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sbd.cn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是( c ) 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2.人类自身再生产不仅指人的繁衍生存,还指( a ) A.个体社会化 B.人类的延续 C.社会的发展 D.知识的传播
3.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成为学前教育目标是( a ) 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 C.农业社会初期 D.农业社会
4.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 a ) A.文化 B.政治 C.经济 D.教育
5.认为儿童是民族和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 b ) A.人本位的儿童观 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C.神本位的儿童观 D.教育本位的儿童观 6.出生到3岁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 d ) A.社会机构中进行 B.托儿所中进行 C.幼儿园中进行 D.家庭中进行
7.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a )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8.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是( a ) A.福禄贝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夸美纽斯
9.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为“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0.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方法是( b )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11.教育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 c ) A.戈尔曼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加德纳
12.《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 a ) A.基本活动 B.教育活动 C.主要活动 D.生活活动
13.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b ) 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规则性
14.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 a )
http://www.zsbd.cn
A.操作区 B.木工区 C.科学区 D.语言区
15.会选择和利用建造材料,正确地建造物体,这种结构游戏的要求是针对( b127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6.我国学前教育中特有的一条教育原则是( b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保教结合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7.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方法是( c ) A.讨论法 B.语言法
C.演示法 D.环境体验法
18.让幼儿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位老年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这是移情训练的( c )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 D.巩固深化
19.在家庭中,人们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这是家庭的( c ) A.经济功能 B.教育功能
C.休息娱乐功能 D.繁衍后代功能
20.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这是家庭教育的( c ) A.率先性 B.丰富性 C.终身性 D.深刻性
21.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保证父母安心地参加工作,这是托儿所的( d ) A.保育性 B.教育性
C.社会性 D.社会福利性
22.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颜色的是( d ) A.3个月儿童 B.6个月儿童 C.1岁儿童 D.3岁儿童
23.2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一般为( c ) A.8—10小时 B.13—14小时 C.17—18小时 D.21—22小时
24.处于发展的不平衡期,甚至出现“撒野”行为的是( a ) A.1—2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5.在刚入园时,当与家人暂时分离后,幼儿会出现情绪不安的表现,称为( c ) A.分离依恋 B.分离异常 C.分离焦虑 D.分离断乳
26.幼儿与同伴说:“我看到一条象牛那样大的狗”,幼儿的这种说谎属于( b ) A.夸耀式的说谎 B.分不清事实与想象的说谎 C.掩盖式的说谎 D.模仿式的说谎
27.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b ) A.合同关系 B.伙伴关系
C.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28.以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负责的学前教育的“提前开端计划”是( d )
http://www.zsbd.cn
A.日本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
29.毛毛对小朋友说:“昨天我爸爸带我去动物园了”,其实他爸爸、妈妈计划近期带他去一次动物园,他的说谎行为属于( a199
)A.分不清事实与想像的说慌 B.夸耀式说谎C.掩盖式说慌 D.模仿式说谎
30.社区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应面向社区内的( d
A.学前儿童 B.青少年 C.成人 D.全体成员
31.“三优”工程是由全国妇联倡导的群众性活动,其宗旨是( d365 )
A.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B.创造良好育人环境C.推动儿童社会化进程 D.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2.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a)。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3.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三优工程”是指(b )。
A.优产、优生、优育 B.优生、优育、优教 C.优产、优生、优教 D.优生、优护、优教
34.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为了适应所在地区园舍缺乏、设备不足、适龄幼儿多的特点而采取的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 c)。
A.二部制幼儿园 B.完全幼儿园 C.学前班 D.巡回辅导班 举例论述题
.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答:答: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应注意: 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如散步、郊游、参观、看电影等来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 2\\尊重儿童的意愿。
角色游戏的主题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该由儿童自己提出,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对于年龄小的儿童,教师可以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儿童,帮助他们确定游戏主题。例如,教师看到一个孩子在使劲地切菜,便可启发说:“你忙着切菜,给谁吃呀?”孩子说:“我给幼儿园切菜”。老师接着说:“那你是幼儿园的厨师了,你跟谁一起玩幼儿园的游戏呢,你还会烧饭吗?等。
在选择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儿童扮演各种角色,根据他们的经验自由表现。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角色游戏是按儿童的意愿进行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可以充分、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游戏活动,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与表现,通过游戏教育他们。例如,一个儿童胆小、孤僻,很少参加游戏,教师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可以带领他去参加别的儿童的游戏活动,到“商店”买东西,到“娃娃家”做客,并鼓励他大胆与人交往,说话声音要大一些等。
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当儿童游戏出现困难,或者游戏内容单调乏味,以至于不能顺利进行等情况,教师可以适时地参加到游戏中,扮演其中的角色,可以起到示范榜样和指导作用。如,儿童在玩食堂游戏是,出现了混乱局面,教师可以扮演卫生检查员的角色,提
http://www.zsbd.cn
出改进意见,使食堂工作变得有秩序了。
.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2、师资力量薄弱3、办学条件差
学前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要杜绝学前班“小学化” 倾向。
1、以游戏活动为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学前班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为主,掌握知识不是学前班的主要目的,而应通过游戏活动来增强体质,增长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根据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等特点,抓好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农村幼儿没有养成个人身体和服装清洁卫生的习惯,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差,不爱说话,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重视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还要使幼儿逐渐学会与别人相处,待人有礼貌等行为规范。
3、根据农村幼儿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算能力,为入小学打基础。
由于许多农村学前班附设于小学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学生到学前班当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生活,同时使幼儿学到了许多知识。
4、充分利用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
农村在自然条件上与城市相比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有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丰富的自然材料,如各种豆子、树叶、石子、麦秆、黄泥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教玩具、布置环境,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孩子的能力。 5、正确评价学前班的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机构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与考试,应该纵合评价儿童的发展水平。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通过幼儿在教育教学中的表现进行的,主要评价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前班教师的考评,更多地注重教师的全面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 B.情绪低落
http://www.zsbd.cn
C.经常感冒 D.人际关系不良
2.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非智力因素 B.思维能力 C.记忆知识 D.掌握技能
3.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 B.幼儿身体素质 C.文化课学习 D.社会性培养
4.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B.独立性C.人际交往D.规则意识
5.非智力品质主要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不包括下列中的()。 A.兴趣B.意志C.自信心D.创造力
6.研究结果证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 A.幼儿教师的素质B.园校的沟通C.家庭的配合D.社区的帮助 7.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