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单选题

1.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 ) A.全面地论述了阶级斗争的观点 C.否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辩证评价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D.否定了新航路开辟的成果

2.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 )

A.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 C.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

D.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

3.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 A.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B.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4.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 C.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B.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 D.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5.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2.5倍。这一变化( ) 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6.美洲作物被引种到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食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7.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

A.欧洲国家对地理概念认识更加清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8.1573年,两艘载有中国商品的大帆船从菲律宾马尼拉成功地航行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标志着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正式开始。一时间阿卡普尔科云集了“东方的丝绸、香料、细棉布……返航时则运回水银、可可和银币”。大帆船贸易使中国( )

A.货币流通受到影响 B.朝贡贸易逐步解体 C.外贸由入超变出超 D.远洋贸易迅速发展 9.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欧洲黄金数量大约从55万千克增加到119.2万千克,白银从700万千克增加到2140万千克。黄金白银的激增导致欧洲( ) A.开始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 C.中国手工业品充斥城乡市场

B.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 D.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加速

10.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他将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冲击期”的主要依据之一是( ) A.商品输出破坏亚非拉地区传统经济结构 C.中国传统发明助推欧洲社会转型

B.物种流通使西欧民众食品需求多元化 D.西欧大国殖民战争加剧欧洲局势动荡

11.海地曾经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珍珠”。岛上有48万名奴隶在甘蔗园里劳动,把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力和美洲土壤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世界上多数的糖,财富却流入法国。到1804年海地独立时,找不到取代糖的产品,本国经济几乎停滞。这反映出(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B.世界市场的拓展促进亚非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 C.欧洲殖民扩张给拉美地区经济产生巨大破坏作用 D.亚非拉地区缺少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与引进

12.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渴望外出打工 C.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13.19世纪中叶,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顿指出,非洲“内地的劳动力枯竭了……非洲每一个毛孔都在流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奴隶贸易的开展 C.人口生育的降低

B.“商业革命”的进行 D.移民政策的实行

14.“在英属巴巴多斯(加勒比海岛屿),1640年时仅有数百名黑人,然而,到1685年,黑人已达46000人,而白人才20000人。同样,在法属岛屿,到1700年时有44000个黑人和18000个白人。”由此可知,欧洲的殖民扩张(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引起了殖民国家之间的战争

B.传播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 D.导致不同种族人口的流动

15.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的发达已经使得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同,或者集中在专门的交易所就可以进行贸易活动,不一定需要现货成交。16世纪,欧洲的商业投机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大超越了中世纪行会限制下的范围。这体现的是( ) A.“价格革命”

B.政治革命

C.工业革命

D. “商业革命”

16.16世纪以来,欧洲的国际贸易中心逐渐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这主要是由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C.意大利的衰落

B.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D.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16世纪,欧洲输入东方香料的总量较以前迅猛增加了30多倍,亚洲的胡椒和丁香的购入和卖出差价在英国高达10~29倍。这主要是由于( )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贸易规模 C.香料开始传入欧洲

B.亚洲商品竞争力高于欧洲商品 D.荷兰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

18.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

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C.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

B.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 D.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19.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一书中写道:“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似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西番葵”后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这得益于( ) A.欧洲的“商业革命” C.丝绸之路的畅通

B.欧洲的“价格革命” D.工业革命的扩张

20.假如你是16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你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第一个将下列什么产品运到欧洲市场上出售( ) A.亚洲的丝绸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落等作物开始在欧亚大陆传播,而小麦、水稻、甘蔗等欧亚作物也在美洲推广。西欧殖民宗主国强迫殖民地人民只生产一种或几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巨额利润的产品。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的奴隶中,约四分之三从事制造蔗糖。对此,美国学者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书中做过形象的描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谈谈你如何理解学者所说“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材料二 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属葡萄牙)和塞维利亚(属西班牙)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1566年尼德兰革命(今荷兰是尼德兰地区的一部分)爆发后,南尼德兰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荷兰城市),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2)依据材料二,简要解释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

22.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

B.非洲的黄金

C.美洲的烟草

D.澳洲的瓷器

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人由世界的边缘到达世界的中央的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归纳西班牙等国殖民活动的表现。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客观评价的?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练习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单选题1.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1r5d2019v03gjy5zd2f62h6002tw800l5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