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说课稿《美国的建立》
高二Ⅲ部 鲁玉琴
[课题说明]
本课课题选自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中的第六节,适用于高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WORD格式可编辑版
...
美国独立运动,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从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看,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为学习下一节:《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打下了基础。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看,它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都属于早期大革命时代,把它放到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旧秩序的冲击。
世界历史是由国别史构成的,美国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要知识点。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学习美国史及学好世界史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二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要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意义等问题就必须了解、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原因、表现;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特点;独立战争的进程;《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2、思想教育目标:
①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地区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通过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宪法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但又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意义,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比较《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及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重点。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是必然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及英国对它的压制,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掌握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难点分析:正确评价1787年宪法是难点。受一些观点影响,有的同学以为美国的民主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将美国民主理想化、神话化。必须引导学生分析1787年宪法的内容,正确评价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保守性。同时培养学生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学会历史地辨证地看问题。 [教法、学法的运用及依据]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二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高二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手段上:采用图示教学法,注意选用课本中六幅插图(有条件的,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美国独立战争重要战役的经过),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
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WORD格式可编辑版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展示美国国旗,请学生观看后回答:A、旗上十三道条纹,五十颗五角星含义分别是什么?B、旗上红色、白色、蓝色分别象征着什么?启发学生结合星条旗展开想象,讨论,以此为起点教师导入新课:当今的美国大名鼎鼎,妇孺皆知,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是如何摆脱英国的殖民枷锁而赢得独立的呢?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通读教材,说出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老师将这些内容写在黑板上,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 ㈠“背景”部分——教学的重点
对背景的学习,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出示目标探究题:一:结合史实分析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概况?二:史论结合谈一谈美利坚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三:欧洲启蒙思想对北美殖民地产生了什么影响?四: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经济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导致什么结局?要求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四个探究题使学生全面分析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随后教师给以补充、订正和总结。然后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如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内因、外因等),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法”符合启发式原则,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机统一。 ⑵“过程”部分
请学生分组讨论,用最简便的方法写出独立战争的过程,并简要概括出独立战争获胜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教师进行讲评,并写出板书提纲)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让学生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中指出相应地点、标出时间、相关人物,使史实与地图相结合。(设计意图:采用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在看图识图的过程中了解、掌握基础知识。)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中引自《独立宣言》的一段材料,并分析评价,教师进行点拨。 ⑶“结果”部分
教材难点“1787年美国宪法”可以做如下处理:
首先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概括出宪法的内容,接着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中选自《美利坚和众国宪法(1787年)》的一段材料,然后请同学们思考:《独立宣言》上规定“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为什么1787年宪法中对选举人有“资格”规定?如何客观评价1787年宪法?如何看待它和《独立宣言》之间的差距?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⑷“意义”部分
启发学生从性质、国内意义、国际影响等方面归纳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总结
为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强调重点和难点,必须做好课堂总结。这里可采用串讲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本节课的基本线索,结合知识结构示意图,巩固知识。 四、布置作业
① 完成课后练习题
② 试比较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五、板书设计
第六节 美国的建立
WORD格式可编辑版
...
一 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
1、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建立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共同地域、统一市场、共同语言、文化) 3、启蒙思想传播,民主、民族意识增强
4、 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英国的压制和搜刮(根本原因) 5、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二 北美独立战争的经过(1775~1781,1783)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爆发)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建军)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北美殖民地独立(建国)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转折)
1781年约克镇战役(受降)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
《独立宣言》:民族、民主
胜利原因:正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国际援助
三、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果 ----- 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1787年宪法(1)内容(2)评价 2、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789年 华盛顿
四、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1)性质:双重性(2)国内意义(3)国际影响
第二章 《美国的建立》教案 高二Ⅲ部 鲁玉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英国对殖民地的压制;波士顿倾茶事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独立战争的胜利;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成立。 2.能力目标:(1)通过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1787年宪法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资产阶级政治家建立民主共和制的首创精神与局限性。
WORD格式可编辑版
...
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重点。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是必然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及英国对它的压制,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掌握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是重点。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它的性质是双重的。独立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难点分析:正确评价1787年宪法是难点。受一些观点影响,有的同学以为美国的民主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将美国民主理想化、神话化。学习这一内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1787年宪法的内容,正确评价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保守性。
3.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探究法,提问法 4.教学课时:两节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北美独立战争背景、意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殖民统治迟滞了北美社会进步,违背了北美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愿望;殖民枷锁被打破,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体现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
课堂教学设计
师:提起美国,同学们都有所了解。这是美国国旗。(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屏幕展示,以下简称展示)哪位同学能给大学介绍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
生:(议论,一同学代表介绍) 师:美国国旗记载着美国由13个州扩张演变为50个州的历史,也纪念着最初英国殖民统治下的13州参加独立战争并最终为赢得独立做出的贡献。今天,看见美国国旗,人们的思绪会禁不住忆起那场为独立、自由而战的美国独立战争。(板书第六节标题 美国的建立)
1.起因
师:200多年前,北美还是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英国从1607年~1733年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就是最初的北美13州。(展示,彩色覆盖13州位置)同学们应该知道,北美最早的主人是谁?
生:(回答)
师:后来,西欧殖民者来到这里,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印第安人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新主人是欧洲移民,最重要的是英国移民。因此,在北美通用的语言是英语。但同时进入北美的还有荷兰人、法国人、瑞典人等,它们的语言也丰富了北美通用语言的词汇,形成了独特的美式英语。共同的语言产生共同的文化。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他们的民族意识随之觉醒。请同学们翻开书第61页,看两位人物头像及介绍,并且清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诵第60页上杰弗逊的一段演说词。
生:(按老师要求阅读教材,一同学朗诵) 师:启蒙思想鼓舞着北美人民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但作为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看两段材料。(展示)
材料一 北部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中部殖民地,以农业为主,土地肥沃,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南部殖民地,盛行资本主义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主要作物烟草蓝靛,
WORD格式可编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