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形势与政策》作业考核试题参考294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形势与政策

小论文写作: 1.不少于1500字;

2.题目自拟:请在下列论文选题指南中选取一个写作方向自行拟定题目,超出选题指南范围视为离题; 3、论文选题指南

(1).你是如何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你认为大学生在防范重大风险方面具体应当怎样做 (3).你是如何看待“逆全球化”现象

(4).你如何看待中国在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主张

“逆全球化”现象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民生福祉提高,推动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1

“逆全球化”现象总是如影随形。

一、逆全球化概念及表现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从广狭义上来看待全球化,广义上的全球化是政治、经济、资本、社会等多方面的全球化;反之,狭义上的全球化只是贸易上的全球化。第二种是从主客观上来看待全球化,主观上的全球化是人为的全球化;客观上的全球化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不可逆转的全球化

二、“逆全球化”现象成因

首先,全球化给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在一定历史时期,部分国家、地区和人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多于其他国家、地区和人。在此情况下,如果有些国家在政策上没能做出合理安排,没能对因全球化引起的收入差距做出有效调节,就会导致不平等现象凸显、矛盾加剧。全球化的大趋势难以阻挡。全球化趋势中有经济因素在起作用,而经济规律是难以挑战的,长期均衡则由要素的价格,资源的禀赋,人力资源的分布因素决定。从长期均衡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看到的现象都是短期的。

其次,随着全球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形成,不少产业从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地区,导致产业转出的国家、地区就业机会减少,甚至出现实体产业空心化现象。

最后,全球化带来资本、人才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回报最高的产业,很可能导致大量资本、人才向少数几个产业或行业高度集中。当集中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形成泡沫,而泡沫一旦破灭,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

2

三、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时代潮流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迈向机器大工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入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新的跃升,除了商品贸易,跨国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组织生产和销售,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资本、技术、人员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现实地看,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国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借助经济全球化创造的生产力,全球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当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不能遮蔽其积极性和进步性,而是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着力点。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以经济全球化存在缺陷为借口而根本否定经济全球化,甚至把自己国内的矛盾和问题归咎到经济全球化和别的国家头上去,显然是错误的。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3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形势与政策》作业考核试题参考294

形势与政策小论文写作:1.不少于1500字;2.题目自拟:请在下列论文选题指南中选取一个写作方向自行拟定题目,超出选题指南范围视为离题;3、论文选题指南(1).你是如何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你认为大学生在防范重大风险方面具体应当怎样做(3).你是如何看待“逆全球化”现象(4).你如何看待中国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18oo58g7q0fvqu4yw276b8ve00zl600v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