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运动日记,一边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③若病人血糖>16mmol/L,应卧床休息,不宜运动。
口服用药的护理:
口服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目前临床常用主要有5类:
①磺胺类(SU):常用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等。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与餐前半小时口服。
②双胍类:常用甲福明。此类药物应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③a葡糖糖干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 ④噻唑烷二酮,如罗格列酮。
⑤非US胰岛素分泌剂,如瑞格列那、那格列那等。
使用胰岛素的护理:
胰岛素制剂分为速效,中效和长效三类,应在一般治疗及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随病情变化而增减;普通胰岛素是常用的速效胰岛素,可静滴注射或皮下注射;中效和长效胰岛素禁止静脉注射。 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①准确用药,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正确,按时注射。
②吸药顺序,在混合使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③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胰岛素放于冰箱4~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可在不超过28℃下使用28天。
④注射部位的更换与选择,选择皮肤松软处,例如上臂外侧、臀部等,要顺序轮流选择,每次注射要离开上次注射处至少3cm,以预防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与增生。 ⑤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⑥注意监测血糖,以防发生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
告知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内衣质地要柔软,吸水性、透
气性强,鞋袜不宜过紧;每晚用温水洗澡,保持趾间干燥,经常检查足部,防止足部损伤,经常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皮肤干燥可涂羊毛脂,但不可常用。有感觉异常者,要防止烫伤。
预防酮症酸中毒:密切观察酮症酸中毒病人的病情变化,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
量,及时抽取和送检标本。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应遵医嘱补液,通常是先输生理盐水。若无心力衰竭,开始速度应较快,在最初的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一般第一日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护理评价:
①病人住院期间血糖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皮肤破损。 ②治疗中,患者未出现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3.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餐前半小时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 4.病人注意个人卫生,趾间干燥;餐后1小时后散步20~30分钟,每周三次;饮食总量定时定量控制良好,多食高纤维饮食。
健康指导:
①帮助患者或其亲属增加对疾病的认识,采取多种方法,指导病人及家属增加对疾病
的认识如讲解、放录像、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使病人了解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②定期检测血糖,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在应急状况时每天检测血糖;合理用药,不
要随意减量或停用药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需要脱水治疗时应检测血糖、血钠和渗透压。
3、向病人详细讲解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方法,教会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应教会其和家属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4、应用降糖药物时,指导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掌握其处理方法。以及预防和识别低血糖反应、糖尿病足和酮症酸中毒的方法和处理方法。
5、强调饮食治疗与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并指导病人掌握具体实施及调整的方法及原则。生活规律,戒烟酒,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过食或绝食,采用清 淡食品,使菜谱多样化,多食蔬菜。
6、指导病人及家属熟悉糖尿病的常见急性并发症发生时的临床表现、观察方法及处理措施。
7、强调注意个人卫生。注意皮肤清洁,尤其是足部,口腔,阴部的清洁,预防感染,有炎症,床上时要及时治疗 。 8、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
9、定期门诊复查,平时外出时注意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情况卡。
糖尿病个案整体护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