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施工准备工作及临时设施

3.1技术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及现场核对:施工单位在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尽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全面领会设计意图;检查图纸与其各组织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在几何尺寸、坐标、高程、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并与现场情况进行核对。

(2)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如地址、水文、气象、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 (3)施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

(4)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2设备动员

为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调集先进的土方施工机械、施工机械、路面施工设备以及大型吊装设备按施工顺序和需要先后进场。大型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拌和站等,用大型拖车和载重汽车利用已有的公路运至现场;周转料具用大型载重汽车运抵现场。

施工设备分两批进场:第一批,包括全部路基土石方施工机械、部分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车辆等。进场时间:工程正式开工之前。第二批,施工中用到的小型设备,如振捣设备、模板等。

根据本工程的项目内容,工程量及进度要求,结合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计划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及数量详见表7-2。

所需一切设备均由公司统一安排调入,所有进场机械须保证有良好的使用完好率。

3.3工程材料采购运输

除业主指定厂家统一供货材料外,各种材料自行组织采购,按工程文件要求解决。油料、石料、砂料、土料等就地采运,附近购买或开挖后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为保证材料供应质量和稳定价格,应尽快组织人员赴各料场和厂家,落实料源,签订材料采购供应协议。其它零星材料在施工现场附近城镇采购相应的合格材料,汽车运输。 (1)水泥采购及运输: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泥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购的水泥品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规定,采用汽车运至现场。

(2)黄砂:本工程所用大部为中粗砂,拟采用长江中上游江砂,采用汽车在附近砂料场驳运至现场。

(3)石料:石子采用质地坚硬、粒型、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根据不同使用部位,采用不同的粒径;所有进场后的石料,根据质量的不同及粒径的不同,分开堆放,防止

混淆。所有的石料均直接采用汽车直接运至现场。

(4)钢材:由于本工程的钢筋数量不多,拟在市内钢材市场直接采购,并保证有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进场后再分批进行试验。

(5)砖:工程附近有砖厂,就近采购,采用拖拉机运输至现场。

(6)石灰:与浇筑砂石料严格分开堆放解,不准污染浇筑材料及污染周围环境。 (7)对料场集中搅拌材料(二灰碎石用装载机计量翻拌,水泥混凝土集中机械搅拌均匀)用机动翻斗车或汽车运到施工现场。

3.4临时设施准备

3.4.1施工现场准备

(1)组织现场踏勘,熟悉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交通、电力供应情况,障碍物拆迁情况,文物、环境保护等情况。

(2)施工控制网测量:按照勘测设计单位提供的桥位总平面图和测图控制网中所设置的基线桩、水准高程以及重要桩志和保护桩资料,进行三角控制网的复测,并根据桥梁结构的精度要求和施工方案补充加密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标桩,建立满足施工要求的平面和立面施工测量控制网。

(3)补充钻探:桥梁工程在初步设计时所依据的地质钻探资料往往应钻孔较少、孔距过大而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必须对有些地质情况不甚明了的墩位进行补充钻探,以查明墩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可能的隐蔽物,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4)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件运转。 (5)材料的储存堆放:按照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应及时提供包括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合比与强度、钢筋的机械性能等各种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并组织材料进场,按照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堆放。 3.4.2生产生活设施 (1)生产区

本着有利于施工、方便生活、便于管理的原则,共设置两处:一处为施工生产区,建在工程附近已建道路旁;一处为桥梁施工生产区,在拟建桥梁东侧,包括砂石堆场、水泥仓库、钢筋、工具仓库等。 (2)生活区

布置在拟建桥梁东北侧,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办公室、宿舍、食堂、水泥仓库、工具库为彩钢瓦屋顶,墙身砖砌。钢筋、木工场为钢管骨架,彩钢瓦顶。 3.4.3四通一平

四通一平,是指水通、电通、通讯通、道路通和场地平整。建设单位应将施工现场表面建筑物及垃圾清理出场,通往施工现场的道路整平,联系电信部门接通通信线路。 (1)施工用水

