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魔都上海了,有点小激动有木有,还因为可以见到某些人了。不过在去魔都的途中我们还先要去同里和周庄哦,那先由小生给大家介绍下同里和周庄吧。
同里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特色风景
古桥
在古镇,桥龄最长的、也是最古老的桥,要数思本桥了。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饱经风霜,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桥港上。
而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桥,小巧玲珑,堪称一绝。
弄巷
在街道与街道之间,里弄较多,如尤家弄、串心弄、同泰弄、西弄、仓间弄等。这些里
同里镇的巷
弄都又细又长,如鱼行街的穿心弄,长达三百馀米,行人脚下会发出哐哐声响。原来石条下竟是空心的,小弄蜿蜒前伸,而那一条条石板故意铺排不齐,留下大大小小的空隙,于是行人走过,也就发出这动人的声音。富观街附近的仓场弄,自南向北通达水河两岸,弄堂仅容一人行走,故也称“一人弄”,弄内人家穿过便上河桥。还有一些里弄则常常横穿一个圩头,可以从河的这边一直走到另一边。
街道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宋元
以来同里的街道沿用埭,如南埭、东埭、西埭、竹行埭、陆家埭、道士埭等。
镇内的明清街,全长160米,古街保存了原来的条石路面,街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年代所造,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貌,一路前去,古街上很有品味的店铺栉比鳞次,有的出售当地土特产,有的摆满了各种字画墨宝,有的挂着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还有的正在现做现卖各种香喷喷的小吃,而写着店的各色小旗在古街上空飘动,给人一种古风悠悠扑面而来的感觉。费孝通先生为古街题写的“明清遗风”四个大字,被镶嵌在古扑庄重、高高耸立的大理石门楼上,远远望去,很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沧桑感。
周庄:周庄八景
全福晓钟
全福讲寺原坐落在周庄镇西侧的白蚬江畔。最初叫“泉福寺”,周迪功郎及夫人舍宅为之。以后不断扩建,才梵宫重叠。乔木阴翳,成为苏杭一带有名的佛寺。寺内有一巨钟,重1500公斤,悬于大雄宝殿左侧。每当拂晓时分,寺内和尚撞钟,声音传送至数十里外,人们把它当作报晓的金鸡,纷纷闻声起床。
指归春望
全福讲寺中有一佛阁,高耸于梵官之中。名为“指归阁”。它飞檐翘角,四面有窗。每当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日,人们常常登阁眺望春景。远方隐约的黛山,近处浩瀚的水面。村庄里桃红柳绿。田野中麦青花黄,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周庄永庆庵
镇北永庆庵。后院有一个荷花池。池边有亭子,因为庵中人常常在此洗钵,所以名叫钵亭。钵亭面西背东,前有一泓清水,后有百年古柳,环境十分幽静。闲坐亭中,白天,垂柳拂水,风送荷香。傍晚,夕阳西下,波影烁金。常使人乐而忘返。
蚬江渔唱
白蚬江长十余里,横亘于周庄镇西侧,因江中盛产白蚬而得名。每当下午,渔船满载而归,在江畔抛锚泊船,晾网卖鱼,平静的港湾立即沸腾起来。傍晚时分,船头上三五成群的渔民,纷纷饮酒作乐。待明月初升,酒兴正酣,不知谁先扣弦高歌,于是此起彼伏,互相应答,古老的渔歌在江面上传得很远,一派粗犷淳厚的情趣。
南湖秋月
南湖位于镇南,湖面辽阔。南湖景色四季皆宜,而秋夜的月色更加醉人。当金风送爽,明月高悬时,湖面上一片碧绿、一带金黄,真有“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意境。
庄田落雁
庄田,又名蒲田。是南湖西面的一个独圩。湖边长满香蒲、芦苇,护卫着独圩,多少年来庄田始终未被湖水荡平,成为候鸟栖息的好地方。每当秋季。香蒲吐穗,芦花泛白,庄田显得茂密而有生机,吸引了无数南飞的大雁。白天,雁群在空中盘旋、萦绕,夜晚。雁群随着暮色的降临而垂落,蔚为壮观。每年都是如此景色。
急水扬帆
急水港西连白蚬江,东达淀山湖,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有时北风紧吹,浊浪排空,令人望而生畏。有时风平浪静,碧水东流,又让人诗意盎然。而白帆片片,百舸争流的情景,更使人想起苏轼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生出满腔豪情。
东庄积雪
东庄在周庄的东郊。有1300亩(近87公顷)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是膏腴之地、肥沃之土,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像一块晶莹的白玉,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成为踏雪赏景的好去处。
