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2018·镇江市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共13分)
太祖微行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有田产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渠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明岁,又复酿蜜。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馀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馀蜜之类也。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太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③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④渠:他。⑤听:听作则,任凭。⑥啖(dàn):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尔蜂几何:多少 ..⑵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交换 .⑶得不馁:气馁(停止) .
⑷竭泽取之:舀干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⑴然则何以自给?
既然这样,你是靠什么生活的呢?
⑵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割三成的蜜,留下七成的,让蜜蜂自己吃,以保证它们一年都有吃的。
11.太祖得知自己与蜂丈人生庚相同,发现 民 与 蜂 相当,最后联想到 取蜜 与 税收 相似。
12.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点?
答:太祖亲民,体恤民情;太祖善于学习,接地气。
(2018?长春市中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①②
陈子经,尝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雷忽震其几。子经厉声曰:“老天便打折陈桱之臂,亦不换矣。”后三日,子经因昼寝,梦至一所,类王者居。有人入报:.“陈先生至矣!”其中坐者衣黄袍,起坐待之,曰:“朕何负於卿,乃比朕于篡邪?”子经
④
心知其宋祖,对曰:“陛下欲臣死,即死耳。史贵直笔,不可易也。”遂惊寤。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释】①陈子经:陈桱,明初史学家。②宋太祖废周主为郑: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取得政权,废周主为郑王。③比朕于篡:把我与篡位者等同。④史贵直笔:史官贵在秉笔直书,
③
无所避忌。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子经因昼寝( ) (2)不可易也( )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陛下欲臣死,即死耳。
16、这个故事借梦境塑造了陈子经怎样的形象?(2分)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睡觉 (2)改变
15、陛下想要臣死,臣立刻就死罢了。 16、正直,秉笔直书,无所避忌的大无畏精神
(2018?梧州市中考)
卫南之战
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选自《宋史》)
【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新兵。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今日进退等死(等:同样) .(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考虑) .
17.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2分) 答: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2018?泰州市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⑤。(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皆数百年物也 ( ) ②藤今犹在 ( ) ..③始能支拄 ( ) ④其蔓旁引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B. 其真无马邪 (《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次则余家之青桐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2分) 译文: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2分) 译文:
11.《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2分) 8、(1)①皆:都是。②犹:还。③始:才。④引:延伸。 (2)B 9、次/则/余家之青桐 10、(1)藤花盛开时,犹如紫色的云彩垂落于地面,花的香气冲到了衣服上。
(2)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11、喜爱花木优美的居住环境;喜爱朋友相聚。
(2018?台州市中考)
义猫 [清]宣鼎
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
①
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曰:“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猫呦然似诺,一跃登屋去。
②
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色,曰:“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其妻女曰:“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
③④
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济,岂尽狸奴力耶?姑先质资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
次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①典质:典当。②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③狸奴:猫的别称。④质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 16.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8分) (1)【食】翁每饭必食以腥 ▲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 ..(2)【已】借贷无门,典质已尽 ▲ 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 ..(3)【故】明告其故而归之 ▲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 ..(4)【从】翁不得已,姑从之 ▲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