引用沿线就近河流中的淡水作为部分施工用水。使用前要对水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若不合格,为保证施工的独立性,生活用水及施工用水均采用自采的方法,生活用水采用深井取水的方法,各驻地设置10m3集水箱一个,保证各驻地人员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深井取水,各施工点设置6-10m3的储水池,设提升泵房,作为施工及消防用水,现场用水用洒水车运输。 (2)施工用电

施工所用大型机具较多,耗电量大,应联系沿线附近的地方电网,并在桥头及混凝土搅拌站附近设变压器。生产用电考虑与当地电网连接,不足时采用250kW发电机发电配备,雨季及电力充足季节,利用当地电网电力。各施工点配备电话或对讲机,保证联络畅通。

(3)通讯设备

本施工段所处位置通讯条件良好,项目经理部安装程控电话和传真电话,同时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也能满足通讯需要。若施工区域没有通讯信号或信号较差,应与通讯公司协商,增设通讯设备,保证信号强度,以方便施工人员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必要沟通。 (4)施工便道

利用沿线市县乡道路作为进场主要道路,沿线乡村公路、机耕道为辅助施工道路。开工后,先将主要结构物附近乡村道路拓宽改造,之后新建施工便道到达各主要施工点、施工队伍驻地和弃土(碴)场,满足施工需要。主干便道路面采用20cm厚泥结碎石,下铺30cm厚片石,宽度4.5m,会车道段宽6.0m。 (5)场地平整

租用的临时用地和生产用地,只需将旧建筑拆迁,然后稍加平整即可供使用。 3.4.4试验室建设

中心试验室建成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对所有待购材料进行试验,并做好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调配工作及各种标准试验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样作土工试验,提供土壤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液限、塑限等八项指标。

4施工总体部署

4.1总体指导思想

选派优秀的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组织精干的项目部,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全力以赴组织施工,与业主合作,信守承诺,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服务,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顺利完成。

4.2施工部署目标

经详细研究图纸及有关规范,并踏勘现场,应保证达到如下目标: (1)工期目标:保证按期完工,并争取缩短工期。

(2)质量目标:确保优良工程、争创优质工程,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进一步健全质保体系,充实各岗位人员,严格落实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始终在高速、高效、高质量下完成该工程。

(3)安全目标: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无重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杜绝责任事故,争创安全生产样板工地。 (4)文明施工目标:推行标准化管理,创建文明样板工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噪声和扬尘;减少废物,降低资源消耗;泥渣、垃圾和施工废物定点弃置;控制原材料、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外界对业主的零控诉。

4.3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合同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和质量领导小组,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并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项目组织结构如图4-1。

图4-1 项目组织机构

4.4施工任务划分

本工程总体考虑划分两个施工区,投入两个施工队,组织两个流水段平行作业。 (1)施工一区

为提高后台填筑的施工质量,施工时尽量安排匝道桥台先行施工,为台后填筑提供足够工期,因此考虑施工顺序从5#墩开始向南岸流水施工。下部结构拟投入一个作业队,一台打桩机,三根墩身模板,一套盖梁模板。 (2)施工二区

考虑变宽段工程量集中,结合工程拆迁实际情况及方便施工,该队施工顺序从6#墩向北岸流水施工,下部结构拟投入一个作业队,一台打桩机,三根墩身模板,一套盖梁模板。

4.5施工平面图设计

4.5.1设计原则

(1)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场地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实施各阶段的条件,合理布置施工项目用地,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平面布置。

(2)在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3)所有临时性建筑和运输、水、电等线路的布置,不得妨碍地面和地下构造物的正常施工。

(4)外购材料应力求直达工地,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场、工作车间、仓库位置、各种机具的位置,尽量使其运距最短,以缩短场内的搬运距离。

(5)充分利用现场原有的设施为施工服务,力争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降低临时设施费用。

(6)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的工艺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7)符合环境保护、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的要求,并应考虑避免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的防护措施。

(8)各种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并使费用最省。 4.5.2施工平面图

混凝土拌合站、预制梁场、项目部的平面布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分别见图4-2,4-3,4-4和4-5。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3施工准备工作及临时设施3.1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及现场核对:施工单位在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尽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全面领会设计意图;检查图纸与其各组织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在几何尺寸、坐标、高程、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并与现场情况进行核对。(2)原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1ae48w5lv0fluh9boav3qhtz4wh9l00tu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