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图4-2 混凝土拌合站平面布置图

图4-3 预制梁场平面布置图

图4-4 项目部平面布置图

图4-5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主要施工方案

5.1施工测量放样

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及时进行现场测量定位工作,并按技术规范要求的精度完成定线工作,水准点的引设、加密。水准点和控制点布设在安全位置,防止在施工中被破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校核。施工测量放样使用全站仪,准确控制桩位,所有施工放样工作均按规范要求,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

5.2 钻孔灌注桩及扩大基础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桩基成孔采用十字冲击钻,泥浆护壁,孔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护筒防护,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钻架进行混凝土、钢筋笼、导管的提升起重。河槽中有水墩位采取筑岛围堰构成钻机平台和作业场地、进行成孔灌注的方案施工。桥台扩大基础采用人工配合长臂挖掘机开挖,基底有岩石时,采取爆破法开挖,风镐配合人工修整基坑成型。 5.2.1钻孔灌注桩施工 (1)准备工作

对准备钻孔的桩位进行场地平整,设置工作平台;当水中作业时,须围堰筑岛形成工作平台。工作平台须牢固平稳,工作时能承受所有静、动荷载。钻孔前做好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格材料运输到位,完成导管及混凝土搅拌设备等到位工作。 (2)钻孔顺序

初定位→场地平整(工作平台建立)→定位→埋设护筒→钻机架设调试→钻孔→成孔检查→清孔→安装导管、漏斗→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桩头处理。 (3)测定桩位

初定位及精确定位都采用全站仪控制,并埋设中心桩及中心护桩。 (4)埋设护筒

根据中心桩及护筒尺寸定出护筒基坑开挖范围,人工开挖至既定标高,埋入护筒,周围用粘土或低标号混凝土填筑夯实。护筒采用钢筋混凝土护筒,护筒须坚实、不漏水,护筒内径比桩径大40cm。护筒顶高出地面30 cm,埋入深度1.5~2m,护筒埋设完毕周边挖设排水沟,做好地面排水系统。 (5)配制泥浆

选择较合理的位置开挖泥浆池及泥浆沉淀池,浸泡合格粘土,将泥浆搅拌机拌制好的泥浆注入泥浆池。泥浆性能指标见表5-1。

泥浆性能指标 表5-1

泥 浆 性 能 指 标 钻孔 方法 底层 状况 冲击锥 一般 坍塌 相 对 密 度 1.1~1.2 1.2~1.4 粘 度pa.s 18~24 22~30 含砂率(%) ≤4 ≤4 胶体率(%) ≥95 ≥95 失水率mL/30 min ≤20 ≤20 泥皮厚mm/30 min ≤3 ≤3 静切力pa 1~2.5 3~5 酸碱度ph 8~11 8~11 (6)钻孔

准备工作充分完善后,将钻机安装就位加固,启动泥浆泵及钻机,开始钻孔。成孔过程及时做好钻孔记录及地质柱状图,随时了解地质情况。对孔位、孔倾斜度及泥浆各项指标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钻孔清渣采用掏渣筒边掏渣边补充泥浆的方法进行。

(7)第一次清孔

当孔深、孔径等细目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进行第一次清孔。采用掏渣筒清孔法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虚土)、泥浆浓度、泥浆中含渣量及孔壁垢厚达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浇筑水下混凝土创造先行条件。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以防止坍孔,不得用加深桩孔的办法代替清孔。成孔控制标准见表5-2。

项 目 泥浆相对密度 泥浆粘度 孔底沉淀厚度 指 标 1.03~1.45g/cm3 19~28pa.s ≤20cm 项 目 含砂率 胶体率 指 标 ≤4% ≥90(浇筑前) 钻孔桩成孔标准参数表 表5-2

(8)吊放钢筋笼

吊放钢筋笼采用钻架进行,吊放时不得碰撞孔壁,以防止孔壁坍塌。钢筋笼分节段绑扎、吊放、连(焊)接,每节段长度由钻架具体高度确定。连(焊)接时现将下节段钢筋笼挂置在孔口,再吊第二节段进行连(焊)接,逐节段连(焊)接,逐节段下放,直至整个钢筋笼吊置完毕。就位钢筋笼须校正加固,以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扭转、变形、上浮。 (9)导管漏斗安装

导管采用φ30 cm钢管,管壁厚5cm,每节段长3m(配0.5m、1m、1.5m、2m短管各2节,作导管长度调节使用)。导管节段采用法兰盘、粗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导管采用逐节段连接、逐节段下放的方法安装,导管下口距孔底控制在40±5cm高度;导管上口距孔口控制在200±15cm高度。导管安装完毕,再将漏斗连接在导管上口,并整体吊置于钻架。

(10)第二次清孔

由于安装钢筋笼及导管,孔底又会产生超标沉渣,因此浇筑水下混凝土前须再次清孔。第二次清孔采用导管法,方法是从导管上口压入合格泥浆,利用泥浆压力将孔底沉渣向外置换(清孔时可适当调低导管下口高度,以保证泥浆将沉渣置换),各项指标检验达到标准后,再调整导管高度,并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11)灌注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须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浇筑时先浇注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数量须经过认真计算,使其有足够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将孔底沉渣向外置换,同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度,因而漏斗的大小须充分考虑首批混凝土数量制作。漏斗下端口设有翻转式闸阀,混凝土装满漏斗需要灌注时,打开闸阀,混凝土立即沉入孔底,排开泥浆及沉渣,迅速埋住导管下口,完成首批混凝土灌注。随着混凝土的继续灌注,导管也相应上拔,中途停滞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导管提升过程中,下管口在混凝土内的埋深控制2~6m。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由专人经常测量孔内混凝土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并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为防止钢筋骨架因混凝土压力而上浮,当混凝土顶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适当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至钢筋笼埋深4 m以上时,恢复正常灌注。随着导管的不断提升,孔口多于导管分节段拆除,拆除时间不易超过15分钟,拆除的导管及时清洗干净。水下混凝土是利用导管内混凝土超压力使孔内混凝土顶面不断上升,上升速度一般不小于2m/h,孔内混凝土灌注至孔顶标高后,必须确认混凝土表面泥浆已经完全排出后方可终止灌注。孔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桩头处理,桩头处理为0.5~1m(埋设护筒时,孔顶标高须考虑桩头处理高度),残余桩头须无松散层。 (12)常见钻孔事故处理:

①坍孔:由于泥浆比重不够、护筒埋置过浅,冲击锥、掏渣筒倾倒碰击孔壁,孔内水头过低等原因造成的坍孔,采取回填粘土加片石的方法重新钻孔。

②偏孔:由于操作平台不平,起重滑轮、护筒中心、冲击锥中心三者不在一条线上,钻孔中遇到较大孤石或探头石而偏孔,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如是孤、探头石导致偏孔,采取粘土与大块径片块石回填重钻的方法纠偏。 5.2.2扩大基础施工

桥台扩大基础基坑开挖采用全站仪定线,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的方式进行,除桥台周边回填所用土石备留外,其余所挖土石方均运往弃土场废弃。开挖过程中如遇石质地基,采用松动爆破法配合人工开挖,直至设计高程为止。基坑开挖前在开挖线1m范围外设排水沟,作好地面排水系统,以利于雨天排水。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施工方案控制。

5.3桥墩施工

柱式墩施工流程大致为:测量放样→钢筋加工、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混凝土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图4-2混凝土拌合站平面布置图图4-3预制梁场平面布置图图4-4项目部平面布置图图4-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主要施工方案5.1施工测量放样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及时进行现场测量定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1ae48w5lv0fluh9boav3qhtz4wh9l00tu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