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比你强的人相处
时间不会等你每天多一点启发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真正的好工作:被某些方面比你强的人环绕,同时你的特点又非常吸引他们。这是一种强强结合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你的优势会被进一步发挥出来。所谓「英雄相惜」就是这个道理。我从上一期会员语音开始,用三期语音把「职业」这个问题讲清楚。有很多朋友听完第一期之后感叹道:「早听到就好了」。 找恋人也好,找工作也罢,都是要去识别「谁比我(在某方面)厉害?」,然后再考虑「怎样让Ta在意我」。与比你厉害的人相处,应该成为一生的习惯。工作关系和恋人关系都一样,不是找靠山、饭票、摇钱树,而是找「伙伴」(Partner,合伙人或者队友)。特别好的关系是彼此都认可和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单纯的一方仰望另外一方很难成为很好的「伙伴」。理解这个,实践起来就不容易犯错。
以恋爱关系为例,如果认为必须是一方仰望另外一方,则会带来所谓「A女」和「D男」无人问津的困境。其实人是多维度的,在一方面你可能是A级,在另外一方面你可能是C级。所以一定能有一类表面看起来不如你的人能与你形成很好的互补。比如某男生可能事业不如女方,但却是很好的丈夫和父亲。这样的组合也是非常好的。
所以你可以在选择时考虑「双轮驱动」,即选择你最在意的两个维度去审视对方。最好是你在一个维度吸引对方,而对方在另外一个维度欣赏自己。这样的话就会明白,所谓的「追求」,从来都是双向的。可能一开始不同步,但同频。你可以用自己的主动去唤起对方对自己的关注。
为什么不多不少,恰好是两个纬度?这是因为单纬度的判断一定是有偏差的,但是多纬度又不好把握。所以找两个你最在意的纬度去做判断,可以在正确和效率之间取得一种均衡。 在「关系」(比如找工作或者找对象)这件事情上,人容易犯两种典型错误,第一不自信,不知道自己也有闪光点;第二,不主动,碰到喜欢的不会主动出击(主动并不意味着「大张旗鼓」)。最差的人两种错误都犯。
有很多人总是抱怨「怀才不遇」,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还有很多女生抱怨自己综合条件不错,但是总是遇不到合适的人。一般碰到这种抱怨,我会问他们:你们平时不主动「宣传」自己,别人怎么能注意到你?
如果自己根本不发光,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你,更别提你钟意的那些人了。真相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举一个例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史书上说:「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注意,豫州在今天的安徽亳州,南阳卧龙岗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两个地方距离超过360公里,在交通和通信如此不发达的汉朝末年,如果诸葛亮没有高明的方式宣传自己,主动扩大影响力,远在700里之外的刘备怎么知道他?而且是通过至少两个人那里听到诸葛亮这个名字。
今天,怎么让比你厉害的人在意你?只有一个方法,你自己必须有特点并且不断的主动分享。最好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分享。并且能给对方不断加深印象。这种接近的过程中,你本身也是在不断快速成长。
对于职场的人而言,再没有什么比「微信朋友圈」更加合适的工具,能不断在「弱关系」的人那里慢慢的塑造自己的形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好方式,就是更加严肃的写作,比如维护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写专栏文章甚至写书。大约7年前,我亲眼看到一个原本在国企工组的朋友因为自己的「博客」内容而获得了某互联网公司管理层的注意,并最终得到了那份工作。
当然,如果是其他的关系,还有相应的「宣传渠道」,即任何具备社区或者频道功能的 App,比如抖音、Keep或者 YouTube。
PS:如果你想找比你强的人,对方想找比他弱的人,那么很难有好结果。那种想找比自己弱的人往往和持同样观点的人在一起。所以这世界上很少有「强弱结合」,基本上只会有
「强强结合」和「弱弱结合」。前者彼此都都看到了对方的优点,后者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前者的结合基于「景仰和共识」,后者的结合基于「控制和苟且」。
PPS:其实买股票也是如此,那些产品做到你心服口服,自叹弗如的公司,是你要在意的;那些创始人在不断快速提升认知的公司,是你要在意的。当你所买的有限几支股票都是你特别服的公司,被你特别服的创始人或者管理者所率领,这样的投资不会错。
大道至简,始终去寻找比你强的人相处,这样的人生,经常会有好运气。
祝你好运!本文授权转载自张辉的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 huigeshow封面图 by Csaba Gyulai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职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也不仅仅是支付面包和房租。职业发展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发端于大学,止于退休,我们必须好好对待,才不会在生命中留下太多遗憾。
如何才能在整个职业周期内获得最多的收入?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怎样才能确保自己在长期的职场生涯中不断上升?怎样让自己「越老越值钱」?
在我最近的三期会员语音中,我会集中讲一下有关职业发展的话题。分别是:(1)职业规划 —— 怎样选择行业和公司?;(2)职场秘籍 —— 什么样的习惯会帮你脱颖而出;(3)
职业发展 —— 有关升职、加薪与跳槽和长期发展。本周末是第二期。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会员,来重塑自己的职业发展理念。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下面是有关上期语音「职业规划 —— 怎样选择行业和公司?」的精选会员反馈: @会员 sq10u
今天的语音对我而言简直是及时雨。从18岁开始,一直非常关注职业规划,也知道如果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对自己的每五年、十年需要有认真思考,至少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效地前进。遗憾地是,这么多年来,更多是时间逼着我走,逼着我做选择,而完全失去了自我的主动性。先十分感谢辉哥这一期的干货、价值分享。接下来说说具体的感悟:第一,关于行业选择。从毕业开始我进入到零售行业,说实话那个年代看来是很普通、也刚发展起来、各种不同品牌参差不齐的行业。所幸自己以储备干部的身份进入到当时日本名气非常大的品牌公司,也有幸自己在2.5年的工作时间里确实做了实事、有成绩地参与到品牌从不是特别出名、到全国、全球现在名气很大的过程。但是在其中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个发展得不温不热的行业,毕竟单纯从门店销售管理的角度而言,一切看起来还是有点不痛不痒,于是自己有非常坚定地离开,并且发誓不再从市零售行业。直到听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