周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陈迹依旧,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却已影踪难觅。被历史的风尘所湮没。
周庄古镇之神韵风采
其实要拿同里和周庄做比较的话,我个人会更喜欢周庄一些,虽然有些同学觉得周庄被开发地最早现在已经更商业化了,我更喜欢周庄不是因为它要比同里大,而是我觉得周庄真的更像我心中想象的那种江南水乡,要是当时天空能下一点毛毛的细雨配合一下就更有感觉了,从小就挺喜欢那种烟雨江南的感觉。在周庄的时候 我感觉 我被晓红老师坑了,本来我不信佛的,她硬是给我一束花让我进去拜一下,进去被那些假和尚搞了好久才出来,真心有种被坑了的感觉,有木有?本来还想跟同学一起在周庄坐坐船试试感觉的,拜完出来就没什么时间老师就叫同学们集合上车要走了。
最后一站:魔都上海
魔都,哈哈我终于来了,其实当年我差点就是来上海读大学的。我们还是从到上海的时间和天气说起吧,因为那天去了同里和周庄,所以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挺晚了,而且到上海的时候还下着大雨。在上海我想说的还是那个住宿,本来在苏州我们说好的是一三班住一起,二四班住一起的,结果变成了四个班住三个地方,发现我们又被坑了。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先把房卡发给其他的同学,反正没人要的最后一张呢就是我们三的了,这次坑爹的不是条件差,而是剩下的那张是个两人间,我们可是三个大男人啊,好吧没房间了只好三人一起睡个两人间,每天晚上大家换着睡,而且还要两人盖一床被子,连自己都觉得有种像搞基的感觉了。三人睡个两人间叫导游退钱他都不退,感觉被坑惨了有木有。在上海感谢某某和某某的热情款待啊,呵呵,让你们破费了,我反正是不心疼,哈哈。对了,下次你们能不能不要再带我去吃那些上海当地的特色菜了呀,你们在上海倒是适应了,我吃着太甜了呀。
上海辰山植物园:
在上海第一天我们好像是去的上海辰山植物园吧,我个人觉得那个植物园做的还不错哦,挺喜欢那个矿坑的,那个矿坑给我的感觉就是空间体验:“踩砾石、览镜湖、望倒影、登矿山、瞰矿坑、落云梯、入坑潭、仰跌瀑、摇浮桥、钻山洞”我开始还以为那个水上的走道是下面有柱子撑着的,原来走在上面的时候同学说这么这个在动啊,原来是漂浮的哦,我往水底一看看不看底瞬间觉得有点危险的感觉。植物园里的那个温室植物博物馆觉得做得真心很不错,我只能感叹上海人真有钱。
在辰山植物园整体规划中,矿坑定位为建造一个精致的特色花园,总体目标是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园艺花园,项目主题是修复式花园。通过对现有深潭、坑体、迹地及山崖的改造,形成以个别园景树、低矮灌木和宿根植物为主要造景材料,构造景色精美、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沉床式花园。
3、构思特点 1) 最小干预原则的后工业景观 尽量保持其具有石质质感的自然风貌,采用“减法”的设计手法尽量避免人工气息,用锈钢板墙和毛石荒料去表达曾经有过的工业时代气息。 2)东方山水意蕴 设计立意源于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的山水条件,设计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利用现状山体的皴纹,深度刻化,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和意境。同时参考嘉庆府志载,立意于辰山“十景”:洞口春云、镜湖晴月、金沙夕照、甘白山泉、五友奇石、素翁仙冢、丹井灵源、崇真晓钟、义士古碑、晚香遗址。 3)植物景观 以空间结构为设计基础(保证整体性),以精细的质感为设计诉求,植物材料满足植物园展示、科教功能,植物空间层次丰富、结构合理、色彩雅致。 4、矿坑花园是一个富于挑战也富于趣味的项目,景观设计既借鉴了西方,又从历史的语汇中
挖掘,得到的是一个不拘于形不泥于理论的结果。 作为上海唯一的基岩出露区,“九峰三泖”中的诸峰多数存在和辰山许多类似的问题。矿坑花园寻找、总结的适当转化途径的方法,对其它诸峰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希望这些景点能够理性地、有组织地进行开发,重新成为一道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风景线。
上海辰山植物园之旱溪花境好像是上房园艺设计公司承担的旱溪设计,感觉做得也挺不错
的。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区,本规划在满足重要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功能集聚和可持
续发展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交通发展策略, 优化配置规划用地,提高交通设施效率,满
足各种交通需求,发挥系统性、综合性功能