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滁州中学 张毅 2017年9月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滁州中学 张毅
一、教材分析
在教学之初我思考了氧化还原反应在教材中的功能和价值,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所了解但是并没有系统的学习氧化还原观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高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一内容,而本节氧化还原观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学习对于后续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电化学等知识的学习有着基础性和功能性的作用,因此可以借助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科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氧化还原观和微粒观、转化观、平衡观等其他基本观念共同构成了化学观,因此又可以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科素养。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贯穿始终的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观 化学观、学科素养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学科能力
二、学情分析
1、知识:高一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氧
化还原反应有了直观、朴素的认识,能够进行形式上的归纳。
2、能力:虽然学生对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认识还是相对独立的,
但是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心理: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在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畏惧,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 深入,逐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2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并能
进行相应的判断;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由表及里的层层深入的认识,
培养自身抽象思维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学习,培
养自身“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维。
四、教学重点:理解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五、教法学法
教法: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问题教学法
3、“启发-探究-讨论 ”模式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钢铁生锈、苹果氧化等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进一步回忆初中学习的化学反应,请学生写出反应并对反应进行分类,在此回顾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同时,通过对学
3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