教育: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 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颁布的《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是:“实现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福利机构,负有为在园幼儿家长服务的任务。 (三)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打好基础
《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打基础的任务。《规程》第29条明确规定,“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儿童入小学做好准备,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考前必背10: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
我国的第一所幼儿园: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于创办湖北幼稚园,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正式诞生。
二、对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
考前必背11: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特点
一、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三)目标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六)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七)整合性原则 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一)保教合一的原则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四)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潜在性
考前必背12: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一、晨间接待
(一)幼儿入园晨检
(二)入园前的清洁、通风工作 (三)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
(四)要求幼儿衣着整洁、快乐入园、礼貌待人
二、晨间锻炼
(一)早操
1.检查衣物,轻装上阵。 2.准备场地,摆放器械。 3.有序入场,精神饱满。
(二)晨间活动:事先摆放,儿童自选,密切关注,防止意外。
三、如 厕
(一)要求自理,个别帮助 (二)培养卫生习惯
四、盥 洗
(一)有序组织,分批盥洗 (二)学习自理,养成习惯
五、进 餐
(一)餐前清洁,摆放准备,定时定量 (二)使用餐具,养成习惯,专心进餐 (三)餐后卫生,轮流值日,养成习惯
六、午 睡
一般整日制幼儿园,3-6岁儿童,中午安排一次午睡,寄宿制,3-6岁一昼夜需要12小时左右睡眠。 (一)睡前如厕,安静入睡,整齐收纳 (二)睡姿正确,不玩东西,不吮手指 (三)安静起床,学会自理,迅速穿衣
七、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
正常情况下,户外活动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一)户外活动,保证时间,创设环境 (二)指定场地,愉悦活动,遵守规则 (三)视线之内,注意安全,密度适中 (四)活动结束,儿童参与,玩具收纳
八、游 戏
(一)面向全体,注意差异,适时引导 (二)自愿选择,遵守规则,自主创造 (三)友爱谦让,合作互助,正确使用
九、教学活动
(一)室内卫生,明亮清新,定期换座 (二)坐立行握,姿势正确,保护视力 (三)根据年龄,合理安排,注意差异 (四)幼儿主体,启发学习,习惯主动 (五)教态亲切,语言清晰,生动形象
十、离 园
(一)离园检查,注意提醒 (二)主动介绍,愉快返家
(三)组织离园,防止走失 (四)离园清洁、门窗闭锁
在一天的活动中,应给幼儿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按个人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有益的活动,允许他们自由结伴,自由交谈,自由活动。
考前必背13: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病发生流行的三个环节
(一)传染源
1.病人;2.病原携带者;3.受感染的动物 (二)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2.饮食传播;3.日常生活接触传;4.虫媒传播;5.医源性传播。 (三)易感者
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
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饮食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医源性传播 传染病 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甲肝、乙肝、细菌性痢疾 乙肝 乙肝,乙脑 乙肝 考前必背14: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一)外伤 1.擦伤
观察伤口的深浅,若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消毒水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须包扎。若伤势较严重,要去医院治疗。 2.扎刺
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3.划伤
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4.挤伤
若无破损,进行冷敷。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5.跌伤
如果没有破皮,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可贴,如果跌倒后,出现
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脑震荡症状,同时送到医院检查处理。教育幼儿摔伤头部后务必及时告诉老师。 (二)骨折
注意观察受伤部位,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如不能站立行走,应尽量保持原样,送到医院,防止二次受伤。 (三)脱臼
尽可能保持原状,迅速送医院,切不可贸然试行复位。 (四)烫伤
发生烫伤,迅速进行冷却处理。轻度烫伤,涂抹烫伤药膏。不要自行挑破水泡,防止皮肤感染。重度烫伤,则脱掉衣服,用干净床单包裹,迅速送医院。
注意:如被生石灰烫伤,必须将其除去,才可用水冲洗。 (五)鼻出血
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捏住鼻翼5—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 (六)晕厥
让患病幼儿平躺,松开衣领、腰带,头部略低。病儿清醒后,可喝些热饮料。 (七)惊厥(抽风)
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慌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
(1)让患病幼儿侧卧,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
(2)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防止幼儿从床上摔下。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但如果病儿牙关紧闭,无法塞入毛巾,不可硬撬。
(4)重压人中穴,即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
注意:幼儿发烧时,切忌包裹过严过厚,否则会使体温持续上升,导致惊厥。 (八)异物入体 1.眼内异物
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和角膜时,教师清洁双手后,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拭出。若嵌入眼睑结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拭去。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
平时应注意培养幼儿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不用脏手揉眼,不互相扔沙子,眼睛不舒服时应立即告诉老师。 2.口腔异物
不要用吃大口饭或喝口醋等方法强行咽下,这样会划伤食道,引起其他疾患。仔细观察,了解情况,用镊子将卡在咽部的刺或异物取出。不易取出的,则应请医生处理。 (九)中暑
①将患病儿童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 ②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 ③喝些清凉饮料,或口服十滴水、仁丹等。 (十)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